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恶性肿瘤(惡性腫瘤)  拼音:è xìng zhǒng liú
一种周围没有膜包著,与正常组织之间界限不明显的肿瘤。其细胞会异常的增生,形状、大小不规则,能在体内转移,对正常组织破坏性很大。如癌症。也称为「恶性瘤」。
《漢語大詞典》:毒肿(毒腫)
毒性肿块。 五代 丘光庭 兼明书·杂说·蔓菁:“余少时亦谓菘为蔓菁,常见医方用蔓菁子为辟穀药……又用之消毒肿。”
分類:毒性肿块
《高级汉语词典》:肺水肿  拼音:fèi shuǐ zhǒng
液体渗出物进入肺泡及肺间质
《韵府拾遗 肿韵》:患肿(患肿)
南史王琳传琳赴寿阳吴明彻围之堰肥水灌城昼夜攻击城内水气转侵人皆患肿
《國語辭典》:红肿(紅腫)  拼音:hóng zhǒng
肌肤肿大发炎的现象。
《漢語大詞典》:洪肿(洪腫)
肿胀。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庾宏奴》:“寻而 杨氏 得疾,通身洪肿,形如牛马。”隋书·李德林传:“ 德林 寻丁母艰去职,勺饮不入口五日,因发热病……名医 张子彦 等为合汤药, 德林 不肯进,遍体洪肿。”法苑珠林卷九一引《冥报拾遗》:“忽有一蜂螫其舌上,遂即洪肿塞口,数日而卒。”
分類:肿胀
《漢語大詞典》:鼻青额肿(鼻青額腫)
同“ 鼻青眼肿 ”。 古华 《芙蓉镇》第三章:“只有十多岁的娃娃们不知利害,不肯就范,但经过几回鼻青额肿的教训后,才不再作超越父母社会级别的轻举妄为。”
《國語辭典》:鼻青脸肿(鼻青臉腫)  拼音:bí qīng liǎn zhǒng
形容脸部受伤乌青红肿的惨状。如:「你怎么好端端的出去,却鼻青脸肿的回来?」《三侠五义》第四四回:「这恶贼原想著是个暗算。趁著军官作下揖去,不能防备,这一脚定然鼻青脸肿。」
《漢語大詞典》:鼻青眼肿(鼻青眼腫)
鼻子发青,眼睛肿起。形容脸部伤势严重。《醒世姻缘传》第三五回:“众人齐上,把一个德行之儒做下了个胯下之客,打得鼻青眼肿。”《糊涂世界》卷九:“要是那一种劣马,不要説一个 乌大人 ,就是十个 乌大人 也跌得鼻青眼肿了。” 王安忆 《小鲍庄》二六:“两张鼻青眼肿的脸,就这么泪眼婆娑地相对着,傻笑着。”亦比喻遭受严重打击、挫折的狼狈相。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二章:“现在 蒋介石 在其他各战场,碰得鼻青眼肿。”
《漢語大詞典》:鼻肿眼青(鼻腫眼青)
同“ 鼻青眼肿 ”。 清 蒲松龄 《寒森曲》第五回:“一伙人疾忙扶起,只见他鼻肿眼青。”
《國語辭典》:打肿脸充胖子(打腫臉充胖子)  拼音:dǎ zhǒng liǎn chōng pàng zi
比喻死要面子,搞排场,而不自量力。如:「他为了摆场面,打肿脸充胖子,一顿饭就吃掉半个月的薪水。」
分類:了不起
《韵府拾遗 肿韵》:地肿(地肿)
顾璘蕉溪岭寺诗危讶天与摧突疑地俄肿
《國語辭典》:脓肿(膿腫)  拼音:nóng zhǒng
一种病理现象。指组织发炎后,部分坏死,形成脓液,积存于发炎的组织内。通常以发热、红肿、疼痛为症状。
《漢語大詞典》:黏液性水肿(黏液性水腫)
由甲状腺机能低下引起的一种疾病。其症状是行动缓慢、声音低微、水肿、毛发脱落、智力低下等。
《韵府拾遗 肿韵》:伤肿(伤肿)
易林履危不安疏颠我颜伤肿为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