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污腻(汙膩)
亦作“污腻”。 犹污垢,肮脏。 艾芜 《左手行礼的兵士》:“给痛苦咬成苍白的污腻面孔上,一个乡下人那么朴实而愚拙的影子,却还遗留着在。”
分類:污垢肮脏
《漢語大詞典》:洿秽(洿穢)
污秽,肮脏。《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蒙过误之宠,居非命所当託,洿秽不修,旷职尸官。”
分類:污秽肮脏
《漢語大詞典》:腐秽(腐穢)
腐烂肮脏。常指不洁净的处所和事物,亦为自谦之词。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二:“自顾腐秽,无地自安。” 唐 元稹 《虫豸诗》序:“天之居物於地也……虫宜草宜腐秽。” 明 艾南英 《寄万茂先书》:“古文一道,今为浮华腐秽,厮败已尽。”
《漢語大詞典》:臊秽(臊穢)
腥臭肮脏的气味。亦比喻丑恶的行为或低贱的地位。《隶释·汉樊毅修华岳碑》:“其德休明,则有禎祥;荒淫臊秽,篤灾必降。” 三国 魏 阮籍 《答伏义书》:“劳玉躬以役物,守臊秽以自毕。”太平广记卷四九○引 唐 王洙 《东阳夜怪录》:“注目畧无所覩,但觉风雪透窗,臊秽扑鼻。”
《漢語大詞典》:洿行
肮脏卑劣的品行。 汉 班固 《典引》:“ 司马相如 洿行无节,但有浮华之辞,不周於用。” 汉 王充 论衡·逢遇:“进在遇,退在不遇。处尊居显,未必贤,遇也;位卑在下,未必愚,不遇也。故遇,或抱洿行,尊于 桀 之朝;不遇,或持洁节,卑于 尧 之廷。”
《漢語大詞典》:污脏(汙髒)
亦作“污脏”。 肮脏,不干净。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三章:“那女人身上穿的不是衣服,只是片片的污脏的碎布。”
《國語辭典》:虼螂皮  拼音:gè láng pí
虼螂,一种背面富金属光泽的甲虫。虼螂皮比喻华美的外衣。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那厮虽穿著几件虼螂皮,人伦事晓得甚的?」也称为「蛣螂皮」。
《漢語大詞典》:偻垢(僂垢)
犹言丑恶肮脏。晋书·文苑传·王沈:“空嚣者以泓噌为雅量,琐慧者以浅利为鎗鎗,脢胎者以无检为弘旷,僂垢者以守意为坚贞。”
分類:丑恶肮脏
《漢語大詞典》:污七八糟
亦作“污七八糟”。 形容混乱或肮脏。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八章:“多亏 生宝哥 的品格,对 素芳 婶子表示冷淡,躲避;要不然, 下河沿 这个选区,不知会变成什么污七八糟的地方!” 郭澄清 《大刀记》第十三章:“用自己的血和汗,将这污七八糟的世界,冲刷个干净,染它个通红!” 陈登科 等《破壁记》第四章:“眼泪和油彩,把一个洁白的枕头套染得污七八糟。”
《漢語大詞典》:污手垢面
亦作“污手垢面”。 形容手脸都很肮脏。 潘漠华 《乡心》:“蓬头乱发的妇人和污手垢面的小孩,不时在厢门口出入。”
分類:肮脏
《漢語大詞典》:污言秽语
指肮脏下流的或不文明的话语。例如:“语言美”的宣传日益深入人心,以讲文明礼貌语言为荣、以说污言秽语为耻的社会风气开始形成。
《國語辭典》:乌七八糟(烏七八糟)  拼音:wū qī bā zāo
极言杂乱无序。如:「这房间乌七八糟的,清理起来,得费一番功夫。」
《漢語大詞典》:淹咱
同“淹喒”。
腌臜,肮脏。
分類:肮脏
《漢語大詞典》:腌脏(醃臟)
肮脏,不干净。《西游记》第十三回:“ 三藏 见这般凶险醃臟,不敢久坐,遂出了草亭。”
《漢語大詞典》:腌剌答
肮脏,邋遢。 明 陈大声《一枝花·赏重九》套曲:“觅得根 羊叔子 輭琅璫博带垂腰,借得条 葛仙翁 弯曲律青藜在手,寻得个 孟参军 腌剌答破帽笼头。”
分類:肮脏邋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