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能所引生
【佛学次第统编】
能所引生者:
一、无明及行,名能引支,能引识等五果种故。
二、识等五种,名所引支,是前二支所引发故。
三、爱取及有,名能生支,近生当来生老死故。
四、生及老死,名所生支,是爱取有近所生故。
三能变识
【佛学次第统编】
一切我法,皆是其假。不过随情施设,妄有种种相转。而种种我法之相,不过皆依识所变现。然识虽有八种,以类别之,则唯有三。此三能变,即异熟、思量、了别。
第一能变识:
一、此阿赖耶识,约当体自相言,具三藏义,即云藏识。
二、由过去善恶业习成熟之力,所感无记果报总报总主,是为异熟识。
三、此识一类无记,受前七识诸法之熏,持前七识诸法之种,现在未来前七诸法一切现行,皆由此识所藏种子发起,为一切种识。
四、此识能缘行相,极为微细。此识所缘五净色根及诸种子,亦甚微细。此识所缘外器世间,难可测量。
五、此识所缘相分,执受胜义浮尘五根及诸种子,并依报世间。若于死位,此识最后舍去,若于生位,此识最先来执。
六、此识能缘见分,以了别为现行之相状。
七、与触、作意、受、想、思、遍行五心所,恒相应起。
八、此识行相极不可知,不能分别苦乐,故于三受,唯与舍受相应。
九、此识是善恶所招苦乐之果,体非善恶,又不与根随烦恼相应,故于三性,是无覆无记。
十、触等五个心所,亦如此识,惟是无覆无记性摄,亦属异熟,所缘行相,亦不可知。
十一、此识无始以来,一类相续,常无间断,是谓为恒。念念生灭,前后变异,是谓为转。恒则非断,转则非常,非断非常,因果法尔。望前名果,望后名因,喻如暴流,长时相续,而非断常。
十二、此识如水,前七转识,依此得起,犹如波浪。此识所现境界之相,能与转识作增上缘,犹如猛风。
十三、三界九地,但随夙世善恶引业所牵受生,分毫不能自作主张。
十四、此识阿赖耶名,以被第七识执为我故。迨声闻乘之第四果,缘觉乘之辟支佛果,大乘菩萨第八不动地以上等之阿罗汉位,我执永伏,尔时此识,即便先舍,不复名阿赖耶,至异熟识名。以是善恶漏无漏业,已成熟时,所招感故,直至金刚道后,圆满佛果,方得舍之。一切种识,名通于因果凡圣等位,但至成佛之后,则维持圆满无漏善种,尽未来际,利乐有情,更不受熏。以其一切有漏种子,及一分劣无漏种,皆永断故,名之为无垢净识。以其与极善无漏之慧心所恒相应故,名之为大圆镜智。此识一转,此智一发,则法界洞朗,真俗等观,普照十方尘刹中也。
第二能变识
一、此末那识依第八识转,第八识之现行,是此识之根本依。第八识中所藏第七识之种子,是此识之种子依,转者谓相续生起。
二、此识即缘第八识之见分,而起微细我法二执。
三、此识所缘,托第八识见分以为本质,于三境为真带质境。
四、三界有情,所以枉受轮回,不證涅槃,通以此执为本,故云通情本。
五、此识随所生处,必缘第八识之见分,妄执为我,故为非量。
六、此识以恒审思量而为体性,即以恒审思量而为行相。第八则恒而不审,第六则审而不恒。前五则不审不恒,惟此第七,于有漏位,恒审思量,非我执我,无始随逐,无时暂舍,所以有情昏迷,不能自拔。
七、此识从无始来,若未转与平等性智相应,则任运恒缘藏识见分,与四我根本烦恼相应,及馀触等遍行五心所、八种大随烦恼、别境中慧、相应,共有十八心所也。
八、前六转识,修施戒等诸善行时,由此第七念念执我,令所修善,不能忘相,故名染依。若此识转为平等性智,则前六识所修诸行,皆成无漏,名为净依。所以前六转识,呼此七识为染净依也。
九、此识由与四烦恼等相应,隐蔽真理,故是有覆。非善不善,故是无记。
十、随其所生二界九地,即系属于此界此地。
十一、此我执相应之末那,二乘无学,方得永断。菩萨八地以上,无功用行,方得永伏。那含圣者,登地菩萨,入灭尽定,亦暂伏灭。声闻初果以上,菩萨登地以上,第六意识,入二空观,真无我解,及后得智。二无漏道,若现前时,断尽分别二执种子,亦暂伏灭俱生二执现行,得与平等性智相应。
十二、四智菩提,皆是如来自受用报身所摄,而用各不同。若为地上菩萨所现他受用报身,则是平等性智之用。
第三能变识
此能变识差别有六种:谓依六根而住,由六根而发。系属于六根,助六根了别。如六根之各缘一尘,故有六种识。六识皆以了别尘境为自性及行相。
前五识
一、前五识于性等三境中为性境。
二、前五识于现等之量中为现量。
三、前五识于善等三性全通。盖五识能助第六意识作善恶业,若与信等相应,则善性摄;若与无惭等相应,则恶性摄;俱不相应,则属无记性摄。
四、五识中除鼻舌二识,惟欲界得行外。眼耳身三识,唯欲界五趣杂居地,及初禅离生喜乐地,此二地中得行。二禅以上,并眼耳身之三识,亦不起现行也。
五、前五识但与三十四心所得相应,遍行五、别境五、善十一、中随二、大随八「若恶心中定有此十,若有覆无记心中,定有掉举等八故」及贪瞋痴根本之三。
六、五识能领纳顺等三境相,即与受三相应。
七、五识于胜义浮尘二种根,系净色根,谓胜义五根。依五净色根,乃发五识,此根即名增上缘依。眼识则更须空等八缘,方由生起现行。故云眼识九缘生,耳识八缘,鼻舌身但七缘。缘具则不妨俱起,缘缺则不必俱生,如波涛依水,多少无定。
八、五识中鼻舌身三,合中取境。眼耳二种,离中取境。但五根对境,无缘虑用,但如镜中无别分析。及五识缘境,则有自性分别,任运起贪瞋痴,然犹无有随念计度二种分别。所以不带名言,不执为外,仍名现量,同时率尔意识,亦复如是。直至寻求等流心起,方堕比非二量之中,根识不同之致。惟有秉大乘教以智观察,乃能分之。若愚法声闻,则便难于分别,况凡外乎。
九、五识必以第八根本识之现行而为共依,又必以第八识中所藏五识种子为各别亲依。
十、此五识至果位中,转为成所作智之时,犹自不能亲證真如体性。但于自识变起真如相分,以观二空之理。故非根本智摄,惟是后得智摄。未成佛前,一向有漏。直俟金刚道后,异熟识空,转成大圆镜智相应之庵摩罗识,名为圆明初发。尔时庵摩罗识所持五根成无漏故,依根所发五识亦成无漏,名为成所作智相应心品。能于尽未来时,遍十方界,示现三轮不思义化,度脱一切有情生死苦轮。
第六识
一、此识于善等三性通具。
二、此识于现等三量过具,若与五识同起,率尔缘现在境,不带名言,不执为外,则属现量。若入禅定,缘禅定境,亦属现量。若入二空观智,或根本智,亲證真如,或后得智,变相观空,亦皆现量。若藉众缘而观于义,不倒不谬,如见烟知火,见角知牛等,则名比量。若颠倒推求,虚妄计度,不能如理而解,不能如事而知,如无我计我,不净谓净等;又如见机疑人,见绳疑蛇等;又如翳睹空华,捏观二月等;皆名非量。
三、六识最明利,故能通缘三境。
四、三界轮转之时最易。
五、此第六识心与五十一心所皆得相应,随其所起,或多或少,初无一定,故须临时别配,具如唯识论中诸门分别也。
六、此第六识心,或时与信等相连,则为善性。或时与根随烦恼相连,则为恶性。或时不与善恶相连,但与遍行别境等相连,则便为无记性。故三性恒转易也。或缘欲界,或缘色界,或复缘无色界,故三界恒转易也。或时喜受,或时乐受,或时忧受,或时苦受,或时不苦不乐名为舍受,故五受恒转易也。
七、六识必以第八根本识之现行,为前六识共依。又必以第八识中所藏,六识种子,为别亲依。
八、身语二业,皆由此第六识方能动发。由第六识与发业惑相应,能造善恶引业。此业虽谢,所熏种子,至成熟时,能招六道总报。由第六识与润生惑相应,能造善恶满业。此业虽谢,所熏种子,至成熟位,能招六道别报。所招总报,名真异熟;所招别报,名异熟生。若总若别,苦乐万状,皆第六识造业所牵感也。
九、前五识所藉缘多,缘有具缺,故起灭不定。第六意识所待缘少,缘具无缺,故常得现起。但除五位,暂时不行。一、生无想天。二、入无想定。三、入灭尽定。四、极重睡眠。五、极重闷绝。
十、由资粮加行位中,用有漏闻思修慧,渐伏我法二执现行,亦复助熏无漏智种,令其渐渐成熟。故至初欢喜地,顿断分别我法二执种子,得与妙观察智相应。然其俱生我法二执之现行缠绕,及随眠种子,尚自未断,犹须数数修习之力,乃能伏断。第七地后,俱生我执永伏,虽有俱生微细法执,或时现起而非有漏,故能观察诸法,圆满明净,普照大千世界,机缘随应,说法化度。
三能变相,是八识自證分所变相见二分也。相见俱依自證而起,自證分是相见二分所依。
二种人咒术不能加
【三藏法数】
(出摩登伽经)
经云:阿难乞食,道逢摩登伽女取水,阿难渴乏,从之求饮,女心染著,归白其母,请以咒术致之。母云:世有二种人,虽咒术不能加也。(梵语阿难,华言庆喜。梵语摩登伽,华言性。)
〔一、断欲人〕,谓人能断欲,必自持戒。持戒之人,正念坚定,立行端方,神所呵护,妖邪莫挠,虽有咒术,不能加也。
〔二、死人〕,谓人既死,识依业转,随处受形,况寿夭有限,死不复生,虽有咒术,不能加也。
三不能──佛三不能
【三藏法数】
(出景德传灯录)
〔一、不能免定业〕,不能免定业者,谓佛能空一切相,断一切众生之恶,而不能自免定业也。(定业者,决定之业,即木枪马麦等报是也。)
〔二、不能度无缘〕,不能度无缘者,谓佛能化导一切众生,而不能度无缘之人也。
〔三、不能尽生界〕,不能尽生界者,谓佛能度世间一切众生,而不能令众生界尽也。
五不能隐形──龙五不能隐形
【三藏法数】
(出僧护经)
经云:佛与众僧在给孤独园,有海龙王变为人形来求出家。诸比丘不知是龙,即度出家。时龙比丘摄心坐禅。龙性多睡,即便睡眠,不能隐形,身满房中。同住比丘,后来入房,见龙大惊。唤众比丘。龙闻唤声,即便觉悟,还为比丘,跏跌坐禅。大众云集,但见比丘,不见龙形。众大惊疑,即往白佛。佛言:此非人也,乃是龙王。遂唤龙比丘来,为其说法,令还龙宫。后不许比丘度龙出家。故佛说此五种因缘也。
〔一、生不能隐形〕,生不能隐形者,谓龙初生之时,但是本形,不能化为异类之身也。
〔二、死不能隐形〕,死不能隐形者,谓龙报终之时,必是本形,不能化为异类之身也。
〔三、淫不能隐形〕,淫不能隐形者,谓龙交遘之时,必是本形,不能化为异类之身也。
〔四、瞋不能隐形〕,瞋不能隐形者,谓龙瞋怒之时,必是本形,不能化为异类之身也。
〔五、睡不能隐形〕,睡不能隐形者,谓龙睡眠之时,必是本形,不能化为异类之身也。
义是能依体
【三藏法数】
义是能依体者,谓一切义理,皆依文字而显,故义是能依,而与文字同为能诠契经之体也。
能缘识相
【三藏法数】
谓眼识乃至意识,能缘六尘之境,其相显现于内,是名能缘识相。(眼识乃至意识者,谓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
能摄一切法
【三藏法数】
摄谓摄持,即含藏之义。盖此识摄持一切善恶之法,犹如库藏,含藏宝贝而不遗失也。
能生一切法
【三藏法数】
生即发生也。谓此识既含藏善恶种子,则一切善恶诸法,从此出生,犹如大地,能发生草木万物也。
能生因
【三藏法数】
谓第八识能生起眼等诸识,又为一切善恶种子之因,譬如谷麦等种,为发生芽孽之因,是名能生因。(第八识者,即藏识也。)
贤首能所释题
【三藏法数】
唐朝贤首国师,凡解一经题目,必以能诠之文,所诠之义,而判释之。如大方广佛华严经,上之六字是所诠,经之一字是能诠,馀经亦然;是为贤首能所释题。
作已能悔
【三藏法数】
谓此健儿,虽先作恶,后能改悔,更不敢作。犹如浊水,置之明珠,以珠力故,水即为清,故名作已能悔。
不能明了
【三藏法数】
不能明了者,谓因前世语言无义,皆因暗昧,故感今生有所言说,而亦不明了也。
不能免定业
【三藏法数】
不能免定业者,谓佛能空一切相,断一切众生之恶,而不能自免定业也。(定业者,决定之业,即木枪马麦等报是也。)
不能度无缘
【三藏法数】
不能度无缘者,谓佛能化导一切众生,而不能度无缘之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