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6,分14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能到如意
能勇猛
能忆念
能梵行
能止方便
能听受法
能思惟义
能持风轮
能断疑惑
能知如来密藏
所依能依相
生死不能缚
境相不能缚
现惑不能缚
佛类词典(续上)
不能尽生界能到如意
能勇猛
能忆念
能梵行
能止方便
能听受法
能思惟义
能持风轮
能断疑惑
能知如来密藏
所依能依相
生死不能缚
境相不能缚
现惑不能缚
不能尽生界
【三藏法数】
不能尽生界者,谓佛能度世间一切众生,而不能令众生界尽也。
不能尽生界者,谓佛能度世间一切众生,而不能令众生界尽也。
能到如意
【三藏法数】
谓具此通者,虽长江大海,重关复岭,千万里之远,俱无间隔,意欲到处,身即随到,故名能到如意。
谓具此通者,虽长江大海,重关复岭,千万里之远,俱无间隔,意欲到处,身即随到,故名能到如意。
能勇猛
【三藏法数】
诸天耽嗜欲乐,不复进修;是人虽不见当来之果,而能修诸苦行,精进不怠,是能勇猛胜诸天也。
诸天耽嗜欲乐,不复进修;是人虽不见当来之果,而能修诸苦行,精进不怠,是能勇猛胜诸天也。
能忆念
【三藏法数】
诸天耽嗜欲乐,慧性常惛,是人能忆记曩久所作所说之事,了了分明,悉无忘失,是能忆念胜诸天也。
诸天耽嗜欲乐,慧性常惛,是人能忆记曩久所作所说之事,了了分明,悉无忘失,是能忆念胜诸天也。
能梵行
【三藏法数】
梵者,净也。诸天耽嗜欲乐,不复增修善业;是人初发心时,能种殊胜善根,爱持戒律,行业清净,是能梵行胜诸天也。
梵者,净也。诸天耽嗜欲乐,不复增修善业;是人初发心时,能种殊胜善根,爱持戒律,行业清净,是能梵行胜诸天也。
能止方便
【三藏法数】
止即遮止。谓惭愧悔过,能止一切恶法,不令增长,故名能止方便。
止即遮止。谓惭愧悔过,能止一切恶法,不令增长,故名能止方便。
能听受法
【三藏法数】
谓既亲近善知识,又能听受正法,生长善根也。
谓既亲近善知识,又能听受正法,生长善根也。
能思惟义
【三藏法数】
谓既闻正法,即当思惟微妙之义,而契会于心也。
谓既闻正法,即当思惟微妙之义,而契会于心也。
能持风轮
【三藏法数】
谓此风轮,能持香水海,而使安住,故曰能持风轮。
谓此风轮,能持香水海,而使安住,故曰能持风轮。
能断疑惑
【三藏法数】
谓闻是大涅槃甚深之法,悉能断除疑惑之心。疑有二种:一疑名,二疑义。言听是经者,疑名之心即断;能思惟者,疑义之心即断,是名能断疑惑也。
谓闻是大涅槃甚深之法,悉能断除疑惑之心。疑有二种:一疑名,二疑义。言听是经者,疑名之心即断;能思惟者,疑义之心即断,是名能断疑惑也。
能知如来密藏
【三藏法数】
谓闻是大涅槃微妙之法,则知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乃至造极恶业、谤法、阐提,悉得成于佛道,如是等义,秘密甚深,今悉能了,是为能知如来密藏也。(阐提,梵语具云一阐提,华言信不具。)
谓闻是大涅槃微妙之法,则知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乃至造极恶业、谤法、阐提,悉得成于佛道,如是等义,秘密甚深,今悉能了,是为能知如来密藏也。(阐提,梵语具云一阐提,华言信不具。)
所依能依相
【三藏法数】
所依能依相者,谓色身。四大种子是所依相,四大造色是能依相也。(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造色者,即眼、耳、鼻、舌、身诸根也。)
所依能依相者,谓色身。四大种子是所依相,四大造色是能依相也。(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造色者,即眼、耳、鼻、舌、身诸根也。)
生死不能缚
【三藏法数】
生死即五阴起灭轮转之相也。众生为生死所缚,菩萨不为生死所缚,故云生死不能缚。
生死即五阴起灭轮转之相也。众生为生死所缚,菩萨不为生死所缚,故云生死不能缚。
境相不能缚
【三藏法数】
境相即一切境界之相也。菩萨离凡,虽见一切境界而不生著,故云境相不能缚。
境相即一切境界之相也。菩萨离凡,虽见一切境界而不生著,故云境相不能缚。
现惑不能缚
【三藏法数】
现惑即现前分别之见也。菩萨于所见之境不著,而能见之心亦无,故云现惑不能缚。
现惑即现前分别之见也。菩萨于所见之境不著,而能见之心亦无,故云现惑不能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