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破面  拼音:pò miàn
感情破裂、翻脸吵架。《九命奇冤》第一三回:「倘使没有梁天来这件事,我不至于同妹子破面,我妹子就不至于上吊。」
《國語辭典》:反颜(反顏)  拼音:fǎn yán
因事交恶。如:「你这么做的确过分了,也难怪他反颜相向。」《三国演义》第八回:「汝于中取便,谍间他父子反颜。」
《國語辭典》:没面皮(沒面皮)  拼音:méi miàn pí
不顾脸面、破脸、翻脸。元。无名氏《争报恩》第四折:「你兄弟每今日,待劝我回心意,自到官来当日,我便与他没面皮。」
《漢語大詞典》:转面无情
翻脸不认人。亦称“翻脸无情”
《国语辞典》:反眼不识(反眼不识)  拼音:fǎn yǎn bù shì
转眼之间就不认识对方。形容翻脸不认人。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
《国语辞典》:反目成雠(反目成雠)  拼音:fǎn mù chéng chóu
翻脸成仇。《红楼梦》第五七回:「甚至为妾为丫头,反目成雠的。」也作「反目成仇」。
分类:翻脸成仇
《国语辞典》:白面皮  拼音:bái miàn pí
生气翻脸。《西游记》第四一回:「趁早送出我师父,不要白了面皮。」
分类:生气翻脸
《国语辞典》:不顺脸(不顺脸)  拼音:bù shùn liǎn
翻脸不认情面。《金瓶梅》第二○回:「俺这个好不顺脸的货儿,你著他顺顺儿,他倒罢了。」
《国语辞典》:颠番面皮(颠番面皮)  拼音:diān fān miàn pí
翻脸不认人。明。康海《中山狼》第四折:「才竖得起脊梁,便颠番面皮转眼无情。」
《國語辭典》:反面无情(反面無情)  拼音:fǎn miàn wú qíng
翻脸不认情义。如:「我们是很多年的好朋友,别为一点小事反面无情。」明。邵璨《香囊记》第二五出:「状元,成就了罢,他也是一个君王,恐怕反面无情,那时节悔之晚矣。」
《漢語大詞典》:反眼不相识(反眼不相識)
犹言翻脸不认人。 唐 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髮比,反眼若不相识。” 宋 李之彦 《东谷所见·谦逊》:“尝见世人……谦逊之风,良可嘉尚。及其见利则趋,见便则夺,惟恐或后于人,虽骨肉亦疎絶,契交反眼不相识。”
《漢語大詞典》:惹翻
因语言、行动触犯对方,使其生气、翻脸。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便是把他惹翻了,今昔情形不同,也不怕他远走高飞,拿刀动杖。”儿女英雄传第三二回:“谁知那天我们老爷子在我们亲家祠堂里,才説得句叫我们这位小姑奶奶叫二叔二婶声父母,就把他惹翻了。”
《國語辭典》:六亲不认(六親不認)  拼音:liù qīn bù rèn
六亲,泛指所有亲属。六亲不认形容不留情面或不讲情义。如:「他发财了,却六亲不认,刻薄寡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