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谋度(謀度)
考虑揆度。国语·晋语三:“ 郭偃 曰:‘善哉,夫众口祸福之门,是以君子省众而动,监戒而谋,谋度而行。’” 韦昭 注:“监,察也。度,揆度。察众口以为戒,谋事揆义乃行之。” 唐 柳宗元 《唐故安州刺史兼侍御史贬柳州司马孟公墓志铭》:“闻国难,輒不寝食,谋度愤吒,以故病不可治。” 明 李东阳 《送户部郎中郑君督粮宣府序》:“故司出纳者,必其心常在於民而不在其身,在於民则为之经划谋度,利则在,病则去。”
分類:考虑
《漢語大詞典》:虑思(慮思)
思虑,考虑。 三国 魏 曹植 《赠白马王彪》诗:“苦辛何虑思,天命信可疑。”
分類:思虑考虑
《漢語大詞典》:虑祸(慮禍)
考虑到祸患;忧虑祸及于身。 汉 刘向 说苑·谈丛:“君子虑福勿及,虑祸百之。”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养生:“夫养生者先须虑祸。”《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六:“﹝东廊僧﹞就把昨夜牛坊听见,已后虑祸再逃,坠井遇尸的话,细説了一遍。”
《漢語大詞典》:审图(審圖)
周密谋划;仔细考虑。旧唐书·文苑传中·陈子昂:“此亦宗庙之大机,不可不审图也。” 明 张居正 《答蓟辽吴环洲书》:“ 辽 左黠夷横索,法不可纵,须熟计而审图之。”明史·方国珍传:“夫智者转败为功,贤者因祸成福,汝审图之。”
《漢語大詞典》:详虑(詳慮)
慎重考虑。 南朝 陈 徐陵 《谏仁山深法师罢道书》:“薄加详虑,更可思惟,悔之在前,无劳后恨。”
《漢語大詞典》:服念
反复考虑。书·康诰:“要囚,服念五六日,至于旬时。” 蔡沉 集传:“服念,服膺而念之。” 明 李东阳 《明故监察御史张君墓志铭》:“每録重辟,必勤服念,所全活者甚众。”
分類:反复考虑
《國語辭典》:尽管(儘管)  拼音:jǐn guǎn
1.不加限制,随意去做。《文明小史》第一七回:「你们尽管吃,不要等我。」
2.即使、虽然。如:「尽管不知班长来不来聚餐,我们还是先帮他保留一个位置。」
《漢語大詞典》:揆务(揆務)
(1).考虑、研究各类事务。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之二:“必待天爵具脩,人纪咸事,然后沿才受职,揆务分司。”
(2).宰相的职务。 唐 元稹 《授韩皋尚书左仆射制》:“日者銓覈羣才,兼荣揆务。”
《漢語大詞典》:感私
考虑自私自利的事。吕氏春秋·知分:“古圣人不以感私伤神,俞然而以待耳。” 高诱 注:“感念私邪,伤神性也。”
《漢語大詞典》:预虑(預慮)
(1).预先谋划。 汉 贾谊 《鵩鸟赋》:“天不可预虑兮,道不可预谋。”
(2).预先考虑。 宋 苏轼 《与郑靖老书》之四:“公欲相从於溪山间,想是真诚之愿,水到渠成,亦不须预虑也。”
《漢語大詞典》:研虑(研慮)
研究考虑。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神思:“覃思之士,情饶歧路,鉴在疑后,研虑方定。” 宋 范仲淹 《与朱校理书》:“某则多病健忘,无益於事。如得一闲郡,时復研虑陈述补益之事,犹庶几万一。” 清 王夫之 《夕堂永日绪论外编》十四:“试取 曹子桓 《典论·论文》、 范蔚宗 《〈后汉书〉引语》、 张思光 《自序》读之,古人作文字,研虑以悦心,精严如此。”
分類:考虑
《漢語大詞典》:考度
考虑估计。 汉 贾谊 新书·大政下:“官驾百乘而食食千人,近侧者不足以问諫,而朝假不足以考度,故政谓此国无人也。”晋书·杜预传:“凡所兴造,必考度始终,鲜有败事。”
分類:考虑估计
《漢語大詞典》:详计(詳計)
详细考虑。《战国策·齐策六》:“今死生荣辱,尊卑贵贱,此其一时也。愿公之详计而无与俗同也。”《汉书·翟方进传》:“君其孰念详计,塞絶姦原,忧国如家,务便百姓以辅朕。”
《漢語大詞典》:孰虑(孰慮)
熟虑,仔细考虑。礼记·表记:“故君使其臣,得志则慎虑而从之,否则孰虑而从之。”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 韩 亡, 公仲 且躬率其私徒以閼於 秦 。愿公孰虑之。”《后汉书·袁术传》:“苟以悦主为美,不顾成败之计,古今所慎,可不孰虑!”
《國語辭典》:布局  拼音:bù jú
1.安排、规划。如:「事已如此,看你如何布局?」
2.围棋或象棋下子攻防的安排。
3.诗文、字画中结构、层次的安排。如:「这幅图画的布局十分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