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聪明一世,懵懂一时(聰明一世,懵懂一時)  拼音:cōng míng yī shì,měng dǒng yī shí
(谚语)比喻聪明的人也有糊涂、疏忽的时候。《官场维新记》第一○回:「我真『聪明一世,懵懂一时。』现在这习艺所,各省已经有好几处开办,我何不写封信到湖北去,托朋友抄他一个底子来。」
分類:一贯聪明
《國語辭典》: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聰明一世,糊塗一時)  拼音:cōng míng yī shì,hú tú yī shí
(谚语)比喻聪明的人也有糊涂、疏忽的时候。如:「想不到我『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今日竟栽在这小子手里。」
《國語辭典》:聪明才智(聰明才智)  拼音:cōng míng cái zhì
资质、才能。如:「以他的聪明才智,不怕不能解决这桩难题。」
《國語辭典》:聪明反被聪明误(聰明反被聰明誤)  拼音:cōng míng fǎn bèi cōng míng wù
(谚语)自恃聪明,却反而误了自己。《通俗常言疏證。智愚。聪明反被聪明误》引《通俗编。俚语集对》:「聪明反被聪明误,恶强自有恶强磨。」
《國語辭典》:聪明伶俐(聰明伶俐)  拼音:cōng míng líng lì
天资聪颖灵慧,言行机变流畅。《西游记》第三○回:「说你还是个聪明伶俐之人,常时声叫声应,问一答十。」《红楼梦》第四八回:「你又是一个聪明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分类字锦》:聪明日跻(聪明日跻)
曾布贺皇帝登极表睿智天纵聪明日跻
分类:圣哲
《漢語大詞典》:聪明睿知(聰明睿知)
见“ 聪明睿智 ”。
《漢語大詞典》:聪明睿智(聰明睿智)
亦作“ 聪明叡知 ”。亦作“ 聪明睿知 ”。 聪颖明智。易·繫辞上:“古之聪明叡知,神武而不杀者夫。”《礼记·中庸》:“唯天下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孔子家语·三恕》:“聪明睿智,守之以愚。” 宋 朱熹 《〈大学章句〉序》:“一有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出於其间,则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十一章:“则全地聪明睿智之士,日尽其心思才力以思创新。”亦省作“ 聪睿 ”、“ 聪叡 ”。 汉 应劭 《风俗通·十反·太尉掾汝南范滂》:“太尉掾 汝南 范滂 孟博 ,天资聪叡,辩於持论。”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材理:“虽明包众理,不以尚人;聪叡资给,不以先人。”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然而国重聪叡,俗贵高明。”清史稿·宣宗纪一:“皇次子 智亲王 仁孝聪睿,英武端醇。”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一章:“这个富有才华的聪睿的人,却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漢語大詞典》:聪明睿智(聰明睿智)
亦作“ 聪明叡知 ”。亦作“ 聪明睿知 ”。 聪颖明智。易·繫辞上:“古之聪明叡知,神武而不杀者夫。”《礼记·中庸》:“唯天下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孔子家语·三恕》:“聪明睿智,守之以愚。” 宋 朱熹 《〈大学章句〉序》:“一有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出於其间,则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十一章:“则全地聪明睿智之士,日尽其心思才力以思创新。”亦省作“ 聪睿 ”、“ 聪叡 ”。 汉 应劭 《风俗通·十反·太尉掾汝南范滂》:“太尉掾 汝南 范滂 孟博 ,天资聪叡,辩於持论。”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材理:“虽明包众理,不以尚人;聪叡资给,不以先人。”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然而国重聪叡,俗贵高明。”清史稿·宣宗纪一:“皇次子 智亲王 仁孝聪睿,英武端醇。”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一章:“这个富有才华的聪睿的人,却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漢語大詞典》:聪明一世,懵懂片时(聰明一世,懵懂片時)
见“ 聪明一世,懵懂一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