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12,分28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鼠拖肠
丝肠
直肠
羁肠
鸡肠
履肠
莺肠
儿女肠
盘肠
好心肠
肥肠
食肠
隐肠
旧肠
绝肠
《漢語大詞典》:鼠拖肠(鼠拖腸)
南朝 宋 刘敬叔 异苑卷三:“昔仙人 唐昉 ,拔宅升天,鸡犬皆去,唯鼠坠下,不死,而肠出数寸,三年易之。”后即以“鼠拖肠”比喻遭受冷落失意。 宋 王禹偁 《南郊大礼诗》之六:“惆悵昔年曾侍从,而今翻似鼠拖肠。” 宋 欧阳修 《续作永昭陵挽词》之三:“金鼎药成龙已去,人间惟有鼠拖肠。”亦作“ 鼠啮肠 ”。 唐 罗隐 《投浙东王大夫二十韵》:“想望鱼烧尾,咨嗟鼠啮肠。”
分類:遭受失意
《漢語大詞典》:丝肠(絲腸)
指柔细的肠子。 元 柯丹丘 《荆钗记·受钗》:“那 王 家朝无呼鷄之食,夜无引鼠之粮。若是嫁了他,饿断了丝肠。”
分類:柔细肠子
《國語辭典》:直肠(直腸)  拼音:zhí cháng
1.形容人心地坦白、直率。《西游记》第二○回:「我是个直肠的痴汉,我说道肚内饥了,好寻个人家化斋,他就骂我是恋家鬼。」《儿女英雄传》第一六回:「老弟,劣兄是直肠汉,肚子里藏不住话。」
2.大肠的末端,上与乙状结肠相连,下接肛门的部分。
《漢語大詞典》:羁肠(羈腸)
亦作“羇肠”。 犹言客心。多指思乡之情。 唐 孟郊 《出东门》诗:“道路如抽蚕,宛转羇肠繁。”
《骈字类编》:鸡肠(鸡肠)
尔雅蔜𦺋𧃒注今蘩𧃒也或曰鸡肠草见梁宣帝游七山寺赋见雀头下 晏殊中园赋 牛唇下皮又汉书武帝纪儋耳郡注儋耳之云镂其颊 上连耳匡分为数支状似鸡肠累耳下垂
《漢語大詞典》:履肠(履腸)
形容死人之多。吕氏春秋·期贤:“野人之用兵也……扶伤舆死,履肠涉血,无罪之民,其死者量於泽矣。” 南朝 陈 徐陵 《陈公九锡诏》:“ 石头 、 姑熟 ,流髓履肠。”隋书·李德林传:“佐鬭嫁祸,纷若蝟毛,曝骨履肠,间不容礪。”
分類:死人
《骈字类编》:莺肠(莺肠)
唐 郑谷 蜀中赏海棠 浓澹芳春满蜀乡,半随风雨断莺肠。
《漢語大詞典》:儿女肠(兒女腸)
指青年男女多情善感的心地。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鼓板轻轻放,沾泪説书儿女肠。”
《漢語大詞典》:盘肠(盤腸)
大肠。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炙法:“灌肠法:取羊盘肠,浄洗治。” 明 汤显祖 《牡丹亭·肃苑》:“令史们将我揸,祗候们将我搭,狠烧刀、险把我嫩盘肠生灌杀。”
分類:大肠
《国语辞典》:好心肠(好心肠)  拼音:hǎo xīn cháng
善良的心。如:「她一向乐善好施,有一副好心肠!」
分类:善良
《國語辭典》:肥肠(肥腸)  拼音:féi cháng
用做食品的猪的大肠。如:「炸肥肠」、「粉蒸肥肠」。
分類:食品大肠
《漢語大詞典》:食肠(食腸)
(1).指胃。亦指食量。 汉 王充 论衡·祀义:“人食肠满,则骨节与血脉因以盛矣。”
(2).指胃口。《西游记》第二十回:“那呆子真个食肠大:看他不抬头,一连就吃有十数碗。”《西游记》第三十回:“我 猪弟 食肠大,却不是以果子作膳的。”
(3).比喻对事物的欲望。《绿野仙踪》第七五回:“ 苗秃 説:‘这事有前个处法,他的食肠大,比不得我,不是一头半百下得来的,你多与他二百,至少也得一百五六。’”
《韵府拾遗 阳韵》:隐肠(隐肠)
孟郊诗潜仙不足言朗客无隐肠
《韵府拾遗 阳韵》:旧肠(旧肠)
孟郊诗明日还独行羁愁来旧肠
《漢語大詞典》:绝肠(絶腸)
亦作“绝膓”。 断肠。 三国 魏 曹植 《慰子赋》:“惟逝者之日远,愴伤心而絶膓。” 晋 袁宏 后汉纪·明帝纪上:“臣内省视气力羸劣,日夜寖剧,终不望復见闕庭,奉承帷幄。辜负重恩,衔恨黄泉,言之絶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