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元诗纪事
瑞字瑞玉,庐陵人。广东肃政府辟为掾属,官至富州判官。 西湖竹枝集:尤工古乐府,邵庵虞公畏友也。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瑞玉,一名耑,字端玉,龙泉人。初辟府掾,至正中历龙兴路富州判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扬州兴化人,字鹿友,号耑愚,晚号柴庵。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授邵武知县。历晋江、潍县。天启二年征授御史,以召还文震孟等积忤魏忠贤削籍。崇祯改元起故官。出按陕西,劾治冒功将官。七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扼河防,阻义军偷渡;减免租赋;杀已降义军首领贺宗汉等。后为兵部侍郎,言练兵称旨。十五年擢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次年义军破襄阳、荆州、承天。帝命甡督师。甡请以重兵自南京趋武昌,忤帝意,遂以迟延为罪,夺职遣戍云南金齿卫。次年福王即位,赦还。入清,卒于家。有《柴庵疏集》、《潭西草堂忆记》、《寤言》等。
维基
吴甡(1589年—1670年),字鹿友,晚号柴庵。江苏兴化人。明末政治人物。万历四十一年,赐同进士出身。先后任福建邵武、晋江及山东潍县知县。天启二年,由知县入京任监察御史,长官左都御史赵南星拟按年例将吴甡对调出京,吴甡于是推荐方震孺等,追论崔文升、李可灼等红丸案进药用药错误致光宗身亡之罪,因而留京,成为东林党人。之后建议撤销内操,请朝廷召用邹元标、冯从吾、文震孟,于是和执政的魏忠贤积怨相忤。天启七年二月,削籍。崇祯改元,以故官起用为监察御史。温体仁、周延儒攻讦东林党人钱谦益。吴甡恐防思宗任用两人,建议入阁的枚卜大典在廷推名单中选用,事件因以平息。当时对魏忠贤党羽的追究和京察同时举行,吴甡建议魏党的罪恶并非选举法则所能概括,应该要先定罪。监察御史任赞化因为弹劾温体仁而外谪,吴甡上书救任、大力诋击吏部尚书王永光向太监献媚,请罢黜王。两者皆没有得到采纳。吴甡巡按河南的任上,有妖人聚众抢劫村落,吴甡捕获并诛杀首领。崇祯四年,朝廷任命吴甡携带内帑十万两赈济延绥,吴甡描述当时鄜州「一县之内,十室九空」,延长县「流贼数万,屯聚城下」,清涧县「荒乱尤甚,县中之民,半化为盗,因之饥馑,人心汹汹……城十里外皆是贼巢」。时任三边总督杨鹤指:「非救荒,乃救乱也。」吴甡颁布朝廷谕令,贼党解散。思宗得知,即时任命吴甡巡按陕西。吴甡弹劾延绥镇总兵官杜文焕杀良冒功,杜下狱夺职。吴甡数番为民请命,都得到朝廷允许。吴甡后为大理寺丞、左通政。崇祯七年九月,越级擢用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吴甡上书陈述防禦、边寇、练兵、恤民四难,以及议兵、议将、议饷、议用人四件事。每年年终扼守黄河,提防陕西河南来的贼人,接连三年没有一贼通过,期间修筑长城。崇祯八年四月上书:「晋民有三苦:一苦凶荒,无方法糊口谋生;一苦追呼,无力缴纳租税;一苦杀掠,无办法保全性命。因此悉数沦为盗贼,请朝廷蠲免最残破的十州的县租。」思宗即时令朝廷商议施行。户部建议徵收间架税,吴甡力争反对,没有接得到采纳。秋,清国征服察哈尔,清军攻略朔州,兵锋直抵忻州、代州,明国守将屡败。宣大山西总督杨嗣昌派遣副将由代州前往侦察,亦战败逃走。山西巡抚吴甡降五级,杨及大同巡抚叶廷桂降三级,三人戴罪视事。早前定襄县多次地震,吴甡说:“必定有清兵。”下令有司打造守城器具,最终卒之有入侵,定襄因为有准备的缘故,惟独没有被兵。山西大盗贺宗汉、刘浩然、高加计都是前任巡抚戴君恩所招抚,尾大不掉。吴甡明面上抚慰他们,而暗地里密令参将虎大威、刘光祚等下手,各个都被歼灭。吴甡行军树立两面白旗,贼人胁从及老弱妇女跪在旗下即可免死,全活了颇多人。吴甡巡抚山西的任上四年,军民拥戴就像慈母一样。后因病归家。后任河南、陕西等省巡抚。大学士温体仁告诉吴甡:“流贼癣疥疾,勿忧也。”崇祯十一年二月,起用为兵部左侍郎。冬,长官兵部尚书杨嗣昌指边关戒严,兵部左侍郎吴甡及兵部添注侍郎惠世杨久没有到任,请重新廷推。明思宗发怒,落职閒住。崇祯十三年冬,以故官起用为兵部左侍郎。次年,协理京营戎政。崇祯十五年(1642年)擢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杨嗣昌死后,督师出缺,思宗命吴甡上前线督师,晋吴甡为太子少保、户部尚书兼兵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崇祯十六年(1643),李自成克襄阳、荆州、承天,建立大顺政权。思宗命吴甡督师湖广。吴甡请拨精兵三万“自金陵赴武昌”,仅凑残兵万余。吴甡因手中无兵,一再找借口拖延,至四月仍未出京。五月初一,张献忠陷汉阳,武昌大震。五月三十日张献忠陷武昌。商毅收复汉阳,吴甡下令黄得功和刘良佐从黄州渡江,协同商毅围剿张献忠。八月,武昌失守,以“故延师期,以致楚省不守,根本震邻”罪,令锦衣卫把吴甡逮捕入京,被革职查办,交法司议罪。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得知此事,驰书援救,思宗不允。十一月,被遣戍云南金齿(今云南保山)。途中得知李自成破北京事,肝胆俱摧。崇祯十七年(1644年)五月福王建元弘光,下旨赦还。卒于康熙九年(1670年),《明史》评价:「抑时势实难,非命世才,固罔知攸济也。」有《柴庵疏集》20卷,清代被列为禁书。
宋牧民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维基
宋牧民(1607年—1679年),字耑愚,京师保定府容城县(今河北省容城县)人,进士出身。顺治三年,登进士,授中书舍人,擢户科给事中。顺治十二年,升任户科右给事中。顺治十三年,改河南按察使司副使、汝南兵备道。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9—1719 【介绍】: 清浙江海宁人,字耑木,号晚研。杨雍建子。康熙三十年进士,官右中允,曾提督江南学政。工诗文,善楷书。有《丛桂集》。
清诗别裁集
字颛木,浙江海宁人。康熙辛未进士,官春坊中允。
维基
杨中讷(1649年—1719年),字遄木,号晚研,浙江海宁人。杨雍建之子。顺治十三年(1656年)授业于朱彝尊,康熙三十年(1691年)辛未二甲第一名,授编修,典试河南,授官右中允。出视江南学政。康熙四十四年,曾奉敕编纂《全唐诗》,在诗局中与查嗣瑮最要好。工草书。罢官后筑有拙宜园,与许汝霖、查慎行、陈勋等唱酬吟咏,又邀请陈鸣远至家造壶。著有《丛桂集》。
吴玉耑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吴玉耑(1663年9月6日—1717年,康熙二年八月初五日-康熙五十六年),字禹功,号鉴川,原名吴绩。江南省常州府武进县(今属江苏省常州市)人,官内阁中书。早年为常州府廪生。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乙酉科顺天乡试,以「董虞建」为名中式举人。四十七年(1708年)戊子科顺天乡试,改名「杨玉耑」,中式经魁。五十一年(1712年),中式壬辰科会试,康熙帝于畅春园覆试,钦定一等。殿试位列第二甲第二十五名进士出身,时人称为「五榜进士」。授内阁中书。五十六年(1717年)卒,年五十五岁。以子吴龙应仕官,诰赠朝议大夫,例赠通议大夫,晋赠通奉大夫。

人物简介

简介
字履川,福建福州人。工书,以瘦金见称,擅诗文。曾受学于桐城吴北江先生之门,学诗、古文辞。诗学陶、阮、杜、韩、苏、黄一路,遣字用事,坚而不枯,实而不腴。陈石遗曾谓:「近贤诗,清脆者多,雄俊者少,独闽县曾克耑履川,兀傲不群,可以走僵籍湜。」曾克耑有《涵负楼诗》及《颂橘庐诗》刊行,纂有《曾氏家学》、《曾氏学训》、《曾氏学乘三书》。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陆玄默(1919-1987),原名慕耑,字效之。中师毕业,历任小学、中学教师、校长,1958年蒙冤被遣,至1984年始得平澄,终老南陌。早年即为上海乐天诗社社员,1946年有《金城一年吟》行世;后加入无锡碧山吟社,久负文名。
《漢語大詞典》:耑勒
亦作“ 耑泐 ”。 书信用语。谓专为某事而写信。勒,本为铭刻,引申为书写。 清 叶封 《与人书》:“尚容耑勒驰申燕贺。” 清 沈荃 《与人书》:“弟以尘韁碌碌,未遑耑泐芜缄,一慰孝履。”常用于信尾,意为特地写此信。
《漢語大詞典》:耑启
书信常用语。犹专函。 清 宋荦 《与人书》:“令叔先生及 震浮 垣三 诸公前,乞致弟相念之切,嗣容耑启。”
分類:书信
《漢語大詞典》:耑意
专意。谓心思专用于某一方面。
分類:专意心思
《漢語大詞典》:开耑(開耑)
见“ 开端 ”。
《國語辭典》:开端(開端)  拼音:kāi duān
开始、起始。《宋史。卷三一四。范纯仁传》:「今举动宜与将来为法,此事甚不可开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