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丰容靓饰(丰容靓饰)  拼音:fēng róng jìng shì
靓饰,以脂粉妆饰。丰容靓饰指面容丰润,妆饰美丽。《后汉书。卷八九。南匈奴传》:「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
《国语辞典》:洗净铅华(洗净铅华)  拼音:xǐ jìng qiān huá
将脸上的脂粉全部洗掉。比喻人由绚烂而归于平淡。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七出:「思汉广,洗净铅华,有风有化,宜室宜家。」
《国语辞典》:摇铃儿的(摇铃儿的)  拼音:yáo líng ér de
北平有售卖脂粉针线的小贩,只摇动一种特制的铃,而不叫卖,人们常称之为「摇铃儿的」。
《国语辞典》:搏香弄粉  拼音:bó xiāng nòng fěn
调弄脂粉。借指化妆。明。贾仲名《对玉梳》第一折:「你待要搏香弄粉,妆孤学俊。」
《国语辞典》:淡妆素服(淡妆素服)  拼音:dàn zhuāng sù fú
淡施脂粉,穿著朴素。指妆扮简单而不华丽。如:「如今她这般淡妆素服,反增几分娇媚。」
《国语辞典》:搓粉抟朱(搓粉抟朱)  拼音:cuō fěn tuán zhū
抟,以手搓弄。粉、朱,女子化妆用的脂粉。搓粉抟朱比喻男欢女爱。《孤本元明杂剧。女真观。第二折》:「污平生冰清玉洁,尽今宵搓粉抟朱,恐明朝怨紫啼红。」也作「搓粉团朱」。
《國語辭典》:化妆品(化妝品)  拼音:huà zhuāng pǐn
修饰容貌的用品。如面霜、脂粉、唇膏、香水等。
《國語辭典》:擦脸(擦臉)  拼音:cā liǎn
1.摩擦面部。如:「擦脸受伤了。」
2.拭面。如:「用毛巾擦脸」。
3.涂抹面部。《红楼梦》第六○回:「我也得了一包好的,送你擦脸,你常说蔷薇硝擦癣比外头的银硝强。」
4.贴近面部。如:「擦脸而过」。
5.北平方言。指丢脸。如:「你说这话,不怕擦脸!」
《漢語大詞典》:调脂弄粉(調脂弄粉)
(1).指妇女涂抹脂粉,整容打扮。 宋 李颀 《古今诗话》:“ 徐仲雅 李九皋 俱善诗。 徐 诗富艳, 李 多用事。 李 谓 徐 曰:‘公诗如美女善调脂弄粉。’ 徐 曰:‘公诗乃鬻冥器者,乃垜叠死人耳。’”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这‘儿女英雄’四个字,如今世上人,大半把他看成两种人,两桩事,误把些使气角力好勇鬭狠的认作英雄,又把些调脂弄粉断袖餘桃的认作儿女。”
(2).喻指诗文的富丽香艳。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词曲:“至如《王粲登楼》第二折,摹写覊怀壮志,语多慷慨,而气亦爽烈。至后《尧民歌》《十二月》托物寓意,尤为妙絶,是岂作调脂弄粉语者可得窥其堂廡哉。”
《漢語大詞典》:调朱傅粉(調朱傅粉)
调弄、涂抹脂粉。喻刻意修饰。 裘廷梁 《论白话为维新之本》:“此外汗牛充栋,效顰以为工,学步以为巧,调朱傅粉以为妍,使以白话译之,外美既去,陋质悉呈,好古之士,将骇而走耳。”
《漢語大詞典》:调朱弄粉(調朱弄粉)
调弄脂粉,打扮妆饰。 宋 朱淑真 《恨别》诗:“调朱弄粉总无心,瘦觉宽餘缠臂金。”
《國語辭典》:东涂西抹(東塗西抹)  拼音:dōng tú xī mǒ
1.从事写作者的自谦语。宋。吴潜〈八声甘州。任渠侬〉词:「何事东涂西抹,空遣鬓毛稀。」
2.随处乱写乱画。《精忠岳传》第七○回:「本寺近日来了一个疯僧,最喜东涂西抹,想必是他写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七回:「我从前曾经要学画两笔山水,东涂西抹的,闹了多少时候,还学不会呢!」
《國語辭典》:弄粉调朱(弄粉調朱)  拼音:nòng fěn tiáo zhū
抹粉涂脂。指修饰容颜。宋。周邦彦〈丹凤吟。迤逦春光无赖〉词:「弄粉调朱柔素手,问何时重握?」
《漢語大詞典》:剩馥残膏(剩馥殘膏)
女子妆后所剩的脂粉。指闺中之作。《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九回:“铜琶铁板声声恨,剩馥残膏字字哀。”
《國語辭典》:金头银面(金頭銀面)  拼音:jīn tóu yín miàn
以金银等饰物装扮得光鲜亮丽。《红楼梦》第一○三回:「你瞧那些跟老爷去的人,他男人在外头不多几时,那些小老婆子们便金头银面的妆扮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