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辅职(輔職)
谓担任辅弼的职位。汉书·云敞传:“ 莽 篡位, 王舜 为太师,復荐 敞 可辅职。” 颜师古 注:“为辅弼之任。”
《漢語大詞典》:棘列
古代群臣外朝时,立九棘区别九卿等级职位。“棘列”谓按等级职位排列。 明 王世贞 《玄岳太和山赋》:“邇则香炉凝靄,玉烛华峙,九卿棘列,三公槐植。”参见“ 九棘 ”。
《漢語大詞典》:九棘
(1).古代群臣外朝之位,树九棘为标识,以区分等级职位。周礼·秋官·朝士:“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 郑玄 注:“树棘以为立者,取其赤心而外刺,象以赤心三刺也。”后因以九棘为九卿的代称。《后汉书·寇荣传》:“臣思入国门,坐於胏石之上,使三槐九棘平臣之罪。”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楔子:“黄卷青灯一腐儒,三槐九棘位中居。” 明 李东阳 《送钱先生致仕》诗:“加冠号冢宰,名位班九棘。”
(2).药名。 晋 葛洪 抱朴子·杂应:“其次则含地黄煎,或含玄胆汤及蛇脂丸,九棘散,则已动者更牢。”
《漢語大詞典》:常隶(常隸)
指职位低微的吏役。左传·成公十六年:“ 婴齐 , 鲁 之常隶也,敢介大国以求厚焉!” 杜预 注:“隶,贱官。”
《漢語大詞典》:盗位(盜位)
窃取地位或职位;簒位。 汉 焦赣 《易林·解之萃》:“窃名盗位,居非其家。” 汉 王充 论衡·语增:“杀主隆於诛臣,嗣立顺於盗位。”后汉书·伏隆传:“猾臣 王莽 ,杀帝盗位。” 清 顾炎武 日知录·稽首顿首:“ 汉 承 秦 法,羣臣上书皆言‘昧死言’, 王莽 盗位慕古法,去‘昧死’曰‘稽首’。”
《漢語大詞典》:显选(顯選)
显要的职位。 三国 魏 曹操 《与王修书》:“自是以来,在朝之士,每得一显选,常举君为首。”
分類:显要职位
《国语辞典》:仆吏(仆吏)  拼音:pú lì
职位低微的小官。后世指供人使唤的杂役。《刘知远诸宫调。第一一》:「昨日个向庄里臂鹰走犬,引著诸仆吏,打猎为戏。」
《國語辭典》:职衔(職銜)  拼音:zhí xián
职位的头衔。《三国演义》第一○回:「李、郭、张、樊四人各自写职衔献上,勒要如此官品。」《儒林外史》第三九回:「收在帐下,赏给千总职衔,军前效力。」
《漢語大詞典》:进黜(進黜)
进升或黜退职位。《魏书·高阳王雍传》:“又令僕卿相,任情进黜,迁官授职,多不经旬。” 宋 苏舜钦 《内园使连州刺史知代州刘公墓志》:“ 至道 初,将命二 浙 按察民事,进黜郡县吏数十人,立得报可,议者愜之。”
《漢語大詞典》:荣荐(榮薦)
指荐举的荣耀职位。《宋书·孝武帝纪》:“若有不堪酬奉,虚窃荣荐,遣还田里,加以禁錮。”
《漢語大詞典》:缺位
职位空缺。如:国家主席缺位的时候,由副主席代任主席的职位。
分類:职位空缺
《漢語大詞典》:微员(微員)
职位卑下的人员。儿女英雄传第二回:“那河臺本是箇从河工佐杂微员出身。”清史稿·世祖纪:“今所举多冒滥,所劾多微员。” 郑观应 《盛世危言·游历》:“且承命而往者皆微员末秩,回国以后,即使确有所见,亦安能大展其才。”
《漢語大詞典》:雄职(雄職)
重要的职位。后汉书·盖勋传:“此人明智有餘,然不可假以雄职。”旧唐书·忠义传上·王义方:“未几,又拜臣侍御史,滥朝廷之雄职。”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台谏分职:“乃詔臺官、供奉官共道路,听先后行,相值则揖,然则居此二雄职者,在 唐 日了不相谋云。”
分類:职位
《漢語大詞典》:左秩
较低的职位。 清 吴伟业 《临江参军》诗:“赞画枢曹郎,迁官得左秩。”
分類:职位
《漢語大詞典》:边缺(邊缺)
旧时指边地职官中因原任人员死亡或去职而空出来的职位。 明 张居正 《答宣大巡抚贾春宇言边事》:“边缺不能停久,此后公有欲推轂者,宜预期见教,俟有缺而后图之。”红楼梦第四回:“﹝ 王夫人 ﹞又见哥哥升了边缺,正愁少了娘家的亲戚来往,略加寂寞。”清史稿·选举志五:“ 乾隆 间,定边缺、夷疆、海疆久任之制。”
《漢語大詞典》:贬职(貶職)
从较高的职位降到较低的职位。《杨家府演义·怀玉举家上太行》:“迨及 狄青 、 张茂 ,吾祖、吾父贬职削官。”
分類:贬职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