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骄肠(驕腸)
娇媚的心态。骄,通“ 娇 ”。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五三:“如何夸毘子,作色怀骄肠。”
分類:娇媚心态
《骈字类编》:五肠(五肠)
云笈七签骨节五肠名坚玉君字凝羽珠恒守我太仓之府五肠之口五肠之口是死气之门坚玉君严固守之
《漢語大詞典》:小肠气(小腸氣)
病名。狐疝的俗称。因小腹坠痛,延及阴囊,致睾丸偏大的病症。《医宗金鉴·幼科杂病·疝证门》:“痛引腰脊小肠气。”注:“小肠气一症,其受病与疝气等,亦因湿气在内,而寒气又束于外也。”
《漢語大詞典》:悬肠草(懸腸草)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下:“悬肠草,一名思子曼,南中呼为离别草。”古人每以喻思子或惜别。 唐 李贺 《老夫采玉歌》:“村寒白屋念娇婴,古臺石磴悬肠草。”
分類:惜别
《漢語大詞典》:鼠啮肠(鼠齧腸)
见“ 鼠拖肠 ”。
《漢語大詞典》:鼠拖肠(鼠拖腸)
南朝 宋 刘敬叔 异苑卷三:“昔仙人 唐昉 ,拔宅升天,鸡犬皆去,唯鼠坠下,不死,而肠出数寸,三年易之。”后即以“鼠拖肠”比喻遭受冷落失意。 宋 王禹偁 《南郊大礼诗》之六:“惆悵昔年曾侍从,而今翻似鼠拖肠。” 宋 欧阳修 《续作永昭陵挽词》之三:“金鼎药成龙已去,人间惟有鼠拖肠。”亦作“ 鼠啮肠 ”。 唐 罗隐 《投浙东王大夫二十韵》:“想望鱼烧尾,咨嗟鼠啮肠。”
分類:遭受失意
《漢語大詞典》:庾肠(庾腸)
指忧念家国之心。 明 邢雉山 《宴赏·燕山重九》套曲:“只恐怕老侵 潘 髩,愁入 庾 肠,枉自惭衰朽。”参见“ 庾愁 ”。
分類:忧念家国
《漢語大詞典》:庾愁
南朝 梁 诗人 庾信 ,使 西魏 ,阻于兵,留 长安 。 北周 代 西魏 后,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位虽通显,而常有乡关之思,曾作《哀江南赋》以寄意。后因称乡思或故国之思为“庾愁”。 宋 李莱老 《青玉案》词:“ 荀 香犹在, 庾 愁何许,云冷 西湖 赋。”
《骈字类编》:月肠(月肠)
唐 黄滔 经安州感故郑郎中二首 其二 江句行人吟刻石,月肠是处象登楼。
《高级汉语词典》:憋肠
急性子
《國語辭典》:黑心肠(黑心腸)  拼音:hēi xīn cháng
比喻人心地阴险毒辣。如:「有人将工业用油混充食用油贩售,真是黑心肠。」
《骈字类编》:凤肠(凤肠)
唐 沈亚之 汴州船行赋岸傍所见 乱穗摇鼯尾,出根挂凤肠。
《骈字类编》:二肠(二肠)
施肩吾 古别离诗 老母别爱子,少妻送征郎。血流既四面,乃一断二肠。
《漢語大詞典》:腐肠贼(腐腸賊)
指酒。 唐 元稹 《寄吴士矩端公五十韵》:“平生中圣人,翻然腐肠贼。”参见“ 腐肠 ”。
分類:
《漢語大詞典》:腐肠(腐腸)
(1).腐蚀肠胃。古人每用以指美酒嘉肴。 汉 枚乘 《七发》:“甘脆肥脓,命曰腐肠之药。” 晋 张协 《七命》:“耽口爽之饌,甘腊毒之味,服腐肠之药,御亡国之器。”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既深悟於腐肠,岂自迷於爽口。” 唐 白居易 《寄庐少卿》诗:“嘉肴与旨酒,信是腐肠膏。”
(2).中草药黄芩的别称。《神农本草经》卷二:“﹝黄芩﹞一名腐肠,生川谷。” 南朝 梁 陶弘景 《本草经集注·草木中》:“圆者名子芩,为胜;破者名宿芩,其腹中皆烂,故名腐肠。” 唐 柳宗元 《与崔饶州论石钟乳书》:“是故经(指《本草》)中……言人参者以人形,黄芩以腐肠。”
《漢語大詞典》:斗升肠(斗升腸)
谓量小。多指酒量、食量等。 明 徐渭 《酒徒》诗:“笑杀斗升肠,耳热索竿蔗。”
《國語辭典》:没心肠(沒心腸)  拼音:méi xīn cháng
1.没兴致。如:「他接到不幸的消息,已没心肠做事了。」
2.没良心。如:「看到别人受苦,你还幸灾乐祸,真是没心肠。」
《韵府拾遗 阳韵》:怒肠(怒肠)
易林偃视怒肠不敢拒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