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4,分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分类词汇(续上)
纺绩器
肛裂
肛漏
肛道
肛瘘
内痔
屁塞
栓剂
括约肌
《国语辞典》:纺绩器(纺绩器)  拼音:fǎng jī qì
蜘蛛类出丝之器,在肛门周围。
《国语辞典》:肛裂  拼音:gāng liè
肛门外皮黏膜因便秘、湿疹、外伤等引起破裂、溃疡的现象。排便时伴有少量出血,且肛门会感觉疼痛。
《国语辞典》:肛漏  拼音:gāng lòu
指直肠或肛管与肛门周围皮肤相通所形成的瘘管。成因通常是因肛门腺感染形成肛周脓肿没有及时医治,脓液渐渐蓄积导致胀破,久不收口所形成。也作「肛瘘」、「肛瘘」、「痔漏」。
《國語辭典》:肛道  拼音:gāng dào
直肠末端通往肛门的部位。周围有肛门括约肌环绕。
《國語辭典》:肛瘘(肛瘻)  拼音:gāng lòu
肛门及其周围发生脓肿,形成瘘管,不断漏出脓水的病症。内痔、肛裂常会导致此病状的产生。也作「肛漏」。
《國語辭典》:内痔(內痔)  拼音:nèi zhì
病名。发生在肛门内部,位于直肠下端和肛门连接处的紫红色块状突出物。症状有流血、肿痛,或痔疮脱出的现象。可以用手术方式治疗。
《漢語大詞典》:屁塞
指古人塞在尸体肛门里的一种玉质小物件。 鲁迅 《彷徨·离婚》:“这就是屁塞,就是古人大殓的时候塞在屁股眼里的。”
《國語辭典》:栓剂(栓劑)  拼音:shuān jì
内含药物,常温呈固体、体温下熔化。塞入人体的体腔(如肛门或阴道),药剂熔化后药物由该部黏膜吸收,产生药效。如治疗发烧之普拿疼栓剂。即日本所称之坐药。
《國語辭典》:括约肌(括約肌)  拼音:kuò yuē jī
一种环状肌。位于贲门、幽门及肛门等部位,能收缩和舒张,为控制食物通过或排泄物排出的关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