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21,分29页显示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8  19  20  21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义试
校选
限字
中状元
食饩
考运
朝考
春选
初场
考贡
鹿鸣宴
童子试
挑试
武考
重组
《國語辭典》:义试(義試)  拼音:yì shì
聚集士人予以测验,以判定优劣高下的私办考试。
《漢語大詞典》:校选(校選)
考试选拔。 明 徐渭 《女状元》第二出:“今年又该校选进士,轮是某家叨知贡举。前月已移文挂榜,约在今日取齐入试,想必也都到在这里伺候了。”
《分类字锦》:限字
宋史选举志洪迈言贡举令赋限三百六十字论限五百字今经义论策一道有至三千言赋一篇几六百言寸晷之下唯务贪多累牍连篇何由精妙宜俾各遵体格以返浑淳
分类:考试
《国语辞典》:中状元(中状元)  拼音:zhòng zhuàng yuán
比喻考试或参加比赛得到第一名或拿到最高的成绩。如:「他又中状元了,大夥真服了他。」
《漢語大詞典》:食饩(食餼)
指 明 清 时经考试取得廪生资格的生员享受廪膳补贴。亦即成为廪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饿鬼:“入场,适是其题,録之,得优等,食餼焉。” 何垠 注:“餼,许既切,廪餼也。入泮后有廪禄,所谓食餼也。”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 泰兴 有 贾生 者,食餼於庠,而癖好符籙禁咒事。”
《国语辞典》:考运(考运)  拼音:kǎo yùn
考试时的运气。如:「他把考上理想科系,归之于考运好。」
分类:考试运气
《國語辭典》:朝考  拼音:cháo kǎo
科举时代新进士于引见前,由皇帝再考试一次后授职,称为「朝考」。名列前者为庶吉士,次者分别为主事、中书、知县等。
《漢語大詞典》:春选(春選)
春闱。进士考试,例在春季,故称。旧唐书·职官志二:“凡大选,终於春季之月……有春中下解而后集,谓之春选。” 明 李东阳 《〈呆斋刘先生集〉序》:“比得乡试,怪不在优等,谓不魁春选,无相见也。”古今小说·李公子救蛇获称心:“儿欲归家,就赴春选。”参见“ 春闈 ”。
《國語辭典》:春闱(春闈)  拼音:chūn wéi
1.科举时代会试于春季举行,称为「春闱」。《警世通言。卷一一。苏知县罗衫再合》:「来年春闱得第,衣锦还乡。」《红楼梦》第一回:「且喜明岁正当大比,兄宜作速入都,春闱一战,方不负兄之所学也。」也称为「春试」。
2.宫殿。《旧唐书。卷八九。姚璹传》:「臣以庸謏,叨侍春闱,职居献替,岂敢缄默!」唐。王勃〈释迦佛赋〉:「宝殿之龙颜大悦,春闱之凤德何虞。」
《漢語大詞典》:初场(初場)
指第一场考试。 唐 黄滔 《下第》诗:“辞家从早岁,落第在初场。”宋史·选举志一:“定诸州贡举条法之殿罚之式:进士‘文理紕繆’者殿五举,诸科初场十‘不’殿五举。”
分類:考试
《漢語大詞典》:考贡(考貢)
考试生员以备充任贡生。二刻拍案惊奇卷四:“此时家中官事未决,恰值宗师考贡。”
《國語辭典》:鹿鸣宴(鹿鳴宴)  拼音:lù míng yàn
旧时乡举考试后,由州县长官宴请主考官、学政及得中考生的宴会。因在宴会上歌咏《诗经。小雅》中的〈鹿鸣〉,故称为「鹿鸣宴」。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三。士人赴殿试唱名》:「就丰豫楼开鹿鸣宴,同年人俱赴团拜于楼下。」明。张宁〈送欧员外〉诗:「初辞鹿鸣宴,再坐琼林筵。」《明史。卷二一七。列传。于慎行》:「年十七,举于乡。御史欲即鹿鸣宴冠之,以未奉父命辞。」
《國語辭典》:童子试(童子試)  拼音:tóng zǐ shì
科举时代童生的进学考试。清。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记〉:「以应童子试,归铅山,母略无离别可怜之色。」
《國語辭典》:挑试(挑試)  拼音:tiāo shì
选题考试。宋。赵升《朝野类要。卷二。称谓。神童》:「十岁以下能背诵,挑试一经或两小经则可以应补州县小学生。」
分類:考试
《漢語大詞典》:武考
科举制度中的武科考试。《文明小史》第二回:“只因他过於巴结洋人,擅停武考,以致他们欲归不得,要考不能,不免心生怨望。”
《国语辞典》:重组(重组)  拼音:chóng zǔ
1.重新组合。如:「我把拼图重组起来并不难。」
2.语文考试的题型。先把一句话、一段话或一篇文章的词序、句序、段序弄乱,让考生重新按序排列。如:「这次国语考的重组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