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49,分50页显示 上一页 43 44 45 46 47 49 50 下一页
庖人继肉
如坻如陵
日给五斤
腊前猪红
鹿肉三斤
八叶肉团心
九净肉
九种净肉
三不净肉
三净肉
五种净肉
不净肉
赤肉中台
分类词汇(续上)
去蚁愈多庖人继肉
如坻如陵
日给五斤
腊前猪红
鹿肉三斤
佛类词典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八叶肉团心
九净肉
九种净肉
三不净肉
三净肉
五种净肉
不净肉
赤肉中台
《分类字锦》:鹿肉三斤
吴志赵达传尝过知故知故为之具食食毕谓曰仓卒乏酒又无嘉肴无以叙意如何达因取盘中只箸再三纵横之乃言卿东壁下有美酒一斛又有鹿肉三斤何以辞无时坐有他宾内得主人情主人惭曰以卿善射有无欲相试耳竟效如此遂出酒酣饮
分类:肉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佛说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失译。一卷。
(经名)佛说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失译。一卷。
八叶肉团心
【佛学大辞典】
(术语)密家之说,吾人之心脏名肉团心,其形如合莲华。若修瑜伽观而三密相应,则开敷而为八叶,于中胎及八叶显现胎藏界之九尊云。菩提心论曰:「凡人心如合莲华,佛心如满月。」
【佛学常见辞汇】
密宗叫人类的心脏做八叶肉团心,因为它的形状好像一朵合莲花。
(术语)密家之说,吾人之心脏名肉团心,其形如合莲华。若修瑜伽观而三密相应,则开敷而为八叶,于中胎及八叶显现胎藏界之九尊云。菩提心论曰:「凡人心如合莲华,佛心如满月。」
【佛学常见辞汇】
密宗叫人类的心脏做八叶肉团心,因为它的形状好像一朵合莲花。
九净肉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不见为己杀之肉,不闻为己杀之肉,不疑为己杀之肉,不为己杀之肉,命尽自死之肉,鸟所食残之肉,死久自乾之肉,未尝约期之肉,前已杀之肉也。(参见:食)
【佛学常见辞汇】
九种清净的肉,即一、不见,我眼不见它被杀时的情景;二、不闻,我耳不听见它被杀时哀叫的声音;三、不疑,它之死不疑是为我而杀者;四、自死,鸟兽命尽自己死亡的;五、鸟残,鹰鹫等食其他鸟兽所剩馀之肉;六、不为己杀,不是我亲自动手去杀害的;七、生乾,死亡多日而自乾的;八、不期遇,不是约定日期而是偶然遇到的;九、前已杀,不是现在因我而死,而是前时已被杀的。
【三藏法数】
(出涅槃经)
九净肉者,律中但开不见、不闻、不疑三种。楞严要解加自死、鸟残,为五种。而此经复加不为己等,是为九净肉也。然如来护生戒杀,而听比丘食此净肉者,盖因地多沙石,草菜不生之处,听以活命。此亦权巧方便耳。若大慈利物,皆所应断。故此经复制诸比丘悉不得食也。
〔一、不见杀〕,谓眼自不曾见其杀也。
〔二、不闻杀〕,谓耳自不曾闻其杀,亦不从无信人前,闻其语为我故杀也。
〔三、不疑为己杀〕,僧祇律云:比丘于檀越家见羊,后再往彼,见其头脚在地,即生疑而问言:前所见羊,为在何处?若言为阿阇黎杀,则不应食。若言我为祠天故杀,是名不疑为己杀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梵语檀,华言施。言檀越者,华梵兼举。谓行施者,能超越贫穷之海也。梵语阿阇黎,华言轨范。)
〔四、不为己杀〕,谓因于他事,或为他人而杀,不专为我而杀也。
〔五、自死〕,谓非因人故杀,亦非为他物之所伤害,乃其命尽报终而死也。
〔六、鸟残〕,谓于山林间,而为鹰鹯等之所伤害者也。
〔七、生乾〕,谓不由汤火而熟,亦非鹰鹯之所伤残,乃因死已日久自乾也。
〔八、不期遇〕,谓不因期约,偶然相遇而食也。
〔九、前已杀〕,谓非今时因我而杀,乃是前时先已杀者也。
(名数)不见为己杀之肉,不闻为己杀之肉,不疑为己杀之肉,不为己杀之肉,命尽自死之肉,鸟所食残之肉,死久自乾之肉,未尝约期之肉,前已杀之肉也。(参见:食)
【佛学常见辞汇】
九种清净的肉,即一、不见,我眼不见它被杀时的情景;二、不闻,我耳不听见它被杀时哀叫的声音;三、不疑,它之死不疑是为我而杀者;四、自死,鸟兽命尽自己死亡的;五、鸟残,鹰鹫等食其他鸟兽所剩馀之肉;六、不为己杀,不是我亲自动手去杀害的;七、生乾,死亡多日而自乾的;八、不期遇,不是约定日期而是偶然遇到的;九、前已杀,不是现在因我而死,而是前时已被杀的。
【三藏法数】
(出涅槃经)
九净肉者,律中但开不见、不闻、不疑三种。楞严要解加自死、鸟残,为五种。而此经复加不为己等,是为九净肉也。然如来护生戒杀,而听比丘食此净肉者,盖因地多沙石,草菜不生之处,听以活命。此亦权巧方便耳。若大慈利物,皆所应断。故此经复制诸比丘悉不得食也。
〔一、不见杀〕,谓眼自不曾见其杀也。
〔二、不闻杀〕,谓耳自不曾闻其杀,亦不从无信人前,闻其语为我故杀也。
〔三、不疑为己杀〕,僧祇律云:比丘于檀越家见羊,后再往彼,见其头脚在地,即生疑而问言:前所见羊,为在何处?若言为阿阇黎杀,则不应食。若言我为祠天故杀,是名不疑为己杀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梵语檀,华言施。言檀越者,华梵兼举。谓行施者,能超越贫穷之海也。梵语阿阇黎,华言轨范。)
〔四、不为己杀〕,谓因于他事,或为他人而杀,不专为我而杀也。
〔五、自死〕,谓非因人故杀,亦非为他物之所伤害,乃其命尽报终而死也。
〔六、鸟残〕,谓于山林间,而为鹰鹯等之所伤害者也。
〔七、生乾〕,谓不由汤火而熟,亦非鹰鹯之所伤残,乃因死已日久自乾也。
〔八、不期遇〕,谓不因期约,偶然相遇而食也。
〔九、前已杀〕,谓非今时因我而杀,乃是前时先已杀者也。
食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阿贺罗A^ha%ra,总谓增益身心者。俱舍论十曰:「毗婆沙说,食于二时能为食事,俱得名食。一初食时能除饥渴,二消化已资根及大。」分(参见:二食条,四食),五种净食条。馀见以下附录。
(术语)梵语阿贺罗A^ha%ra,总谓增益身心者。俱舍论十曰:「毗婆沙说,食于二时能为食事,俱得名食。一初食时能除饥渴,二消化已资根及大。」分(参见:二食条,四食),五种净食条。馀见以下附录。
九种净肉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食条及九净肉)
【佛学大辞典】
(名数)初五者同前。六不为己杀,不为我杀者。七生乾,非由汤火而熟者。又非鹰鸟等伤害所馀,乃自死经多日而自乾者。八不期遇,不由期约,偶然相遇而食者。九前已杀,非今时因我而杀,前时已杀者。见涅槃经四。
(名数)(参见:食条及九净肉)
【佛学大辞典】
(名数)初五者同前。六不为己杀,不为我杀者。七生乾,非由汤火而熟者。又非鹰鸟等伤害所馀,乃自死经多日而自乾者。八不期遇,不由期约,偶然相遇而食者。九前已杀,非今时因我而杀,前时已杀者。见涅槃经四。
三不净肉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与三净肉相反。见为我所杀者。闻为我所杀者。有为我所杀之疑念者。持戒之比丘,不可食此三种之肉。(参见:食)
【佛学常见辞汇】
与三净肉相反之肉,即我眼见它被杀时的情景的肉、我耳听见它被杀时哀叫的声音的肉、有疑为我而杀的肉,这三种肉都是持戒的比丘所不可食的。
【三藏法数】
(出十诵律)
〔一、见杀〕,谓见是生物为我故杀,如是见者,名为见杀。
〔二、闻杀〕,谓于可信之人,闻此生物为我故杀,如是闻者,名为闻杀。
〔三、疑杀〕,谓此处无有屠家,亦无自死之物,是人必为我故杀,如是疑者,名为疑杀。如上三种名不净肉,皆不许食。
(名数)与三净肉相反。见为我所杀者。闻为我所杀者。有为我所杀之疑念者。持戒之比丘,不可食此三种之肉。(参见:食)
【佛学常见辞汇】
与三净肉相反之肉,即我眼见它被杀时的情景的肉、我耳听见它被杀时哀叫的声音的肉、有疑为我而杀的肉,这三种肉都是持戒的比丘所不可食的。
【三藏法数】
(出十诵律)
〔一、见杀〕,谓见是生物为我故杀,如是见者,名为见杀。
〔二、闻杀〕,谓于可信之人,闻此生物为我故杀,如是闻者,名为闻杀。
〔三、疑杀〕,谓此处无有屠家,亦无自死之物,是人必为我故杀,如是疑者,名为疑杀。如上三种名不净肉,皆不许食。
食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阿贺罗A^ha%ra,总谓增益身心者。俱舍论十曰:「毗婆沙说,食于二时能为食事,俱得名食。一初食时能除饥渴,二消化已资根及大。」分(参见:二食条,四食),五种净食条。馀见以下附录。
(术语)梵语阿贺罗A^ha%ra,总谓增益身心者。俱舍论十曰:「毗婆沙说,食于二时能为食事,俱得名食。一初食时能除饥渴,二消化已资根及大。」分(参见:二食条,四食),五种净食条。馀见以下附录。
三净肉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三种净肉)
【佛学常见辞汇】
三种清净的肉,即一、不见,我眼不见它被杀时的情景;二、不闻,我耳不听见它被杀时哀叫的声音;三、不疑,它之死不疑是为我而杀者。
【三藏法数】
(出十诵律)
〔一、眼不见杀〕,谓自眼不见是生物,是人不为我故杀,是名不见杀。
〔二、耳不闻杀〕,谓于可信之人,不闻是生物不为我故杀,是名不闻杀。
〔三、不疑杀〕,谓知此处有屠家,有自死者,亦知此人不为我故杀,是名不疑杀。如上三种,名为净肉,有病许食。
(名数)(参见:三种净肉)
【佛学常见辞汇】
三种清净的肉,即一、不见,我眼不见它被杀时的情景;二、不闻,我耳不听见它被杀时哀叫的声音;三、不疑,它之死不疑是为我而杀者。
【三藏法数】
(出十诵律)
〔一、眼不见杀〕,谓自眼不见是生物,是人不为我故杀,是名不见杀。
〔二、耳不闻杀〕,谓于可信之人,不闻是生物不为我故杀,是名不闻杀。
〔三、不疑杀〕,谓知此处有屠家,有自死者,亦知此人不为我故杀,是名不疑杀。如上三种,名为净肉,有病许食。
五种净肉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食)
【佛学大辞典】
(名数)初三者同前,四自死,诸鸟兽命尽自死者。五鸟残,鹰鹫等食他鸟兽所馀之肉也。见楞严会解。
【三藏法数】
(出楞严经会解)
〔一、不见杀〕,谓眼不曾见杀者,是为净肉。
〔二、不闻杀〕,谓耳不曾闻杀声者,是为净肉。
〔三、不疑为我杀〕,谓知彼为祠天等故杀,而不专为我杀,是为净肉。
〔四、自死〕,谓诸鸟兽命尽自死者,是为净肉。
〔五、鸟残〕,谓鹰鹞等所食鸟兽馀残者,是为净肉。
(名数)(参见:食)
【佛学大辞典】
(名数)初三者同前,四自死,诸鸟兽命尽自死者。五鸟残,鹰鹫等食他鸟兽所馀之肉也。见楞严会解。
【三藏法数】
(出楞严经会解)
〔一、不见杀〕,谓眼不曾见杀者,是为净肉。
〔二、不闻杀〕,谓耳不曾闻杀声者,是为净肉。
〔三、不疑为我杀〕,谓知彼为祠天等故杀,而不专为我杀,是为净肉。
〔四、自死〕,谓诸鸟兽命尽自死者,是为净肉。
〔五、鸟残〕,谓鹰鹞等所食鸟兽馀残者,是为净肉。
食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阿贺罗A^ha%ra,总谓增益身心者。俱舍论十曰:「毗婆沙说,食于二时能为食事,俱得名食。一初食时能除饥渴,二消化已资根及大。」分(参见:二食条,四食),五种净食条。馀见以下附录。
(术语)梵语阿贺罗A^ha%ra,总谓增益身心者。俱舍论十曰:「毗婆沙说,食于二时能为食事,俱得名食。一初食时能除饥渴,二消化已资根及大。」分(参见:二食条,四食),五种净食条。馀见以下附录。
不净肉
【佛学大辞典】
(术语)小乘律中见闻疑之肉为不清净,禁食之。大乘教则无论净不净总制之,(参见:五种净肉)
【佛学常见辞汇】
不清净的肉。
(术语)小乘律中见闻疑之肉为不清净,禁食之。大乘教则无论净不净总制之,(参见:五种净肉)
【佛学常见辞汇】
不清净的肉。
赤肉中台
【佛学大辞典】
(术语)此中台八叶院为凡夫肉团心之开敷者,故谓之赤肉。
【佛学大辞典】
(术语)胎藏界曼荼罗之中台八叶院也。赤肉者众生之肉团心,即心藏也。此中台八叶者,为三密瑜伽成就众生肉团心开敷之相,故云赤肉中台。与言心莲华同。
(术语)此中台八叶院为凡夫肉团心之开敷者,故谓之赤肉。
【佛学大辞典】
(术语)胎藏界曼荼罗之中台八叶院也。赤肉者众生之肉团心,即心藏也。此中台八叶者,为三密瑜伽成就众生肉团心开敷之相,故云赤肉中台。与言心莲华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