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肉食
典故 

《春秋左传·庄公十年》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晋·杜预注:「肉食,在位者。」
汉·刘向《说苑·善说》
「献公使使出告之曰:『肉食者已虑之矣。藿食者尚何与焉?』祖朝对曰:『大王独不闻古之将曰桓司马者,朝朝其君,举而宴,御呼车,骖亦呼车,御肘其骖曰:『子何越云为乎?何为藉呼车?』骖谓其御曰:『当呼者呼,乃吾事也,子当御正子之辔衔耳。子今不正辔衔,使马卒然惊,妄轹道中行人,必逢大敌,下车免剑,涉血履肝者固吾事也。子宁能辟子之辔,下佐我乎?其祸亦及吾身,与有深忧,吾安得无呼车乎?』今大王曰:『食肉者已虑之矣,藿食者尚何与焉?』设使食肉者一旦失计于庙堂之上,若臣等藿食者,宁得无肝胆涂地于中原之野与?」

例句

宁知肉食尊,自觉儒衣贵。 权德舆 郊居岁暮因书所怀

肉食谋何失,藜藿缅纵横。 陈子昂 感遇诗三十八首

《國語辭典》:肉食  拼音:ròu shí
1.以肉类为主要食物的。如:「肉食动物」。
2.比喻享有优厚供养的人。唐。杜甫〈赠苏四徯〉诗:「肉食哂菜色,少壮欺老翁。」
3.肉类食物。《三国演义》第五九回:「舍内饭米、柴火、肉食齐备。」
《漢語大詞典》:食肉
(1).吃鸟兽的肉。礼记·曲礼上:“父母有疾……食肉不至变味,饮酒不至变貌。”
(2).专指吃荤食。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二十七日释服,方镇岳牧,不用离任赴哀,天下吏人,誥至后,出临三日皆释服,无禁婚嫁、祠祀、饮酒、食肉。”
(3).谓做高官,封侯。语出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杜预 注:“肉食,在位者。” 宋 秦观 《和蔡天启赠文潜》:“要当食肉似 班超 ,猛虎何曾窥案俎。” 清 蒋士铨 《桂林霜·出抚》:“飞而食肉,抱阴符 小范 胸中有。”参见“ 食肉相 ”。
《漢語大詞典》:食肉相
封侯的骨相。语出后汉书·班超传:“﹝ 超 ﹞行诣相者……相者指曰:‘生燕頷虎颈,飞而食肉,此万里封侯相也。’” 宋 黄庭坚 《戏呈孔毅父》:“ 管城子 无食肉相, 孔方兄 有絶交书。” 明 唐顺之 《自述》诗:“本非食肉相,犹是饭牛身。”参见“ 食肉 ”、“ 封侯骨 ”。
分類:封侯骨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