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天脐(天脐)
河图括地象河有九曲发昆崙为地首至积石为地门出龙门为天桥至卷重山为地咽贯砥柱触阏流山为地喉至洛汭为地腰至大伾山为地齿至大陆为地腹至砥石入于海为天脐
《漢語大詞典》:脐噬(臍噬)
语出左传·庄公六年:“亡 邓国 者,必此人也。若不早图,后君噬齐,其及图之乎!”齐,同“ 脐 ”。此谓自噬腹脐,喻不可及。后因以“脐噬”喻后悔难追。 明 李东阳 《时用得诗见和似怪予破戒者用韵奉答》:“多言秖害道,为仁竟由己,绅书亦徒然,脐噬嗟晚矣。”《醒世姻缘传》第七回:“此係膈言,毋徒脐噬。”
《國語辭典》:肚脐(肚臍)  拼音:dù qí
脐带脱落后在腹部所留下的痕迹。也称为「肚脐眼」。
《韵府拾遗 齐韵》:橹脐(橹脐)
释显万诗受风帆腹饱歇雨橹脐乾
《漢語大詞典》:下脐(下臍)
忘怀。 清 黄宗羲 《陆周明墓志铭》:“华屋甫田,婚嫁有无,人情等尔,亦唯是胸中耿耿者未易下脐。”
分類:忘怀
《国语辞典》:腹脐(腹脐)  拼音:fù qí
腹部与肚脐。《大宋宣和遗事。亨集》:「入门,守卫皆搜检,以至郑后腹脐间亦不免摸过。」
分类:腹部肚脐
《骈字类编》:玉脐(玉脐)
明 张宪 中秋碧云师送蟹 靥心昼煖白玉脐,夔牟夜泣红铜壳。
《國語辭典》:脐带(臍帶)  拼音:qí dài
连接胎儿与胎盘的带状构造,内含脐动脉与脐静脉,胎儿经此由母体吸取养分并排出代谢物。
《漢語大詞典》:磨脐(磨臍)
磨轴。形如人脐,故名。朱子语类卷二:“南极北极,天之枢纽,只有此处不动如磨脐。”
《漢語大詞典》:酒到脐(酒到臍)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术解:“ 桓公 有主簿,善别酒,有酒輒令先尝,好者谓‘ 青州 从事’,恶者谓‘ 平原 督邮’。 青州 有 齐郡 , 平原 有 鬲县 ;‘从事’言到脐,‘督邮’言在鬲上住。”后以“酒到脐”指好酒。 宋 陆游 《雨中小酌》诗:“愁看场上禾生耳,且泥盃中酒到脐。”
分類:好酒
《國語辭典》:尖脐(尖臍)  拼音:jiān qí
雄蟹。因雄蟹腹甲形尖,故称为「尖脐」。
《國語辭典》:腽肭脐(膃肭臍)  拼音:wà nà qí
以腽肭的阴茎及睪丸与脐连接,断取入药,作为滋养药品,称为「腽肭脐」。也称为「海狗肾」。
《漢語大詞典》:转脐(轉臍)
磨心的转轴。 宋 梅尧臣 《茶磨》诗之一:“ 楚 匠琢山骨,折檀为转脐。”
分類:转轴
《漢語大詞典》:葧脐(葧臍)
即荸荠。又名乌芋。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五·乌芋:“乌芋,其根如芋而色乌也。鳧喜食之,故尔雅名鳧茈,遂讹为鳧茨,又讹为荸薺。”说文·艸部“芍,鳧茈也”清 段玉裁 注:“今人谓之葧脐,即鳧茈之转语。”参见“ 荸薺 ”。
分類:荸荠
《國語辭典》:荸荠(荸薺)  拼音:bí qí
植物名。莎草科荸荠属,多年生草本。生于湿地或沼泽。地下茎匍匐,顶芽膨大,块茎状,球形。茎高十五至八十公分,叶退化成鞘状。块茎皮黑而厚,肉白,可供食用。也称为「葧荠」、「马蹄」、「凫茨」、「凫茈」、「地栗」、「乌芋」。
《韵府拾遗 齐韵》:入脐(入脐)
晁冲之墨诗秋麋折角胶与力春麝入脐煤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