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韵府拾遗 队韵》:胃欬
素问胃欬之状欬而呕
《國語辭典》:胃溃疡(胃潰瘍)  拼音:wèi kuì yáng
病名。胃黏膜如被某些原因破坏时,胃壁受到胃酸和胃液的侵蚀、消化的疾病。症状包括烧痛、恶心、空腹感、饥饿感或吐酸水等。
分類:黏膜溃烂
《高级汉语词典》:胃扩张  拼音:wèi kuò zhāng
一种胃腔扩大的疾病。致病原因是胃的功能出现障碍从而食物积滞,病症是无食欲,食后胃感不适,吐酸水,嗳气。严重时呕吐
《漢語大詞典》:胃气痛(胃氣痛)
方言。胃痛。 鲁迅 《故事新编·采薇》:“ 叔齐 只得接了瓦罐,做好做歹的硬劝 伯夷 喝了一口半,馀下的还很多,便说自己正在胃气痛,统统喝掉了。” 茅盾 《多角关系》四:“还不是老毛病发作么,胃气痛!”
分類:方言
《國語辭典》:胃脘  拼音:wèi wǎn
1.容受食物的脏腑。
2.胃口。
《国语辞典》:胃下垂  拼音:wèi xià chuí
胃降至较正常位置为低的现象。多半由于身体衰弱,固定胃的韧带松弛无力而引起。
《高级汉语词典》:胃小弯  拼音:wèi xiǎo wān
胃的短缘,原来是朝腹侧的,在人体内则转向右侧
《國語辭典》:胃炎  拼音:wèi yán
病名。胃黏膜发炎的病症。多因暴饮暴食、饮食不卫生或传染病等引起。可分为急性胃炎及慢性胃炎。患者有恶心、呕吐、胃痛、食欲不振等症状。
《國語辭典》:胃液  拼音:wèi yè
由胃腺分泌的无色酸性液。内含多种物质,有消化蛋白质及扑杀细菌的作用。
《漢語大詞典》:搜索肾胃(搜索腎胃)
形容竭力思索。指构思诗文。 宋 陈师道 《〈寇参军集〉序》:“苦心竭思,搜索肾胃,如与世士出奇作新,夸多而鬭捷,以角一时之名者。”
《國語辭典》:羊胃羊头(羊胃羊頭)  拼音:yáng wèi yáng tóu
后汉时,李轶、王匡等骄纵擅命,其所授官爵者皆社会地位卑下之人,被看作小人,时人作谣讽曰:「灶下养,中郎将。烂羊胃,骑都尉。烂羊头,关内侯。」典出《后汉书。卷一一。刘玄传》。后比喻官场中多是一些污滥、充数的人物。
《漢語大詞典》:洗肠涤胃(洗腸滌胃)
(1).比喻彻底清除。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六:“若权姦之去,则正当洗肠涤胃,若借 温太真 之事,为小人开一线之路,借 范尧夫 之言,为君子忧后来之祸,则失之矣。”
(2).比喻彻底改过。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吏部一·异途任用:“﹝诸生﹞从此洗肠涤胃,以听指南。”
《高级汉语词典》:虚脾胃
虚情假意
《国语辞典》:刮肠洗胃(刮肠洗胃)  拼音:guā cháng xǐ wèi
语本《南史。卷四七。荀伯玉传》:「若许某自新,必吞刀刮肠,饮灰洗胃。」比喻痛改前非。如:「他最近这一阵子,每日早出晚归的拚命读书,努力准备大学联考。看来这次他真的是刮肠洗胃,重新做人了。」
《国语辞典》:湔浣肠胃(湔浣肠胃)  拼音:jiān huǎn cháng wèi
清洗肠胃。《史记。卷一○五。扁鹊仓公传》:「湔浣肠胃,漱涤五藏。」
分类:清洗肠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