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50,分50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著肉
肉汁
肉声
肉皴
肉搏
肉皮
豚肉
香肉
俎上肉
肉落
鲜肉
糟肉
干肉
甲肉
恶肉
《国语辞典》:著肉  拼音:zháo ròu
贴身。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灯下偷睛觑,胸前著肉揣。」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二折:「媳妇儿,张孝友孩儿有什么著肉穿的衣服,将一件来。」
《漢語大詞典》:肉汁
用肉类制成的汤汁。 汉 班固 《难庄论》:“众人之逐世利,如青蝇之赴肉汁也。青蝇嗜肉汁而忘溺死,众人贪世利而陷罪祸。”后汉书·孔融传:“主人有遗肉汁,男渴而饮之。”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御者﹞则去其肉,而以其洎馈之” 唐 孔颖达 疏:“洎者,添釜之名。添水以为肉汁,遂名肉汁为洎。”
《國語辭典》:肉声(肉聲)  拼音:ròu shēng
1.传统称不用乐器伴奏的清唱。
2.拍打皮肉所发的声音。如:「挑西瓜可以拍拍看,近似肉声的最好。」
《韵府拾遗 真韵》:肉皴
杨万里诗皮皴肉皴真老丑
《國語辭典》:肉搏  拼音:ròu bó
双方徒手或用短兵器近身搏斗。如:「肉搏战」。也作「肉薄」。
《國語辭典》:肉皮  拼音:ròu pí
猪肉的皮。
分類:猪肉皮肤
《骈字类编》:豚肉
墨子孔子穷陈蔡之间藜蒸不糁子路烹豚孔子不问肉所由来即食之
《國語辭典》:香肉  拼音:xiāng ròu
狗肉的委婉说法。
分類:方言
《國語辭典》:俎上肉  拼音:zǔ shàng ròu
砧板上的肉。比喻无力抵抗而任人宰割的人。参见「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条。《晋书。卷七八。孔愉传》:「既有艰难,则以微臣为先。今由俎上肉,任人脍截耳。」《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上》:「守光今日大王俎上肉也,惟大王处分!」
《韵府拾遗 药韵》:肉落
文同蒲生钟馗诗此神啖鬼充旦暮其腹尚馁色躁怒鬼遥见之悉失措窜匿不暇相告谕酒倾肉落杂秽污
《国语辞典》:鲜肉(鲜肉)  拼音:xiān ròu
鲜洁的肉类。多呈鲜红色,光泽有弹性。如:「鲜肉包子。」
《韵府拾遗 屋韵》:糟肉
欧阳修诗腐肠糟肉两家说
《漢語大詞典》:干肉(乾肉)
肉干。易·噬嗑:“噬乾肉,得黄金,贞厉,无咎。”《同礼·天官·腊人》:“腊人,掌乾肉。” 郑玄 注:“大物解肆乾之,谓之乾肉。”汉书·东方朔传:“生肉为膾,乾肉为脯。”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脩,乾肉也。”
分類:干肉肉干
《韵府拾遗 屋韵》:甲肉
琴史薛易简以琴待诏翰林尝著琴诀七篇曰凡打弦轻重相似往来不得不调用指兼以甲肉甲多则声乾肉多则声浊甲肉相半清利美畅矣
《漢語大詞典》:恶肉(惡肉)
腐败之肉。三国志·魏志·华佗传“无药可服,以至於死” 裴松之 注引《华佗别传》:“又有人病腹中半切痛…… 佗 曰:‘是脾半腐,可刳腹养治也。’使饮药令卧,破腹就视,脾果半腐坏。以刀断之,刮去恶肉。”
分類: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