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羞耻(羞恥)  拼音:xiū chǐ
羞愧耻辱。汉。王充《论衡。程材》:「昼夜学问,无所羞耻。」《西游记》第二四回:「呆子对他们只是磕头礼拜,其实羞耻难当。」
《漢語大詞典》:罍耻(罍恥)
(1).语本诗·小雅·蓼莪:“缾之罄矣,维罍之耻。”罍、缾皆盛水器,罍大而缾小。罍尚盈而缾已竭,喻不能分多予寡,为在位者之耻。后多用以指因未能尽职而心怀愧疚。 清 王夫之 《显考武夷府君行状》:“鲜民罍耻之年,正故国天崩之日。”
(2).谓饮酒至尽,酒器皆空。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阴注阳受:“其人以巨杯引满而饮,寝少顷而觉,觉而復饮。暨罍耻,即整衣冠北望而拜。”参见“ 缾竭罍耻 ”。
《漢語大詞典》:瓶竭罍耻(缾竭罍恥)
语本诗·小雅·蓼莪:“缾之罄矣,维罍之耻。”罍、缾皆盛水器,罍大而缾小。罍有水而缾已空,谓不能分多予寡。后多用以指因未能尽职而心怀愧疚。亦用以比喻与彼方关系密切,若不救助,深以为耻。 宋 苏轼 《论河北京东盗贼状》:“至於京东,虽号无事,亦当常使其民安逸富强,缓急足以灌输 河 北,缾竭则罍耻,脣亡则齿寒。”亦作“ 缾罍之耻 ”。 清 顾炎武 《与李湘北书》:“一旦祷北辰而不验,迴西景以无期,则缾罍之耻奚偿,风木之悲何及!”参见“ 瓶罄罍耻 ”。
分類:盛水水器
《漢語大詞典》:耻格(恥格)
知羞耻而归于正。语本《论语·为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邢昺 疏:“民有愧耻而不犯礼且能自脩而归正也。” 唐 张九龄 《故襄州刺史靳公遗爱铭序》:“夫然后人斯耻格,庭少諍讼。”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且进人以行,则枝叶安有难别乎?防下以礼,则耻格安有不形乎?”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二年:“当今四海之广,而刑奏止息,逮乎逾月,足彰耻格之化。”
《國語辭典》:刷耻(刷恥)  拼音:shuā chǐ
雪恨。《汉书。卷六。武帝纪》:「朕闵众庶陷害,欲刷耻改行,复奉正〔义〕,厥路亡繇。」《新唐书。卷一○七。陈子昂传》:「愿审智愚,量勇怯,度众寡,以长攻短!此刷耻之道也。」
分類:洗雪耻辱
《漢語大詞典》:仇耻(仇恥)
(1).痛恨蒙受耻辱。 宋 叶适 《应诏条奏六事》:“仇耻者必思报復, 夏 少康 、 越 句践 、 汉武帝 、 唐太宗 是也。”
(2).仇恨和耻辱。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烈士吴樾君意见书》:“进则不能为祖国洗濯仇耻,退亦不克得 满洲 信任。”
《漢語大詞典》:耻过(恥過)
不喜欢听别人谈自己的过失。《书·说命中》:“无耻过作非。” 孔 传:“耻过误而文之,遂成大非。”新唐书·陆贽传:“好胜而耻过,必甘佞辞,忌直言。” 明 马愈 《马氏日抄·水火称毒》:“若违拒而犯,耻过饰非,欲究情实事须案问者,其法有四条。”
《韵府拾遗 效韵》:耻效(耻效)
陆龟蒙幽居赋投簪隐几聊思夷甫谈玄搦札濡毫耻效文通奏记
《漢語大詞典》:惭耻(慚恥)
亦作“慙耻”。 羞耻。《战国策·齐策六》:“使 管仲 终穷抑,幽囚而不出,慙耻而不见,穷年没寿,不免为辱人贱行矣。”南史·范晔传:“及将诣市, 曄 在最前……在道笑语,初无惭耻。”《元典章·刑部十五·不许妇人诉》:“有一等不畏公法素无惭耻妇人,自嗜鬭争,妄生词讼。” 陈去病 《论戏剧之有益》:“其人乃反叩吾以所服,輒慙耻囁嚅而不能对。”
分類:羞耻
《漢語大詞典》:愤耻(憤恥)
(1).积久之耻辱。 唐 李翱 《论事疏表》:“窃见陛下即位以来,招怀不廷之臣,诛寇贼十餘事,刷五圣之愤耻,为后代之根本,自古中兴之盛,孰有及者?”
(2).愤恨羞耻。 张孝若 《辛亥革命前后》第一节:“自见乙未 马关 订约,不胜愤耻,即注意实业、教育二事。”
《韵府拾遗 纸韵》:复耻(复耻)
洛阳伽蓝记元颢书泣诸梁朝誓在复耻
《漢語大詞典》:怀耻(懷恥)
忍受耻辱;感到羞耻。 三国 魏 嵇康 《幽愤诗》:“大人含弘,藏垢怀耻。”后汉书·桓荣传论:“若夫一言纳赏,志士为之怀耻。”
《漢語大詞典》:耻心(恥心)
亦作“耻心”。 知耻之心。列子·说符:“使教明於上,化行於下,民有耻心,则何盗之为?”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而乡里或无銖两之租,身无选权,则不得 齐 夷 於士伍,容当作其耻心耳。虽然,犹无效。”
分類:知耻
《國語辭典》:耻笑(恥笑)  拼音:chǐ xiào
讥笑、看不起。《大宋宣和遗事。亨集》:「你是个聪明人,何为因一匪人,将功名富贵废了?何痴迷之甚?岂不令人耻笑!」《文明小史》第五○回:「并不是我本事不济。倘然辞了他,跑到香港,一定被人耻笑,不如将就将就罢。」
《漢語大詞典》:负耻(負恥)
蒙耻。旧唐书·裴度传:“则素餐高位,空负耻於中心;弁冕轻车,免讥誚於众口。”宋史·儒林传五·胡安国:“其与惕息遁藏,蹈危负耻如今日,岂不天地相絶哉!”
《漢語大詞典》:宿耻(宿恥)
旧耻;积年的耻辱。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道祐有德兮, 吴 卒自屠。雪我王宿耻兮,威振八都。”后汉书·班超传:“不动中国,不烦戎士,得远夷之和,同异俗之心,而致天诛,蠲宿耻,以报将士之讎。”旧唐书·房玄龄传:“未经旬月,即拔 辽东 ,前后虏获,数十万计,分配诸州,无处不满。雪往代之宿耻,掩 崤陵 之枯骨,比功较德,万倍前王。”
分類:积年耻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