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脉冲式(脉冲式)  拼音:mài chōng shì
一种电话拨号信号。根据机械弹片的密合、分离所产生的振动频率形成拨号讯息的方式。
《国语辞典》:脉冲星(脉冲星)  拼音:mài chōng xīng
具有短周期脉冲辐射的天体。能发射强而短的无线电波。其本身体积很小,辐射功率则相当于一颗恒星。脉冲星对于研究高密态物理学具有重要意义,它还可作为检验广义相对论的精密时钟,并用来研究无线电波在星际空间中的传播情形。
《国语辞典》:脉络膜(脉络膜)  拼音:mài luò mó
眼球内的一层薄膜。位于巩膜和视网膜之间,由结缔组织构成,含黑色素,能吸收光线以隔绝巩膜内外的光线,血管甚多,可提供眼球养分。
《国语辞典》:平行脉(平行脉)  拼音:píng xíng mài
植物的叶脉从叶基至叶尖之中脉与侧脉均彼此相平行,故称为平行脉。也作「并行脉」。
《国语辞典》:静脉瘤(静脉瘤)  拼音:jìng mài liú
静脉曲张的别名。参见「静脉曲张」条。
分类:静脉曲张
《国语辞典》:静脉血(静脉血)  拼音:jìng mài xiě
已在各组织交换二氧化碳及废物的血,由静脉输至心脏以待清洁者。其色暗红。
《国语辞典》:颈静脉(颈静脉)  拼音:jǐng jìng mài
流经颈部的大静脉,分为颈内静脉和颈外静脉,可将头部和颈部血液送回心脏。
《国语辞典》:颈动脉(颈动脉)  拼音:jǐng dòng mài
颈部的大动脉,位于颈部两侧,可分为颈内动脉、颈外动脉,是供给颈部和头部血液的重要血管。
《国语辞典》:网状脉(网状脉)  拼音:wǎng zhuàng mài
叶脉之大小分支相互连结成网状,称为「网状脉」。简称为「网脉」。包括「羽状网脉」及「掌状网脉」。
《漢語大詞典》:冈底斯山脉
中国青藏高原主要山脉之一。横贯西藏西南部。为内陆水系和印度洋水系分水岭。北为高寒的藏北高原,南为温凉的藏南谷地。海拔5500~6000米。最高峰冷布岗日峰,海拔7095米。其他著名高峰还有冈仁波齐峰(6656米)等。
《國語辭典》:高加索山脉(高加索山脈)  拼音:gāo jiā suǒ shān mài
Caucasus Mountains
山脉名。位于亚洲西部,自西北向东南横贯于黑海和里海之间。包括大高加索山脉和小高加索山脉。大高加索山脉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小高加索山脉在大高加索山脉之南,二者几乎平行排列。
《漢語大詞典》:革脉
中医学名词。脉象之一,外急而中空,常见于亡血失精之症。《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辨脉法〉》“寒虚相搏,此名为革”注:“浮而且大,举之劲急有力,谓之革。革脉者,以鼓革而得名,外急中空之象也。”《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四诊心法要诀上〉》“浮极力革”注:“浮而极有力谓之革脉。” 晋 王叔和 《脉经·脉形状指下秘决》:“革脉有似沉伏,实大而长,微絃。”
《漢語大詞典》:动脉弓
主动脉弓。
《國語辭典》:动脉硬化(動脈硬化)  拼音:dòng mài yìng huà
病名。由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过多,沉积于动脉管壁造成动脉血管壁变厚,失去弹性,形成血管壁硬化,甚至完全堵塞。可能引起高血压等血管病变。
《漢語大詞典》: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硬化的一种,大、中动脉内膜出现含胆固醇、类脂肪等的黄色物质,多由脂肪代谢紊乱、神经血管功能失调引起。常导致血栓形成、供血障碍等。也叫粥样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