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27,分62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幸而
因而
而立
而亦
而此
学而
而何
而或
而往
进而
而还
而外
俄而
意而
而夫
《國語辭典》:幸而  拼音:xìng ér
幸亏。《红楼梦》第四二回:「世上的话,到了凤丫头嘴里也就尽了。幸而凤丫头不认得字,不大通,不过一概是市俗取笑。」《文明小史》第四三回:「藩台又做眼色给他,又私下偷偷的拉了他一把袖子,直把他急得面红耳赤,吱吱了半天,又咳嗽了两声,吐了一口浓痰,众人俱各好笑,幸而未曾笑出。」
《國語辭典》:因而  拼音:yīn ér
1.连接词。表示下文是上文的结果。《战国策。齐策四》:「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红楼梦》第六四回:「尤氏却知此事不妥,因而极力劝止。」
2.随便、马虎。元。关汉卿《谢天香》第一折:「初相见呼你为学士,谨厚不因而。」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中心日夜藏之,怎敢因而。」
《國語辭典》:而立  拼音:ér lì
到三十岁而有所成就。语出《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后以而立为三十岁的代称。如:「年届而立之年,正是有所作为的时候。」
分類:而立
《漢語大詞典》:而亦
连词。表示承接。论语·子张:“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左传·成公二年:“公即位,受盟于 晋 ,会 晋 伐 齐 。 卫 人不行使于 楚 ,而亦受盟于 晋 ,从於伐 齐 。”
分類:连词承接
《漢語大詞典》:而此
如此。战国策·齐策一:“顷之间,候者復言 章子 以 齐 兵降 秦 , 威王 不应。而此者三。” 鲍彪 注:“而犹如。”
分類:如此
《漢語大詞典》:学而(學而)
论语首篇篇名,后借指论语。 宋 刘克庄 《田舍即事》诗:“邻壁嘲啾诵《学而》,老人睡少听移时。”
分類:学而
《國語辭典》:而何  拼音:ér hé
1.如何。《左传。昭公四年》:「牛谓叔孙见仲而何?」
2.是什么。《汉书。卷八八。儒林传。辕固传》:「夫主有失行,臣不正言匡过以尊天子,反因过而诛之,代立南面,非杀而何。」
《漢語大詞典》:而或
有时候。例如: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范仲淹《岳阳楼记》
分類:有时候
《漢語大詞典》:而往
(1).以后。论语·八佾:“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2).以上。表示数量在某一点之上。荀子·强国:“故自四五万而往者,彊胜,非众之力也,隆在信矣;自数百里而往者,安固,非大之力也,隆在脩政矣。” 杨倞 注:“而往,犹已上也。”
《漢語大詞典》:进而(進而)
继续往前;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 王国维 《红楼梦评论》第一章:“於是於数十百年之生活外,更进而图永远之生活:时则有牝牡之欲,家室之累;进而育子女矣,则有保抱扶持饮食教诲之责,婚嫁之务。” 秦牧 《艺海拾贝·文学艺术与自然科学》:“随时注意观察新鲜事物,并以它们和自己已经获得的书本知识互相印证,或者进而去查考专书,这样随处进行的直观学习将有助于记忆的巩固。”
《漢語大詞典》:而还(而還)
以还,以来。 于右任 《祭邹容墓后赠刘三》诗:“廿载而还事始伸,同来扫墓一沾巾。”
《國語辭典》:而外  拼音:ér wài
以外。如:「这出舞台剧除布景而外,其他都不值得一看。」《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安公子此时,只是感激,一面答应,一面垂泪,这便叫作『除感激涕零而外,不能再置一词了。』」
分類:而外
《國語辭典》:俄而  拼音:é ér
不久。《公羊传。桓公二年》:「俄而可以为其有矣。」《红楼梦》第一回:「俄而大轿内抬著一个乌纱猩袍的官府过去。」
《國語辭典》:意而  拼音:yì ér
1.古代贤士名。《庄子。大宗师》:「意而子见许由。」
2.燕子别名。元。伊世珍《琅嬛记》:「周穆王迎意而子居灵卑之宫,访以至道,后欲以为司徒。意而子愀然不悦,奋身化作玄鸟,飞入云中,故后人呼玄鸟为意而。」
《國語辭典》:而夫  拼音:ér fū
凡夫、鄙夫。《庄子。列禦寇》:「如而夫者,一命而吕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