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80,分52页显示  上一页  34  35  36  37  38  40  41  42  4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耳消耳息
耳穴
耳熏目染
耳丫子
耳炎
耳檐儿
耳咽管
耳摇层云
耳擪
耳治
耳后风生
耳红面赤
耳郭
耳聪目明
耳调
《國語辭典》:耳消耳息  拼音:ěr xiāo ěr xí
耳边所听到的消息。元。无名氏《独角牛》第二折:「我耳消耳息,打听的深州饶阳县,有个小厮,唤做甚么吃刘千。」
分類:听闻消息
《國語辭典》:耳穴  拼音:ěr xué
耳针治疗上的刺激点。当人体某一部分有病时,会在耳郭的一定部位上反应,这些部位即为耳针治疗上的刺激点。
《高级汉语词典》:耳熏目染  拼音:ěr xūn mù rǎn
指见闻熏染多了就能不自觉受影响
《漢語大詞典》:耳丫子
方言。耳朵。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一:“火狐皮帽的耳扇往两边翘起,露出半截耳丫子。”
分類:方言耳朵
《高级汉语词典》:耳炎  拼音:ěr yán
耳的炎症
《漢語大詞典》:耳檐儿(耳簷兒)
即耳衣。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二折:“ 朱买臣 巧言不如直道,买马也索糴料,耳簷儿当不的胡帽。”按,胡帽,毡帽之属。“耳簷儿当不的胡帽”,比喻小东西不能派大用场。参见“ 耳衣 ”。
《國語辭典》:耳衣  拼音:ěr yī
冬天禦寒用的耳帽。唐。李廓 送振武将军诗:「金装腰带重,铁缝耳衣寒。」
《國語辭典》:耳咽管  拼音:ěr yān guǎn
由鼻咽左右两侧通至中耳之鼓室的管子。有平衡鼓膜内外空气压力的功能。因发现人为欧斯达氏(Eustacho),也称为「欧氏管」。
《分类字锦》:耳摇层云(耳摇层云)
柳宗元晋问耳摇层云腹梢众木寂寥远游不夕而复
分类:
《分类字锦》:耳擪
王安石 牵襟时而见,著帽耳才擪。
分类:
《漢語大詞典》:耳治
(1).谓以耳闻。《穀梁传·僖公十六年》:“先陨而后石,何也?陨而后石也。於 宋 ,四境之内曰 宋 。后数,散辞也,耳治也。” 杨士勋 疏:“耳治也者,谓陨石先以耳闻。”
(2).指教学中的听讲。 朱自清 《标准与尺度·诵读教学》:“所谓‘耳治’、‘口治’、‘目治’这诵读教学三部曲,日渐纯熟,则古人的‘一目十行’、‘七步成诗’,并非难事。”
《漢語大詞典》:耳后风生(耳後風生)
形容驰驱极速。梁书·曹景宗传:“ 景宗 谓所亲曰:‘我昔在乡里骑快马如龙,与年少辈数十骑,拓弓弦作霹靂声,箭如饿鴟叫。平泽中逐麞,数肋射之,渴饮其血,飢食其肉,甜如甘露浆。觉耳后风生,鼻头出火,此乐使人忘死,不如老之将至。’”
分類:驰驱
《國語辭典》:耳红面赤(耳紅面赤)  拼音:ěr hóng miàn chì
1.形容因羞愧而面色潮红。《西游记》第三一回:「公主闻此正言,半晌家耳红面赤,惭愧无地。」《初刻拍案惊奇》卷二○:「朝云耳红面赤,不敢言语。」
2.形容著急发怒的样子。《精忠岳传》第六一回:「忽见禁子走来,轻轻的向倪完耳边说了几句;倪完吃了一惊,不觉耳红面赤。」
《國語辭典》:耳郭  拼音:ěr guō
外耳的外围部分。主要由软骨构成,有收集声波的作用。
《國語辭典》:耳聪目明(耳聰目明)  拼音:ěr cōng mù míng
形容脑筋灵敏,听觉既好,视力也强。《镜花缘》第九回:「此时服了朱草,只觉耳聪目明。」也作「耳目聪明」。
《韵府拾遗 萧韵》:耳调(耳调)
淮南子目察秋毫之末耳不闻雷霆之声耳调玉石之声目不见泰山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