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肝劳(肝勞)
中医五劳之一。指肝脏虚损日久,留连不愈。 隋 巢元方 《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上一》:“肝劳者,面目乾黑,口苦,精神不守,恐畏不能独卧,目视不明。”《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虚劳总括》“肝损胁痛懒於行”注:“四损两胁引胸而痛,筋缓不能行,肝劳也。”
《國語辭典》:胆囊(膽囊)  拼音:dǎn náng
内脏器官。形状如梨,位于肝脏右半叶近旁。它收集来自肝脏的稀释胆汁加以浓缩、储存,并排入十二指肠以利消化作用。
《國語辭典》:鱼肝油(魚肝油)  拼音:yú gān yóu
由鳕鱼或其同属鱼类的肝脏精制得到的脂肪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及D。用于防治乾眼病、夜盲症、佝偻症等。
《國語辭典》:胰岛素(胰島素)  拼音:yí dǎo sù
由胰脏兰氏细胞所分泌于血液中的一种蛋白质激素。能管制糖的新陈代谢,调整体内血糖含量。如果分泌异常则会引起糖尿病。胰岛素制剂可治疗糖尿病。
《国语辞典》:消化腺  拼音:xiāo huà xiàn
分泌消化液的腺体。如唾腺、胃腺、肠、胰脏、肝脏等都是。
《国语辞典》:鳘鱼肝油(鳘鱼肝油)  拼音:mǐn yú gān yóu
鳕鱼肝脏所制的油,为滋补品。
《国语辞典》:虱胫虮肝(虱胫虮肝)  拼音:shī jìng jǐ gān
虱的小腿,虮的肝脏。语本战国。楚。宋玉〈小言赋〉:「馆于蝇须,宴于毫端,烹虱胫,切虮肝,会九族而同哜,犹委馀而不殚。」比喻极其微小。
分类:小腿肝脏
《国语辞典》:活体肝脏移植(活体肝脏移植)  拼音:huó tǐ gān zàng yí zhí
从活人身上摘取部分肝脏,移植给需要换肝的病患,称为「活体肝脏移植」。相对于尸肝移植而言。
《国语辞典》:血吸虫病(血吸虫病)  拼音:xiě xī chóng bìng
病名。由血吸虫寄生所引发的疾病。成虫主要寄生在肝脏和肠内,引起的疾病症状有:发烧、倦怠、腹泻、腹痛、肝脾肿大及长期粪便带血而导致的贫血。
《国语辞典》:肝肿大(肝肿大)  拼音:gān zhǒng dà
由于肝癌、肝炎或心脏衰竭等所引起肝脏体积膨大的病况。
《国语辞典》:肝功能  拼音:gān gōng néng
指肝脏代谢、合成、去毒及各种调节生理的功能。
《国语辞典》:肝蛭  拼音:gān zhì
一种寄生虫。属扁形动物门。成虫多寄生于人体肝脏内,虫卵随著胆汁排出体外,在水中孵化,寄生在淡水鱼中,人们吃食生鱼片或喝含幼虫的水便容易感染发病,而引起胆管阻塞、黄疸、肝硬化等症状。另有一种寄生于牛、羊、马等动物的肝内,为害也很大。也作「肝吸虫」。
《國語辭典》:肝炎  拼音:gān yán
病名。肝脏受到滤过性病毒的感染或某些化学物的刺激所引起的炎症。
《漢語大詞典》:肝阴(肝陰)
中医学名词。中医认为肝脏有阳气,称肝阳;有阴血与阴液,称肝阴。二者相互为用,保持阴阳协调。红楼梦第八三回:“肝阴亏损,心气衰耗,都是这箇病在那里作怪。”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头昏口苦,这是肝阴不足啊!所以痰多气闷。”参见“ 肝阳 ”。
《漢語大詞典》:肝阳(肝陽)
中医学名词。指肝的某些功能活动方面的变化情况。在正常情况下,肝阳和肝阴保持相对平衡;如果阴不制阳,就会肝阳上亢,产生头痛、眩晕、易怒、耳鸣、失眠等症状。 叶圣陶 《抗争》一:“她想到这里,又兼早上起来还没吃东西,便觉一阵头晕,把旧有的肝阳病引起来了。”参见“ 肝阴 ”。
《漢語大詞典》:肝硬化
也称肝硬变。肝脏因慢性病变引起纤维组织增生,以致质地变硬,成为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