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高级汉语词典》:暄肿
松软胀肿
《漢語大詞典》:宣肿(宣腫)
谓肿胀隆起。《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牙宣》注:“此证牙齦宣肿,齦肉日渐腐頽,久则削缩,以致齿牙宣露。”
分類:肿胀隆起
《国语辞典》:卵巢囊肿(卵巢囊肿)  拼音:luǎn cháo náng zhǒng
卵巢囊肿是位在卵巢内,外面由一或数层细胞形成的薄壁围著,里面充满液体。大部分卵巢囊肿为良性,且多数为功能性囊肿,可能随著月经周期会消失不见。有些卵巢囊肿大到某一程度时,可能会引起腹痛、破裂出血,使患者休克或引发腹膜炎。
《国语辞典》:关节肿大(关节肿大)  拼音:guān jié zhǒng dà
关节腔内侧的滑液膜发炎,使渗出液积存在关节腔内的现象。可以穿刺抽液治疗。
《国语辞典》:甲状腺肿(甲状腺肿)  拼音:jiǎ zhuàng xiàn zhǒng
因甲状腺功能亢进、基础代谢增加,或因碘不足所引起甲状腺肥大的症状。因甲状腺机能亢进者,症状为易紧张、双手颤抖、心跳快、容易疲劳。缺碘引起者,多具地域性倾向,与该地食物或饮水中缺碘有关。因甲状腺位于颈部,故甲状腺肿也称为「大脖子」、「大脖子病」。
《国语辞典》:皮脂腺囊肿(皮脂腺囊肿)  拼音:pí zhī xiàn náng zhǒng
病名。皮脂腺的发育异常,导致分泌物积存于腺体内,形成囊包,多为良性无痛肿瘤,发生部位大多在腹部、胸部、脸、前臂及外生殖器等处。
《国语辞典》:骨肿瘤(骨肿瘤)  拼音:gǔ zhǒng liú
病名。骨骼上的肿瘤,肩部、脊椎、股骨两端和胫骨近端等处最为常见。症状为局部疼痛、红肿、运动障碍。十至二十岁的青少年较易发生。
《国语辞典》:肝肿大(肝肿大)  拼音:gān zhǒng dà
由于肝癌、肝炎或心脏衰竭等所引起肝脏体积膨大的病况。
《国语辞典》:肺囊肿(肺囊肿)  拼音:fèi náng zhǒng
病名。肺部因先天发育不全或后天的病变,引起肺泡壁破坏或失去弹性,出现肺泡扩大,肺组织肿胀或充气的一种病态状况。
《漢語大詞典》:子肿(子腫)
中医学病名。指妇女妊娠期中出现的面部、四肢或全身浮肿,尿量减少,体重显著增加的病证。《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子肿子气子满脆脚皱脚总括》:“头面四肢肿子肿。”注:“头面遍身浮肿,小水短少者,属水气为病,故名曰子肿。”
《国语辞典》:脾肿(脾肿)  拼音:pí zhǒng
脾脏肿大。参见「巨脾症」条。
分类:脾脏肿大
《国语辞典》:肿骨鹿(肿骨鹿)  拼音:zhǒng gǔ lù
古代的脊椎动物。角大而扁平,上端分叉,因牙床粗大,故称为「肿骨鹿」。
《国语辞典》:打肿脸庞(打肿脸庞)  拼音:dǎ zhǒng liǎn páng
(谚语)比喻硬充好汉。如:「凡事但求本分,何必打肿脸庞,自取其辱?」
《国语辞典》:脑肿瘤(脑肿瘤)  拼音:nǎo zhǒng liú
病名。因脑部组织细胞发生异常增殖而产生异常细胞团块的疾病,包括脑本身各种细胞、脑神经、脑膜、头骨、脑下垂体及由其他器官转移的转移性脑瘤,有良性及恶性两种。
《高级汉语词典》:否肿
痞块肿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