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6,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分类词汇(续上)
血膋
膏髓
狸膏
桂膏
鸊鷉
肥膏
杏油
人鱼膏
萧膋
輠脂
狼臅膏
《漢語大詞典》:血膋
血和脂膏。《诗·小雅·信南山》:“执其鸞刀,以启其毛,取其血膋。” 郑玄 笺:“膋,脂膏也。血以告杀,膋以升臭。”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寺塔记上:“其夕,遂以束藳焚身。至明,唯灰烬耳,无血膋之臭。”元史·礼乐志三:“鑾刀屡奏,血膋载升。”
分類:脂膏
《漢語大詞典》:膏髓
(1).脂膏与骨髓。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尹侍御奏折:“千餘里之地,邨市躪为邱墟,膏髓涂於原野。”
(2).指民脂民膏。 明 袁宏道 《猛虎行》:“三 河 及两 浙 ,在在竭膏髓。”明史·靳学颜传:“我朝分封列爵,不农不仕,吸民膏髓。”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陈忠愍公:“优待士卒,犒之厚而自奉甚俭……时有‘官兵都吸民膏髓, 陈公 但饮 吴淞 水’之謡。” 梁启超 《再驳某报之土地国有论》二:“而一般之消费者,莫可如何,惟俛首以听其坐吸膏髓而已。”
(3).比喻事物的精华。 唐 冯贽 《〈云仙杂记〉序》:“取九世所蓄典籍经史子集二十万八千一百二十卷,六千九百餘帙,撮其膏髓,别为一书,其门目未暇派别也。”
《漢語大詞典》:狸膏(貍膏)
狸的脂膏。古时斗鸡时取以涂抹鸡头,使对方畏怯,从而战胜对方。 三国 魏 曹植 《斗鸡篇》:“长鸣入青云,扇翼独翱翔。愿蒙狸膏助,常得擅此场。” 南朝 梁简文帝 《鸡鸣篇》:“ 陈思 助鬭协狸膏, 郈昭 妬敌安金距。” 唐 李白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诗:“君不能狸膏金距学鬭鸡,坐令鼻息吹虹霓。” 王琦 注引尔雅翼:“鬭鸡,私取狸膏涂其头,輒鬭无敌。此非有厌胜,特是狸能捕鸡,异鸡闻狸之气,则畏而走。”
貍膏:狸的脂膏。艺文类聚卷九一引庄子:“羊沟之鸡,三岁为株,相者视之,则非良鸡也,然而数以胜人者,以貍膏涂其头。” 司马彪 注:“鸡畏狸也。” 三国 魏 曹植 《斗鸡篇》:“愿蒙貍膏助,常得擅此场。” 清 吴伟业 《灵岩山放生鸡》诗:“芥羽貍膏早擅场,争雄身属鬭鸡坊。”
《漢語大詞典》:桂膏
传说中的一种脂膏。 晋 王嘉 拾遗记·燕昭王:“不踰一年, 王母 果至,与 昭王 游于燧林之下,説 炎帝 钻火之术。取緑桂之膏,燃以照夜。忽有飞蛾衔火,状如丹雀,来拂於桂膏之上。” 晋 王嘉 拾遗记·洞庭山:“採柏实以合桂膏,用养心神。”
分類:脂膏
《國語辭典》:鸊鷉(鷿鷈)  拼音:pì tí
动物名。鸟纲雁形目。体肥而稍圆,大如小鸭,嘴短而锐,翼小,拙于飞翔,脚生于近尾处,色赤,羽色背面苍黑,胸部色黄,有紫斑,腹白。善潜水,捕食鱼类。也称为「鸊鶗」、「鸊鹈」。
《漢語大詞典》:肥膏
脂膏,脂肪。 唐 冯贽 云仙杂记·羔羊挥泪:“ 程皓 以铁床熁肉,肥膏见火则油焰淋漓。”
分類:脂膏脂肪
《漢語大詞典》:杏油
亦称“ 杏膏 ”。 用杏实炮制成的脂膏。释名·释饮食:“柰油,擣柰实和以涂繒上,燥而发之,形似油也。杏油亦如之。” 唐 李德裕 《述梦诗四十韵》:“麝气随兰泽,霜华入杏膏。” 宋 苏轼 《南乡子·用前韵赠田叔通家舞鬟》词:“久立香车催欲上,还留。更且檀脣点杏油。”
分類:炮制脂膏
《漢語大詞典》:人鱼膏(人魚膏)
鲵鱼的脂膏,可以点火照明。史记·秦始皇本纪:“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张守节 正义引《异物志》:“人鱼似人形,长尺餘。不堪食。皮利於鮫鱼,锯材木入。项上有小穿,气从中出。 秦始皇 冢中以人鱼膏为烛,即此鱼也。出 东海 中,今 台州 有之。”
《漢語大詞典》:萧膋(蕭膋)
(1).香蒿和脂膏。祭祀时两物焚烧可以产生馨香。 唐 刘禹锡 《彭阳侯令狐氏先庙碑》:“籩甒在堂,萧膋在庭。”
(2).借指焚香祭祀。 清 刘大櫆 《程氏宗祠碑记》:“于时降登,于时兴俛,于时萧膋,于时燕语。”
《漢語大詞典》:輠脂
古代车上润滑用的脂膏。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寺塔记上:“桐至夏有汗,污人衣如輠脂,不可浣。”
分類:润滑脂膏
《漢語大詞典》:狼臅膏
狼胸臆中的脂膏。礼记·内则:“小切狼臅膏,以与稻米为酏。” 郑玄 注:“狼臅膏,臆中膏也。”
分類:胸臆脂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