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75,分2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肚肠
肠绕
肠腹
铁肠
入肠
断肠草
羊肠路
洗肠
侠肠
结肠
蔬肠
九曲肠
腹肠
锦肠
妾肠
《國語辭典》:肚肠(肚腸)  拼音:dù cháng
心肠、心地。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您孩儿肚肠是驴马的见识,我今家去把媳妇休了呵。」《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八:「且等他把这一点要摆布你的肚肠放宽了,后来看个机会,等我母亲有些转头,你所养女儿已长大了。」
《韵府拾遗 筱韵》:肠绕(肠绕)
吴志孙坚传初母怀妊坚梦肠出绕吴阊门
《漢語大詞典》:肠腹(腸腹)
(1).泛指腹部。《淮南子·泰族训》:“肥肌肤,充肠腹,供嗜慾,养生之末也。” 宋 王令 《原蝗》诗:“鴟鵶啄衔各取饱,充实肠腹如撑支。”
(2).犹肺腑。谓人的内心。 明 何景明 《上李西涯书》:“恐终有以负明公,敢忘其狂,昧布肠腹,惟明公采览。”
《骈字类编》:铁肠(铁肠)
皮日休桃花赋序余尝慕宋广平之为相贞姿劲质刚态毅状疑其铁肠与石心不解吐婉媚辞然睹其文而有梅花赋清便富艳得南朝徐庾体殊不类其为人也
《韵府拾遗 阳韵》:入肠(入肠)
白居易诗欲送愁离面须倾酒入肠
《國語辭典》:断肠草(斷腸草)  拼音:duàn cháng cǎo
1.马钱科「钩吻」、「野葛」的别名,参见「钩吻」条。
2.一群有剧毒草类之通称,谓其入口肠断焉。包括瑞香科之「狼毒」、毛莨科之「草乌头」、罂粟科之「紫堇」、「黄堇」、卫矛科之「雷公藤」、豆科蝶形花亚科之「醉马草」、萝藦科之「古钩藤」及夹竹桃科之「羊角拗」等。
《国语辞典》:羊肠路(羊肠路)  拼音:yáng cháng lù
形容狭小曲折的路。《西游记》第二一回:「老者用手向南指道:『这条羊肠路就是了』。」
《高级汉语词典》:洗肠  拼音:xǐ cháng
灌肠,用作术前准备和某些治疗
《漢語大詞典》:侠肠(俠腸)
见义勇为、舍己助人的心肠。《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天生就一副侠肠傲骨,视功名如敝屣,等富贵犹浮云。” 清 恽敬 《与廖听桥书》:“大姪有侠肠,有豪气,有胜情,有远志。”儿女英雄传第八回:“如今幸而不死,又把姑娘你一片侠肠埋没得曖昧不明,我 安龙媒 真真的愧悔无地!”
《國語辭典》:结肠(結腸)  拼音:jié cháng
大肠的中段,介于盲肠与直肠之间,呈倒U形悬于腹腔。循序可分为升结肠、横结肠与降结肠。降结肠以下为乙状结肠,下接直肠。
《骈字类编》:蔬肠(蔬肠)
宋 陈造 再次韵二首 其一 诗橐耻随金埒客,蔬肠未厌玉川茶。
《漢語大詞典》:九曲肠(九曲腸)
喻无限的忧思。《再生缘》第七二回:“恨无彩凤双飞翼,空有羝羊九曲肠。”
分類:无限忧思
《漢語大詞典》:腹肠(腹腸)
肚肠,肚子。指吸收、消化食物的器官。史记·滑稽列传:“葬之於人腹肠。” 汉 桓宽 盐铁论·结和:“手足之勤,腹肠之养也;当世之务,后世之利也。” 唐 元稹 《人道短》诗:“天遣食牛吞象充腹肠。” 宋 苏舜钦 《舟中感怀寄馆中诸君》诗:“数事皆不能,徒只饱腹肠。”
《漢語大詞典》:锦肠(錦腸)
(1).犹柔肠。 宋 杨炎正 《满江红》词:“寸寸锦肠浑欲断,盈盈玉泪应偷滴。”
(2).喻文思高妙。 宋 张元干 《夏云峰·丙寅六月为筠翁寿》词:“锦肠珠唾,钟间气,卓犖天才。”
分類:文思高妙
《韵府拾遗 阳韵》:妾肠(妾肠)
李贺诗琴心与妾肠此夜断还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