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喑聋(喑聾)
(1).聋哑。 汉 班固 《白虎通·考黜》:“诸侯喑聋、跛躄、恶疾不免黜者何?尊人君也。”
(2).喻人庸碌鄙陋。 唐 刘知几 史通·古今正史:“ 凤及 以喑聋不才,而輒议一代大典,凡所撰録,皆素责私家行状,而世人叙事罕能自远。”
《韵府拾遗 东韵》:诈聋(诈聋)
类隽王笠不仕佯狂诈聋
《骈字类编》:上聋(上聋)
唐 柳宗元 鼓吹曲辞 鼓吹铙歌 河右平 上聋下聪,骜不可回。
《韵府拾遗 虞韵》:聋夫(聋夫)
齐书刘祥传破山之雷不发聋夫之耳朗夜之辉不开矇叟之目
《國語辭典》:聋子(聾子)  拼音:lóng zi
耳朵听不见或听不清楚的人。也作「聋人」。
分類:聋子耳聋
《韵府拾遗 东韵》:暗聋(暗聋)
文子言者所以通己于人闻者所以通人于己既暗且聋人道不通
《漢語大詞典》:聋瞢(聾瞢)
亦作“ 聋矒 ”。 犹聋盲。 汉 焦赣 《易林·咸之夬》:“聋瞢闇瞢,陂踦不行。”南齐书·虞玩之传:“耳目本聪明,而聋矒转积。”参见“ 聋盲 ”。
《漢語大詞典》:聋盲(聾盲)
(1).耳聋目盲。庄子·逍遥游:“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鐘鼓之声,岂惟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
(2).喻使人耳目闭塞。《后汉书·陈蕃传》:“杜塞天下之口,聋盲一世之人,与 秦 焚书阬儒何以为异!”
《高级汉语词典》:聋言
比喻遮蔽,欺骗
《漢語大詞典》:装聋卖傻(裝聾賣傻)
故意装作聋子傻子。形容明明知道,假装糊涂。 老舍 《四世同堂》二二:“他应当鼓舞起他们的爱国心,告诉他们抵抗敌人,但是他自己怎么还在这里装聋卖傻的教书,而不到战场上去呢?” 曹禺 《北京人》第二幕:“你欠了我的,你得还。我一直没说过,你不能再装聋卖傻。”
《國語辭典》:装聋装哑(裝聾裝啞)  拼音:zhuāng lóng zhuāng yǎ
故意不闻不问,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如:「你以为这么装聋装哑的,就可以逃过这件差事吗?」也作「装聋作哑」。
《國語辭典》:装聋作哑(裝聾作啞)  拼音:zhuāng lóng zuò yǎ
故意不闻不问,假装不知道。《醒世恒言。卷一七。张孝基陈留认舅》:「那先生一来见他不像个读书之人,二来见他老官儿也不像认真要儿读书的,三来又贪著些小利,总然有些知觉,也装聋作哑,只当不知,不去拘管他。」《醒世姻缘传》第七三回:「人势众大,只好装聋作哑,你敢向那一个说话?」也作「装聋装哑」。
《漢語大詞典》:装聋做哑(裝聾做啞)
见“ 装聋作哑 ”。
《漢語大詞典》:妆聋作哑(粧聾作啞)
不闻不问,假装糊涂。 元 马致远 《青衫泪》第四折:“则这 白侍郎 正是我生死的冤家。从头认,都不差,可怎生粧聋作哑。”
《漢語大詞典》:妆聋做哑(妝聾做啞)
假装耳聋口哑,故意不理睬。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却早禁住 隋何 ,迸住 陆贾 ,叉手躬身,妆聋做哑。” 明 李日华 《南西厢·乘夜踰垣》:“你看那 张生 不识羞的涎脸,叉定着手儿妆聋做哑。”参见“ 装聋作哑 ”。
《國語辭典》:郑昭宋聋(鄭昭宋聾)  拼音:zhèng zhāo sòng lóng
郑国明白,宋国糊涂。语出《左传。宣公十四年》:「郑昭、宋聋,晋使不害,我则必死。」后借以比喻所遇情况不同,凶险不一。清。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郑昭宋聋,一以免患,一以召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