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32,分69页显示  上一页  47  48  49  50  51  53  54  55  5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牵一发而动全身
牵舰而还
前刑而法
潜而不用
潜匿而噎
七月而生
起死人而肉白骨
企足而待
脐小而白
穷而后工
取而代之
锲而不舍
桥竦而仰
跷足而待
翘足而待
《國語辭典》:牵一发而动全身(牽一髮而動全身)  拼音:qiān yī fǎ ér dòng quán shēn
比喻更动一小部分,即影响全局。如:「这部机器一旦停止,整个生产线就无法运作,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分类字锦》:牵舰而还(牵舰而还)
南史周文育传徐嗣徽引齐人渡江据芜湖诏徵文育还都嗣徽等乃列舰于青墩至于七矶以断文育归路及夕文育鼓噪而发嗣徽等不能制至旦反攻嗣徽嗣徽骁将鲍砰独以小舟殿文育乘单舴艋跳入砰舰斩砰仍牵其舰而还
分类:水战
《韵府拾遗 洽韵》:前刑而法
商子效于古者先德而防治于今者前刑而法
《高级汉语词典》:潜而不用
小人当道,圣人只宜潜藏,不可有为
《分类字锦》:潜匿而噎(潜匿而噎)
养生要论龟寿有千年之数道家言龟潜匿而噎此其所以寿也
分类:
《分类字锦》:七月而生
续博物志三九二十七七主星星主虎虎七月而生
分类:虎豹
《漢語大詞典》:起死人而肉白骨
(1).把死人救活,使白骨再长出肉来。喻给人以再造之恩。国语·吴语:“君王之於 越 也,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 韦昭 注:“繄,是也。是使白骨生肉,德至厚也。”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救荒·图赈法》:“其起死人而肉白骨者,乡先生之谋,邑人殷富之力也。”《洪秀全演义》第二回:“ 伍氏 以鸦片案情,见恶于大府,非先生不能援手,故托弟为介绍,投謁先生。先生若能起死人而肉白骨,实为万幸。”
(2).喻言词之委婉动听,将死的也说活了。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 何玉凤 ﹞连忙向 安老爷 道:‘伯父,你的话説的尽性尽情到这个地步,真正的好比作“吹泥絮上青云,起死人肉白骨”。’”
《国语辞典》:企足而待  拼音:qì zú ér dài
垫起脚跟来等待。比喻很快就可以实现。如:「经过多年努力,功成名就,可企足而待。」
《分类字锦》:脐小而白(脐小而白)
见上注
分类:
《國語辭典》:穷而后工(窮而後工)  拼音:qióng ér hòu gōng
文人处于困境时,所写出来的作品会更美好。所以佳作多产生于穷困之时。这是宋代欧阳修所提出来的理论。见宋。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
《國語辭典》:取而代之  拼音:qǔ ér dài zhī
取代他人的地位。语本《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后泛指以其他事物取代原有的事物。元。俞德邻《佩书斋辑闻》卷一:「始皇南巡会稽,高帝时年二十有七,项籍才十二三耳,已有取而代之之意。」
《國語辭典》:锲而不舍(鍥而不舍)  拼音:qiè ér bù shě
锲,镂刻。舍,舍弃、停止。锲而不舍指不断刻下去而不停止。比喻努力不懈,坚持到底。《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晋书。卷八二。虞溥传》:「锲而不舍,金石可亏。」也作「锲而不舍」。
《國語辭典》:锲而不舍(鍥而不捨)  拼音:qiè ér bù shě
锲,镂刻。舍,舍弃、停止。锲而不舍指不断刻下去而不停止。比喻坚持到底,奋勉不懈。如:「警方抱著锲而不舍的精神努力追查,终于找出真凶。」也作「锲而不舍」。
《分类字锦》:桥竦而仰(桥竦而仰)
说苑伯禽与康叔见周公三见而三笞康叔有骇色谓伯禽曰有商子者贤人也与子见之康叔与伯禽见商子商子曰二子盍相与观乎南山之阳有木焉名曰桥二子者往观乎南山之阳见桥竦焉实而仰反以告乎商子商子曰桥者父道也商子曰二子盍相与观乎南山之阴有木焉名曰梓二子者往观乎南山之阴见梓勃焉实而俯反以告商子商子曰梓者子道也
分类:
《國語辭典》:跷足而待(蹺足而待)  拼音:qiāo zú ér dài
跷起脚来等待。形容非常轻松的等待成果。三国蜀。诸葛亮〈劝将士勤攻已阙教〉:「自今以后,诸有忠虑于国,但勤攻吾之阙,则事可定,贼可死,功可跷足而待矣。」
《國語辭典》:翘足而待(翹足而待)  拼音:qiáo zú ér dài
举足而待。形容极短的时间。《史记。卷八。高祖本纪》:「大臣内叛,诸侯外反,亡可翘足而待也。」《三国演义》第九六回:「自今以后,诸人有远虑于国者,但勤政吾之阙,责吾之短,则事可定,贼可灭,功可翘足而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