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三密栗底尼迦耶
【佛学大辞典】
(流派)Sammitiya-nika%ya,小乘十八部中正量部之梵名。寄归传一曰:「阿离野三蜜栗底尼迦耶,唐云圣正量部。」阿离野A^rya者圣,三密栗底是正量,尼迦耶是部也。
三摩耶道
【佛学大辞典】
(术语)总称密教之法。三摩耶者平等之义,密教以明三密平等之音为本故也。大日经疏一曰:「如此时中佛说何法,即是身语意三平等句法门。」
【佛学常见辞汇】
总称密教的行持方法,因密教是阐明三密平等的道法,故名三摩耶道。三摩耶就是平等的意思。
三摩耶灌顶
【佛学大辞典】
(修法)三昧耶戒与灌顶法。受三昧耶戒而后受学法或传法之灌顶。
大威光大菩萨三昧耶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大日如来出生南方金刚光菩萨之三摩地也。见金刚顶经。
大乘现證三昧耶
【佛学大辞典】
(术语)修秘密乘,现證法界体性智。谓之大乘现證。三昧耶者,本誓平等等之义也。金刚顶经上曰:「一切如来大乘现證三昧耶名一切如来心。」同疏曰:「修行秘密乘,现證本界体故名大乘现證也。」
大悲生心三昧耶
【佛学大辞典】
(术语)弥勒菩萨慈悲所发生之三昧也。
大圣欢喜天双身毗那耶迦法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
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摩耶
【佛学大辞典】
(术语)金刚萨埵所證之三摩耶也。
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摩耶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不空译。大般若五百七十八卷,第十会般若理趣分之密部也。此经说金刚萨埵所證三摩地之法门。略名般若理趣经,又云理趣释。
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昧耶经般若波罗蜜多理趣释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一卷,不空译。说本经字句一一理趣表法之义门。常略称曰理趣释。
五种三昧耶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三昧耶)
三昧耶
【佛学大辞典】
(术语)Samaya,三昧耶之义甚多,时(一时佛在),会(大曾经),宗(显宗论),平等,誓愿,惊觉,除垢障也。秘藏记曰:「佛知众生身中本来自性之理,与佛等无差别,而众生不知己之本有本始两觉与佛等,恒覆蔽于六尘烦恼而不能显出,是故佛发悲愿,垂我拔济众生如我之誓愿。若有众生归依,则住于法界定自受法乐之如来惊觉,而不敢违越本愿。影向行者之所以,真言印契加持护念。譬如国王自造法令不敢违犯,使他行之。众生蒙佛之加持力,突破六尘之游泥,出现自心之觉理,如赖春雷之响而蛰虫出地。知与佛等无差别者,是平等之义也。使如我而无异者。是誓愿之义也,如来惊觉者,是惊觉之义也,众生蒙佛之加持力而得益者,是除垢障之义也。如佛部,馀部亦同。如一佛,诸佛亦同。」
【佛学常见辞汇】
1。平等的意思。2。内德外相平等的意思。3。本誓的意思。
四种三昧耶
【佛学大辞典】
(名数)杀盗淫妄之四波罗夷也,是为诸佛不可越之戒法,故谓之三昧耶。大日经具缘品说此四波罗夷之偈,名为三昧耶偈。
【佛学常见辞汇】
即杀盗淫妄之四波罗夷,因是诸佛所不可越的戒法,所以叫做三昧耶。
玉呬耶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蕤呬耶经之异名。
玉耶
【佛学大辞典】
(人名)给孤独长者儿妇之名。
玉耶女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失译人名。佛对玉耶女说女人十恶五善三恶之法,分别七种之妇。玉耶女闻教悔过,为授十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