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蔽翳
遮蔽;隐蔽。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永嘉绿嶂山》诗:“践夕奄昏曙,蔽翳皆周悉。” 唐 元稹 《苦雨》诗:“逡巡崔嵬日,杲曜东西隅。已復云蔽翳,不使及泥涂。” 宋 苏舜钦 《处州照水堂记》:“ 括苍郡 署冠山 之椒,林壑蔽翳。” 清 方苞 《阮以南哀辞》:“老屋数间,蔽翳於丛篁高柳中。”
分類:遮蔽隐蔽
《漢語大詞典》:菑翳
(1).枯死。语本诗·大雅·皇矣:“作之屏之,其菑其翳。” 清 戴名世 《种树说》:“其恐有菑翳或不实者,则多种二三十株以预备之而补其数。”
(2).引申为芟除。新唐书·李元谅传:“ 元谅 培高浚渊,身执苦与士卒均,菑翳榛莽,闢美田数十里。”
分類:枯死芟除
《漢語大詞典》:掩翳
遮蔽。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安得掩翳聪明,歷藏数息,长斋久洁,躬亲炉火,夙兴夜寐,以飞八石哉!”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酒楼:“ 九桥门 街市酒店,綵楼相对,绣斾相招,掩翳天日。”
分類:遮蔽
《國語辭典》:点翳(點翳)  拼音:diǎn yì
污浊、阴影障蔽。宋。方夔〈续感兴〉诗二五首之五:「浮云绝点翳,宝此光明王。」《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一四出》:「奴似水彻底澄清,没纤毫点翳。请君目即出门,休在这里!」
《骈字类编》:榛翳
唐 柳宗元 构法华寺西亭 反如在幽谷,榛翳不可攀。
《國語辭典》:障翳  拼音:zhàng yì
1.遮蔽。《后汉书。卷三二。阴识传》:「常操持小盖,障翳风雨。」
2.障扇。
《分类字锦》:翳天
魏明帝善哉行䌽旄蔽日旗斿翳天
分类:旌旗
《漢語大詞典》:翳景
谓遮蔽日月的光辉。景,日光。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遯:“若乃耀灵翳景於云表,则丽天之明不著;哮虎韜牙而握爪,则搏噬之捷不扬。”
指云。景,同“ 影 ”。 唐 李白 《大鹏赋》:“欻翳景以横翥,逆高天而下垂。”
《漢語大詞典》:隐翳(隱翳)
(1).掩蔽;遮蔽。礼记·月令“﹝仲夏之月﹞处必掩身” 汉 郑玄 注:“掩,犹隐翳也。” 宋 陆游 《书斋壁》诗:“地僻渔扉常隐翳,身闲灵府自清凉。”《新华月报》1979年第7期:“绿荫中隐翳着古色古香的亭轩台榭。”
(2).隐避;隐没。 汉 王符 潜夫论·交际:“世主不察朋交之所生,而苟信贵臣之言,此絜士所以独隐翳,而姦雄所以党飞扬也。”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动见楷模焉”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焦先 ﹞每出,见妇人则隐翳,须去乃出。” 郭沫若 《怀念周总理》诗:“革命前驱辅弼才,巨星隐翳五洲哀。”
《漢語大詞典》:浮翳
(1).犹遮蔽。 宋 陈亮 《又乙巳秋书》:“况夫光如黑漆者,开则其正也,闭则霎时浮翳耳。”
(2).指云雾等遮蔽物。 宋 陈亮 《又乙巳秋书》:“如浮翳尽洗而去之,天地清明,赫日长在。” 明 张四维 《双烈记·宠赐》:“管取洗天兵到,一扫浄荡烟浮翳,从此奠安宗社,欣指日拜贺丹墀。”
分類:云雾遮蔽
《漢語大詞典》:荫翳(蔭翳)
枝叶茂密貌。文选·左思〈魏都赋〉:“薑芋充茂,桃李荫翳。” 刘良 注:“荫翳,繁盛貌。”
分類:枝叶茂密
《國語辭典》:荫翳(蔭翳)  拼音:yìn yì
1.繁盛的样子。如:「缓步徜徉在绿林荫翳的人行道,舒爽无比。」晋。左思〈魏都赋〉:「姜芋充茂,桃李荫翳。」
2.遮蔽。唐。李亢《独异志》卷中:「路傍有五松树,荫翳数亩。」
分類:遮蔽
《漢語大詞典》:翳如
(1).湮灭无闻。 晋 陶潜 《和刘柴桑》:“去去百年外,身名同翳如。” 清 黄丕烈 《〈嵇康集〉跋》:“数十百年后,名字翳如,不更转悲为喜乎?”
(2).茂密貌。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院中花木翳如,莓苔緑縟。”
《韵府拾遗 东韵》:翳丛(翳丛)
吕温由鹿赋设伏以待翳丛而俟同气相求诱之孔易
《漢語大詞典》:翳华(翳華)
指云翳。 宋 范成大 《净光轩》诗:“翳华销尽八窗明,雨竹风泉演妙声。”
分類:云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