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干 → 乾干”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典故
乾汝唾
典故
乾汝唾
  
唾面娄
  
唾面自拭
 
娄公唾
 
师德唾面
 
拭面
 
面能乾唾


《大唐新语》卷七〈容恕〉~08~
初,师德在庙堂,其弟某以资高拜代州都督。将行,谓之曰:「吾少不才,位居宰相。汝今又得州牧,叨据过分,人所嫉也。将何以终之?」弟对曰:「自今虽有唾某面者,亦不敢言,但自拭之,庶不为兄之忧也。」师德曰:「此适为我忧也。夫前人唾者,发于怒也,汝今拭之,是逆前人怒也。唾不拭将自乾,何如笑而受之?」弟曰:「谨受教。」师德与人不竞,皆此类也。
《隋唐嘉话》卷下
李昭德为内史,娄师德为纳言,相随入朝。娄体肥行缓,李屡顾待不即至,乃发怒曰:「叵耐杀人田舍汉!」娄闻之,反徐笑曰:「师德不是田舍汉,更阿谁是?」娄师德弟拜代州刺史,将行,谓之曰:「吾以不才,位居宰相。汝今又得州牧,叨据过分,人所嫉也,将何以全先人发肤?」弟长跪曰:「自今虽有唾某面者,某亦不敢言,但拭之而已。以此自勉,庶免兄忧。」师德曰:「此适所谓为我忧也。夫前人唾者,发于怒 也。汝今拭之,是恶其唾而拭之,是逆前人怒也。唾不拭将自乾,何若笑而受之?」
《能改斋漫录》卷二〈事始·唾面自乾〉~8~
唐娄师德,其弟守代州,辞之官,教之耐事。弟曰:「人有唾面者,洁之乃已。」师德曰:「未也,洁之是违其怒,正使其自乾耳。」盖本尚书大传大战篇,太公曰:「骂汝毋叹,唾汝毋乾。毋叹毋乾,是谓艰难。」
《國語辭典》:唾面  拼音:tuò miàn
吐口水在人脸上,表示极度的鄙弃和侮辱。《新唐书。卷一○八。娄师德传》:「人有唾面絜之乃已。」
《漢語大詞典》:唾面自乾
尚书大传卷三:“駡女毋叹,唾女毋乾。”新唐书·娄师德传:“其弟守 代州 ,辞之官,教之耐事。弟曰:‘人有唾面,絜之乃已。’ 师德 曰:‘未也。絜之,是违其怒,正使自乾耳。’”后以“唾面自乾”形容逆来顺受,受辱而不计较、反抗。镜花缘第三八回:“ 唐敖 道:‘若讲能够忍耐的,莫若本朝去世不久的 娄师德 了:他告诉兄弟,教他唾面自乾。’”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七论“文人相轻”--两伤》:“由这情形,推而广之以至于文坛,真令人有不如逆来顺受,唾面自干之感。”亦省作“ 唾面 ”。 明 归有光 《士立朝以正直忠厚为本论》:“其在於古,若偿金、脱驂、翻羹、唾面之类,皆可以言忠厚也。”
《漢語大詞典》:唾面自乾
尚书大传卷三:“駡女毋叹,唾女毋乾。”新唐书·娄师德传:“其弟守 代州 ,辞之官,教之耐事。弟曰:‘人有唾面,絜之乃已。’ 师德 曰:‘未也。絜之,是违其怒,正使自乾耳。’”后以“唾面自乾”形容逆来顺受,受辱而不计较、反抗。镜花缘第三八回:“ 唐敖 道:‘若讲能够忍耐的,莫若本朝去世不久的 娄师德 了:他告诉兄弟,教他唾面自乾。’”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七论“文人相轻”--两伤》:“由这情形,推而广之以至于文坛,真令人有不如逆来顺受,唾面自干之感。”亦省作“ 唾面 ”。 明 归有光 《士立朝以正直忠厚为本论》:“其在於古,若偿金、脱驂、翻羹、唾面之类,皆可以言忠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