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春秋末楚国人。隐士。相传事亲孝,年七十尚著五彩衣为儿啼以娱其亲。楚王闻其贤,欲聘之。其妻以为不能为人所制,偕逃去江南。又传著书十五篇,为道家之言,与孔子同时。
《漢語大詞典》:五彩戏(五綵戲)
春秋 楚国 隐士 老莱子 年七十,常穿五彩衣,作婴儿状,以娱其亲。事见艺文类聚卷二十引列女传。后用作孝事父母的典故。 宋 梅尧臣 《题陈宰戏彩亭》诗:“况慕五綵戏,而奉兴居安。”参见“ 老莱子 ”。
《國語辭典》:老莱子(老萊子)  拼音:lǎo lái zǐ
春秋楚人。性至孝,年七十还常著五色斑斓衣,作婴儿戏,以娱双亲。后因世乱,避世耕于蒙山之阳,楚王闻其贤,召为辅,不就,随其妻居江南。晋。皇甫谧《高士传。卷上。老莱子》:「老莱子者楚人也,当时世乱,逃世耕于蒙山之阳。……老莱子亦随其妻至于江南,而止曰:『鸟兽之毛可绩而衣,其遗粒足食也。』」
《漢語大詞典》:戏彩娱亲(戲彩娱親)
指 春秋 末 楚国 老莱子 穿五彩衣为婴儿状以娱父母之事。 鲁迅 《〈朝花夕拾〉后记》:“还有 老莱子 的‘戏彩娱亲’,题诗上虽说‘喜色满庭帏’,而图画上却绝少有有趣的家庭的气息。”参见“ 戏彩 ”。
《漢語大詞典》:戏彩(戲彩)
亦作“ 戏綵 ”。 艺文类聚卷二十引 汉 刘向 列女传:“ 老莱子 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著五色采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啼”。后用为孝养长辈之典。 宋 张元干 《青玉案·筠翁生朝》词:“庭兰戏彩传金鼎,小袖青衫更辉映。” 元 郭钰 《赠彭将军》诗:“座上衣冠戏綵日,窗前灯火读书秋。”红楼梦第五四回:“他们不能来戏彩引老祖宗笑一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回目:“试乡科文闈放榜,上母寿戏綵称觴。”
《国语辞典》:戏䌽娱亲(戏䌽娱亲)  拼音:xì cǎi yú qīn
老莱子性至孝,年七十,常著五色彩衣,作婴儿嬉戏的样子逗父母高兴。见《艺文类聚。卷二○。人部四。孝引列女传》。后用以比喻孝养父母。《幼学琼林。卷二。祖孙父子类》:「戏䌽娱亲,老莱子之孝。」也作「老莱娱亲」、「䌽衣娱亲」。
《国语辞典》:䌽衣娱亲(䌽衣娱亲)  拼音:cǎi yī yú qīn
老莱子性至孝,年七十,常著五色彩衣,作婴儿嬉戏的样子逗父母高兴。后用以比喻孝养父母。参见「戏䌽娱亲」条。
《漢語大詞典》:彩衣娱亲(綵衣娱親)
艺文类聚卷二十引列女传:相传 春秋 时 楚国 老莱子 事亲至孝,年七十,常著五色斑斕衣,作婴儿戏。上堂,故意仆地,以博父母一笑。后遂用“綵衣娱亲”为孝养父母之典。 三国 魏 曹植 《灵芝篇》:“ 伯瑜 年七十,綵衣以娱亲。” 杜甫 《宗武生日》“熟精文选理,休觅彩衣轻” 清 仇兆鳌 注:“当精文选以绍家学,何必为綵衣娱亲乎?”
《國語辭典》:班衣戏䌽(班衣戲綵)  拼音:bān yī xì cǎi
比喻老而孝养父母。参见「斑衣戏彩」条。《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三回:「我们也应该凑个趣,哄得老人家快活快活,古人『班衣戏䌽』,尚且要做,何况这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