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同学究出身(同學究出身)
唐 宋 科举均有学究科。 宋 代学究科考试及格而等第次于学究出身者,称为同学究出身。亦有未经科举而恩赐此称的。 宋 曾巩 《秘书少监陈公神道碑铭》:“子五人,曰 儼 ,尚书比部员外郎……曰 伟 ,同学究出身。”宋史·太祖纪三:“辛卯,赐布衣 王泽方 同学究出身。”宋史·选举志二:“是秋,四方士集行在,帝亲策于 集英殿 ,第为五等,赐正奏名 李易 以下四百五十一人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学究出身、同出身。”
《分类字锦》:特书三等(特书三等)
杜阳杂编宏词独孤受所司试放驯象赋及进其本上自览考之称叹者久因吟其句曰化之式孚则必受乎来献物或违性斯用感于至仁以受为知去就故特书第三等
分类:考试
《漢語大詞典》:天生仙(天生僊)
称进士考试及第一甲三人。 明 彭时 《彭文宪公笔记》:“翰林官惟第一甲三人即除授,其餘进士选为庶吉士……好事者因谓第一甲三人为天生僊,餘为半路脩行僊。”
《漢語大詞典》:填榜
科举时代将考试录取者的姓名写在榜上,谓之填榜。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填榜:“今科场拆卷填榜,先从第六名起,葢是古制。”
《漢語大詞典》:县试(縣試)
清 代由县官主持的考试。取得出身的童生,由本县廪生保结后才能报名赴考。约考五场,试八股文、试帖诗、经论、律赋等。事实上第一场录取后即有参加上一级府试资格。
《国语辞典》:模拟考试(模拟考试)  拼音:mó nǐ kǎo shì
模仿某种考试的形式而举行的测验。
《国语辞典》:普通考试(普通考试)  拼音:pǔ tōng kǎo shì
我国考试院举办的一种公职人员考试,凡高级中学毕业或普通检定考试及格者有资格报考。简称为「普考」。
《国语辞典》:留学考试(留学考试)  拼音:liú xué kǎo shì
留学考试分为公费与自费两种。公费留学考试为教育部举办的一种考试。通过此项考试,由国家供给学费或奖学金至国外留学,于学业完成后回国服务。
《国语辞典》:升等考试(升等考试)  拼音:shēng děng kǎo shì
对各公家机关内符合某种资格的人员所实施的考试,合格者得以晋升至一定的等级。如:「每年的升等考试,是低阶人员取得较高职位的重要管道。」
《国语辞典》:孙山之外(孙山之外)  拼音:sūn shān zhī wài
比喻考试不中。参见「名落孙山」条。《镜花缘》第五二回:「既无钱财,又无势利,因此也在孙山之外。」
分类:考试不中
《国语辞典》:铨定考试(铨定考试)  拼音:quán dìng kǎo shì
政府为公家机关中未具有公务人员任用资格的特定现职人员所举办的考试,录取者可取得正式任用资格。
《国语辞典》:国家考试(国家考试)  拼音:guó jiā kǎo shì
由政府举办的考试。根据《宪法》第八十六条规定,公务人员任用资格、专门职业及技术人员执业资格,均应经考试院依法考选铨定之。项目包括高、普考和其他各类特种考试。
《国语辞典》:敬陪末坐  拼音:jìng péi mò zuò
1.会议、筵席中,谦称自己学浅位低,不敢居上位的客套话。
2.在竞赛或考试中得最后一名。如:「这次考试他因准备不足,结果敬陪末坐。」
《国语辞典》:检定考试(检定考试)  拼音:jiǎn dìng kǎo shì
我国考试院为不具备学历而有志于高等、普通考试的人所举办的检定学力的考试,分高等与普通检定两种。另外各项职业也经常举行资格检定考试。
《国语辞典》:甲等特考  拼音:jiǎ děng tè kǎo
我国特等考试分为甲、乙、丙、丁四种,甲等特考是职等高于高等考试的特种考试,为选拔高级常任文官而设。
分类:特等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