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宋无志 朝代: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八一六六
宋无志,号商丘老人。与俞琰友善。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忘怀老人,姓名未详。应月泉吟社徵诗(《月泉吟社诗》)。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吴江老人,为钱忠所恋女子之父。事见《青琐高议》前集卷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杭州钱塘人,字子和,号顺受老人。以词著称。有《顺受老人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嘉兴华亭人,号和光老人。孝宗淳熙中以诗名。有《华亭百咏》。
全宋诗
许尚,自号和光老人(《宋诗拾遗》卷一二),华亭(今上海松江)人。生平不详。有《华亭百咏》,《四库全书·华亭百咏提要》定为作于孝宗淳熙间。 许尚诗,以《宋元方志丛刊》影印《至元嘉禾志》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至元嘉禾志》(简称四库本),编为一卷。
全宋文·卷六一五八
许尚,号和光老人,淳熙间秀州华亭(今上海松江)人。著有《华亭百咏》。见《宋诗纪事》卷五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潼川人,号云山老人。累举不第。后得张栻之学,传授其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饶州德兴人,字勉仲,号石月老人。高宗绍兴中,官至大中大夫(一作朝议大夫)。上书言事被斥,退于家,读书乐道,以经学称。年八十余卒。有《春秋新传》、《石月老人集》。
全宋文·卷二七七八
余安行(一○五七——一一五二),字勉仲,号石月老人,信州弋阳(今江西弋阳)人。少笃学,累举不第。大观三年蒙恩释褐,拟莱州掾。历泰兴丞、咸平征局,建炎中知德安军。绍兴间上书言事被斥。终朝议大夫致仕。二十二年,仲子应求知虔州,安行随居官所,会兵变,避乱堕堑而死,年九十六。著有《春秋新传》、《至言》十八篇、《石月老人集》三十五卷。见所撰《卓潭山无尽亭记》,《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三,《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宋诗纪事》卷三八,《宋元学案补遗》卷二。
俞靖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一名猷仲。宋歙州婺源人,字宋祐,晚号西郊老人。绩学砥行,与朱松等为星溪十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85—1062 【介绍】: 宋广陵人,寓常州武进,字景山。张秘子。真宗大中祥符八年进士。补乐清尉。召还迁殿中丞、集贤校理。通判常州,罢官籴而民不流亡。累迁知温州,以荐擢提点淮南路刑狱,平王申冤狱。历广南东路、京西、河北转运使,有善政。为盐铁副使,擢天章阁待制、河北都转运按察使。云翼卒杀石待举作乱,平之,以预杀降夺职知虢州。又累以事夺三官。稍迁至知扬州,以光禄卿致仕,归休于昆陵私第,自号知幸老人。精吏事,所至有声。有《知幸诗集》。

人物简介

禅林僧宝传·卷第十七
禅师名法远。郑圃田人也。出于王氏。年十九。游并州。见三交嵩禅师。求出世法。嵩曰。汝当剃落。堕三宝数。乃可受法。远曰。法有僧俗乎。嵩曰。与其为俗。曷若为僧。僧则能续佛寿命故也。于是断发。受具足戒。谒汾州昭公。又谒汝海省公。皆受记莂。天禧中。游襄汉隋郢。至大阳。机语与明安延公相契。延叹曰。吾老矣。洞上一宗。遂竟无人耶。以平生所著直裰皮履。示之。远曰。当为持此衣履。求人付之如何。延许之曰。他日果得人。出吾偈为證。偈曰。杨广山前草。凭君待价焞。异苗翻茂处。深密固灵根。其尾云。得法者。潜众十年。方可阐扬。远拜受辞去。依滁州琅琊觉禅师。应舒州太平兴国寺请。说法为省公之嗣。次住姑苏天平山。又住浮山。既老退休于会圣岩。因阅班固九流。遂拟之作九带。叙佛祖教义。博采先德机语。参同印證。其一曰。佛正法眼带。其二曰。佛法藏带。其三曰。理贯带。其四曰。事贯带。其五曰理事纵横带。其六曰屈曲带。其七曰妙挟兼带。其八曰金针双锁带。其九曰。平怀常实带。学者既已传诵。远曰。若据圆极法门。本具十数。今此九带。已为诸人说了。更有一带。还见得么。若也见得亲切分明。却请出来。说看。说得分明。许汝通前九带圆明道眼。若见不亲切。说不相应。唯依吾语。而为己解。则名谤法。大众到此如何。众无语。远叱去之。举僧问夹山。如何是夹山境。答曰猿抱子归青嶂后。鸟衔花落碧岩前。法眼曰。我二十年来。将作境语会。远曰不作境会。作么生会。僧曰。师意如何。曰。犀因玩月文生角。象被雷惊花入牙(或远云。直饶不作境语会。亦未会在。何谓也云犀因玩月文生角。象被雷惊花入牙也)。远玉骨插额。目光外射。状如王孙。凛然可畏。初欧阳文忠公。闻远奇逸。造其室。未有以异之。与客棋。远坐其旁。文忠收局。请远因棋说法。乃鸣鼓升座曰。若论此事。如两家著棋相似。何谓也。敌手知音当机不让。若是缀五饶三。又通一路始得。有一般底。只解闭门作活。不会夺角冲关。硬节与虎口齐彰。局破后徒劳逴斡。所以道。肥边易得。瘦肚难求思。行则往往失黏。心粗而时时头撞。休誇国手。谩说神仙。赢局输筹即不问。且道黑白未分时一著。落在什么处。良久曰。从前十九路。迷悟几多人。文忠嘉叹久之。远偈语妙密。诸方服其工作。三交嵩公赞曰。黄金打作鍮石箸。白玉碾成象牙梳。千手大悲拈不动。无言童子暗嗟吁。又作明安延公赞。曰。黑狗烂银蹄。白象昆崙骑。于斯二无碍。木马火中嘶。远雅自称柴石野人。殁时已七十馀。少时与达观颖公。薛大头七八辈游蜀。几遭横逆。远以智脱之。众以其晓吏事。号远录公。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禅师。名法远。郑圃田人也。出于王氏。十九出家。先谒汾州。得一盼相印。复参叶县省公。与天衣怀。同往叶县住持。枯淡严密。诸方畏之。师至值雪寒。县喝骂驱逐。至以将水泼。众僧衣履皆湿。怒而散去。唯师与怀。自若整衣。敷具复坐如故。县到。呵曰。汝更不去。待我打耶。师近前不审。云。某数千里而来参。叩和尚为明大事。岂以杓水泼之便去。县笑。因而遂留。相依数年。万方挫折。师始终一如。所谓真金烈火。愈锻而愈明。县始以衣法付之。开堂日拈香曰。汝海。枯木上生花。别迎春色。盖指叶县也。师与王质。待制论道。画一圆相。问曰。一不得匹马单鎗。二不得衣锦还乡。鹊不得喜。鸦不得殃。速道速道。王罔措。师曰。勘破了也。师暮年休会圣岩。叙佛祖奥义。作九带。启迪学者。与因棋说法一事。莫不家喻户晓。师玉骨插额。目光外射。状如王孙。凛然可畏。雅自称柴石老人。殁时已七十馀。范文正公。铭其塔曰。呜呼远公。释子之雄。禅林甘泽。法海真龙。寿龄有限。慧命无穷。寒岩瘗骨。千载清风。师平生贵尚真实。参證痛抑浮辩。尝谓道吾真公曰。学未至道。衒耀见闻。驰骋机解。以口舌辩。利相胜者。犹如厕屋涂污丹雘。秪增其臭耳。得法弟子道臻者。继大觉琏。住净因。法道大弘于京师。当英神启三朝。数入宫说法。恩遇隆渥。为人渠渠静退。似不能言者。奉身至约。一布裙二十年不易。用五幅才掩胫。不多为丛褶。曰徒费耳。无所嗜好。尝雪方丈之西壁。命文与可扫墨竹。谓人曰。吾使游人见之。心目清凉。此君盖替我说法也。元祐八年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越州人,字子履。母再嫁陈见素,因冒姓陈,见素卒,还本姓。仁宗朝,官至集贤殿修撰,坐谪流落。与欧阳修、苏舜钦辈游。善真行书,时有《寓山集》。
全宋诗
陆经,字子履,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其母再嫁陈见素,冒姓陈。仁宗景祐二年(一○三五),见素卒,复姓陆(《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三四)。庆历元年(一○四一),为集贤校理(同上书卷一三四)。三年,贬监汝州酒税。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判太常寺(同上书卷二三二)。十年,知河中府,召直史馆(同上书卷二八○)。善真行书(《宣和书谱》卷六)。有《寓山集》(《周文忠公集》卷五三《陆子履寓山集序》),已佚。今录诗六首。
全宋文·卷五七九
陆经,字子履,越州(今浙江绍兴)人,一说洛阳(今河南洛阳)人,自号嵩山老人。庆历初以大理评事为集贤校理,同知太常礼院。三年,以议礼反复,落职兼汝州酒税,寻复。四年,又为台官诬构,责授袁州别驾,沦落江淮十馀年。至嘉祐初乃复馆职。熙宁中历刑部、兵部员外郎,曾知苏、颍等州,终知河中府。十年,迁集贤殿修撰,命再任。召知审官东西院,方向于用,而已老矣。经善真行书,每与人书碑志,前辈高文,必求经书,故经之石刻殆遍天下。著有《嵩山集》十二卷。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三四、一三九、一五三、二二三、二八○,《东轩笔录》卷一○,《清献集》卷六,《宣和书谱》卷六,《周文忠公集》卷五三,乾隆《江南通志》卷一○一。
李安国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洪州人,号梅山老人。神宗熙宁中徙安化,悦山水灵奇,筑室隐居读书。后又徙邵州新化,州人重其行,请入学教子弟,未几辞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1—1119 【介绍】: 宋福州福清人,字介夫,号大庆居士、一拂居士。英宗治平四年进士。调光州司法参军。秩满入京,对王安石言新法不便。久之,监安上门。神宗熙宁七年,久旱不雨,流民扶携塞道,绘流民图上之,奏请罢新法,次日,新法罢去者十有八事。吕惠卿执政,又上疏论之,谪汀州编管,徙英州。哲宗立,始得归。元符七年,再贬英州。徽宗立,赦还,复故官,旋又为蔡京所夺,遂不复出。有《西塘集》。
全宋诗
郑侠(一○四一~一一一九),字介夫,号大庆居士,又号西塘老人,祖籍光州固始(今属河南),后入闽,为福清(今属福建)人。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进士。调光州司法参军,入监安上门。神宗熙宁中,因绘《流民图》、,正直君子邪曲小人事业图迹》上奏,指斥新法弊窦,编管汀州,改英州。哲宗立,放还,除泉州教授。元祐八年(一○九三),授泉州录事参军。元符元年(一○九八),再窜英州。徽宗即位,复泉州教授,改监潭州南岳庙,未被敕,复追毁前命。崇宁五年(一一○六),复将仕郎,不复出。宣和元年卒,年七十九。光宗绍熙初,追赠朝奉郎。宁宗嘉定六年(一二一三),赐谥介。有《西塘集》十卷。《景定建康志》卷四八、《东都事略》卷一一七、《宋史》卷三二一有传。 郑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西塘集》为底本,参校清吴自牧(宋诗钞二集·西塘诗钞)(简称诗钞)、清管庭芬《宋诗钞补·西塘集补钞》(简称补钞)。另辑得集外诗七首,合编一卷。
全宋文·卷二一六九
郑侠(一○四一——一一一九),字介夫,号大庆居士,又号一拂居士,福州福清(今福建福清)人。治平四年进士,任光州司法参军。熙宁五年春,秩满入京,监安上门。素为王安石所重,数上书安石,言新法为民害。七年,上《流民图》并奏,王安石罢相出知江宁。及吕惠卿执政,又上疏劾之,复绘《正直君子邪曲小人事业图迹》,惠卿奏为谤讪朝政,编管英州十二年。哲宗立,始得归,为泉州教授、录事参军十三年。元符中再窜英州三年。徽宗立,赦还,复故官,又为蔡京所夺,归田里。宣和元年卒,年七十九。见郑侠《上漕车书》、《大庆居士序》,夏之文《西塘先生墓志》(《西塘集》附录),《宋史》卷三二一本传。
潘祖仁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三五二
潘祖仁(一○四六——一一三六),字亨父,自号竹隐老人,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好学能文,退隐不仕。善于教子,其子良佐、良贵等皆有名于时。绍兴六年卒,年九十一,特赠朝奉大夫。见《敬乡录》卷二、《金华先民传》卷一○、《紫微集》卷二○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8—1125 【介绍】: 宋大名人,字器之,号元城。刘航子。神宗熙宁六年进士。不就选,从学于司马光。光入相,荐为秘书省正字。又以吕公著荐,为右正言,论事刚直,历劾章惇、蔡确、范纯仁。累迁左谏议大夫,进枢密都承旨。章惇用事,累贬英州安置,徙梅州,欲置之死,会徽宗立得赦,历知衡、鼎、郓州及镇定府。蔡京为相,连谪至峡州羁管。有《尽言集》等。
全宋诗
刘安世(一○四八~一一二五),字器之,号读易老人(《永乐大典》卷二三四二引《古藤志》),学者称元城先生,魏(今河北大名西北)人。登进士第,不就选,从学于司马光。调洺州司法参军。哲宗元祐初光入相,荐为秘书省正字。三年(一○八八),擢右正言(《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八)。迁起居舍人兼左司谏,进左谏议大夫。五年,提举崇福宫(同上书卷四四七)。六年,召为中书舍人、枢密都承旨(同上书卷四五四)。八年,出知真定府(同上书卷四八四)。忤章惇,连贬新州别驾,安置英州。元符元年(一○九八),移梅州(同上书卷五○○),历衡及鼎。徽宗即位,知郓州、真定府。为曾布、蔡京所忌,连七谪至峡州羁管。后定居宋都。宣和七年卒,年七十八。有《语录》二卷、《文集》二十卷(《宋史·艺文志》),已佚;有《元城尽言集》十三卷传世。《东都事略》卷九四、《宋史》卷三四五有传。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二五三四
刘安世(一○四八——一一二五),字器之,学者称元城先生,大名(今河北大名)人。登熙宁六年进士第,不就选,从学于司马光。元祐初,光入相,荐为秘书省正字。三年,擢右正言,迁起居舍人兼左司谏,进左谏议大夫。六年,为宝文阁待制、枢密都承旨。绍圣初,章惇用事,忌恶之,累加贬黜,安置英、梅等州,凡投荒七年,甲令所载远恶地,无不历之。徽宗即位,起知郓州、真定府。蔡京既相,又七谪至峡州羁管。稍复承议郎,卜居宋城。宣和七年卒,年七十八,后谥忠定。著有《尽言集》及《元城语录》等。《宋史》卷三四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