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75,分2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铁石肠
别肠
刳肠
龟肠
锦绣肠
腐肠
牵肠
肾肠
肠肚
搜肠
浇肠
情肠
断肠花
拖肠
肠绝
《漢語大詞典》:铁石肠(鐵石腸)
同“ 铁石心 ”。 明 刘基 《沁园春·和郑德章暮春感怀呈石末元帅》词:“中泽号鸿,苞荆集鴇,輭尽平生铁石肠。”
《漢語大詞典》:别肠(别腸)
(1).惜别的心情。 唐 韩愈 孟郊 《远游联句》:“别肠车轮转,一日一万周。”
(2).与众不同的肠胃。比喻能豪饮。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七年:“ 曦 曰:‘ 维岳 身甚小,何饮酒之多?’左右或曰:‘酒有别肠,不必长大。’” 宋 戴复古 《饮中》诗:“腹有别肠能贮酒,天生左手惯持螯。”此谓酒量大小,不以身材为准。
《漢語大詞典》:刳肠(刳腸)
剖腹摘肠。庄子·外物:“ 仲尼 曰:‘神龟能见梦於 元君 ,而不能避 余且 之网,知能七十二钻而无遗筴,不能避刳肠之患。’” 宋 苏轼 《岐亭》诗之二:“刳肠彼交病,过分我何得。” 康有为 《大同书》乙部第十章:“稍遇矢石、锋鏑、鎗礮、毒烟,即刳肠断头,血溅原野,肢挂林木,或投河相压。”
分類:剖腹乙部
《漢語大詞典》:龟肠(龜腸)
古人以为龟吸气而生,不食一物,因以比喻飢肠。南齐书·王僧虔传:“九流绳平,自不宜独苦一物,蝉腹龟肠,为日已久。” 唐 陆龟蒙 《幽居赋》序:“师道气於龟肠,扣兵鈐於鱼腹。” 宋 范成大 《晓出古岩呈宗伟子文》诗:“持此慰龟肠,搜枯尚能句。”
《漢語大詞典》:锦绣肠(錦繡腸)
见“ 锦绣肝肠 ”。
《漢語大詞典》:锦绣肝肠(錦繡肝腸)
谓满腹诗文,善出佳句。语本 唐 李白 《冬日于龙门送从弟京兆参军令问之淮南觐省序》:“﹝ 紫云仙 季﹞常醉目吾曰:‘兄心肝五藏,皆锦绣耶?不然,何开口成文,挥翰雾散?’” 宋 刘过 《沁园春·王汝良自长沙归》词:“还有人争説,鸣琴手段,教儂重吐,锦绣肝肠。”亦作“ 锦綉心肠 ”。 元 鲜于必仁 《折桂令·李翰林》曲:“珠璣咳唾,锦綉心肠。”亦省作“ 锦绣肠 ”。 宋 苏轼 《王晋卿示诗欲夺海石复次前韵》:“平生锦绣肠,蚤岁藜莧腹。”《西湖佳话·六桥才迹》:“珠璣笔墨锦绣肠,谁説无妨却有妨。”
《漢語大詞典》:腐肠(腐腸)
(1).腐蚀肠胃。古人每用以指美酒嘉肴。 汉 枚乘 《七发》:“甘脆肥脓,命曰腐肠之药。” 晋 张协 《七命》:“耽口爽之饌,甘腊毒之味,服腐肠之药,御亡国之器。”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既深悟於腐肠,岂自迷於爽口。” 唐 白居易 《寄庐少卿》诗:“嘉肴与旨酒,信是腐肠膏。”
(2).中草药黄芩的别称。《神农本草经》卷二:“﹝黄芩﹞一名腐肠,生川谷。” 南朝 梁 陶弘景 《本草经集注·草木中》:“圆者名子芩,为胜;破者名宿芩,其腹中皆烂,故名腐肠。” 唐 柳宗元 《与崔饶州论石钟乳书》:“是故经(指《本草》)中……言人参者以人形,黄芩以腐肠。”
《漢語大詞典》:牵肠(牽腸)
挂念。 元 关汉卿 《谢天香》第二折:“想着俺用时不当,不作周方,兀的唤甚么牵肠?” 明 叶宪祖 《鸾鎞记·仗侠》:“苍天鉴知,前途望护持。从此牵肠,从此牵肠,试问重逢甚时。” 清 周亮工 《寿青溪三老序》:“种种牵肠,难举似老天,毕竟重论诗,百鍊千磨。”
分類:挂念
《漢語大詞典》:肾肠(腎腸)
犹言肺腑,比喻诚意。书·盘庚下:“今予其敷心腹肾肠,歷告尔百姓于朕志。” 孔 传:“布心腹,言输诚於百官以告志。” 孔颖达 疏:“是腹心足以表内,肾肠配言之也。” 晋 傅咸 《明意赋》:“敷肾肠以为效兮,岂文饰之足修。”
分類:肺腑诚意
《國語辭典》:肠肚(腸肚)  拼音:cháng dù
心意、心肠。《董西厢》卷三:「苦煞人也天不管,刚待拚了,争奈煞肠肚。」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二折:「苏秦!我待不与你些茶饭吃,争奈俺那夫妻肠肚,又过不去!」
《漢語大詞典》:搜肠(搜腸)
见“ 搜索枯肠 ”。
《國語辭典》:搜索枯肠(搜索枯腸)  拼音:sōu suǒ kū cháng
比喻竭力思索。《红楼梦》第八四回:「宝玉只得答应著,低头搜索枯肠。」《三侠五义》第五回:「只见九个木匠分在两旁,各自搜索枯肠,谁不愿新奇讨好呢?」
分類:竭力思索
《漢語大詞典》:浇肠(澆腸)
谓饮酒。 清 曹寅 《质公饷药酿甚佳》诗:“愁逢白堕与乌巾,老至浇肠渐喜醇。”
分類:饮酒
《國語辭典》:情肠(情腸)  拼音:qíng cháng
深刻而窝心的情爱。元。无名氏《碧桃花。楔子》:「我待打你来,恐伤了父子情肠,兀的不气杀我也!」《文明小史》第二十三回:「再者英雄儿女,本是化分不开的情肠,文明国何尝没有这样的事?」
《國語辭典》:断肠花(斷腸花)  拼音:duàn cháng huā
秋海棠的别名。参见「秋海棠」条。
《漢語大詞典》:拖肠(拖腸)
见“ 拖肠鼠 ”。
《漢語大詞典》:拖肠鼠(拖腸鼠)
即唐鼠。以腹边有余物如肠,故名。相传“昔仙人 唐昉 拔宅升天,鸡犬皆去,唯鼠坠下不死,而肠出数寸,三年易之。俗呼为 唐 鼠, 城固 川中有之。”见 南朝 宋 刘敬叔 异苑卷三。后以“拖肠鼠”喻依然故我不能有所作为的人。 宋 王禹偁 《谪居感事》诗:“兀兀拖肠鼠,悠悠曳尾龟。” 清 钱谦益 《张藐姑太仆许饷名酒迭前韵奉简》:“郎当自笑拖肠鼠,角逐閒看食叶蚕。”亦省作“ 拖肠 ”。喻不能变易,依然故我。
《漢語大詞典》:肠绝(腸絶)
犹肠断。 唐 温庭筠 《杨柳枝》词:“ 宜春苑 外最长条,闲裊春风伴舞腰,正是玉人肠絶处,一渠春水赤栏桥。”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歌:“ 永新 乃撩鬢举袂,直奏曼声,至是广场寂寂,若无一人,喜者闻之气勇,愁者闻之肠絶。”
分類:肠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