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75,分4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内翰
柔翰
洒翰
维翰
青翰
良翰
书翰
篇翰
藻翰
弄翰
台翰
濡翰
翰飞
诲翰
翰墨林
《漢語大詞典》:内翰
(1). 唐 宋 称翰林为内翰。 唐 徐夤 《辇下赠屯田何员外》诗:“内翰好才兼好古,秋来应数到君家。”原注:“员外与 杨 老丞翰林同年,恩义最。”《西湖老人繁胜录》:“从驾官单行马:丞相、太师……内翰。”古今小说·史弘肇龙虎君臣会:“后来南渡过 江 ,文章之士极多。惟有 洪内翰 才名,可继 东坡 之作。”
(2). 清 代称内阁中书为内翰。 清 钮琇 觚賸·石经:“余既购 西安 石经全本,而未详书者姓名及刊立始末,走书 频阳 ,询 李子德 内翰。”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王鸣盛》:“与 王侍郎 兰泉先生 、 钱少詹 大昕 、 吴内翰 企晋 ……相唱和, 文慤 以为不下 嘉靖 七子。”参阅《清会典事例·吏部官制·内阁》
分類:翰林内翰
《國語辭典》:柔翰  拼音:róu hàn
毛笔。《文选。左思。咏史诗八首之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分類:毛笔
《漢語大詞典》:洒翰(灑翰)
犹洒笔。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养气:“若销鑠精胆,蹙迫和气,秉牘以驱龄,洒翰以伐性,岂圣贤之素心,会文之直理哉?” 唐 杜甫 《陈拾遗故宅》诗:“到今素壁滑,洒翰银钩连。”旧唐书·德宗纪论:“加以天才秀茂,文思雕华。洒翰金鑾,无愧 淮南 之作。” 宋 陈郁 《话腴》:“偶洒翰於小白团扇,书七言十四字。”参见“ 洒笔 ”。
挥笔书写。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五:“洒翰赠言终不许,援琴请尽奴衷素。”
分類:挥笔书写
《漢語大詞典》:洒笔(灑筆)
犹挥毫。用毛笔书写或绘画。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洒笔以成酣歌,和墨以藉谈笑。” 唐 李白 《酬张司马赠墨》诗:“今日赠余《兰亭》去,兴来洒笔 会稽山 。”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书象本要乃杨文言作非榕邨:“壬午秋,访友人於 半圃 ,以律历象数之类垂委参考,别洒笔为图説若干首。”
《漢語大詞典》:维翰(維翰)
《诗·大雅·文王有声》:“四方攸同,王后维翰。” 毛 传:“翰,干也。” 郑玄 笺:“王后为之干者,正其政教,定其法度。”后因以“维翰”喻捍卫。亦指保卫国家的重臣。晋书·宗室八王传序:“始则 韩 彭 菹醢,次乃 吴 楚 称乱。然虽克灭权偪,犹足维翰王畿。” 南朝 梁 江淹 《萧冠军进号征虏诏》:“门下维翰之重,实资名品。” 明 张居正 《贺少宰镇山朱公重膺殊恩序》:“ 文 武 受命, 召公 维翰。”
《漢語大詞典》:青翰
(1).亦称“ 青庄 ”。信天翁的别称。尚书大传卷一:“取白狐青翰。” 郑玄 注:“翰,毛之长大者。”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禽鸟下·鹈鹕:“正字通:信天缘,俗名青翰,一名青庄。”
(2).即青翰舟。文选·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龙文饰轡,青翰侍御。” 吕延济 注:“青翰,船名。” 唐 温庭筠 《昆明池水战词》:“溟池海浦俱喧豗,青翰画鷁相次来。” 清 龚自珍 《虞美人》词:“门前青翰泊双双,怕见芙蓉未敢涉秋江。”参见“ 青翰舟 ”。
《漢語大詞典》:青翰舟
舟名。刻饰鸟形,涂以青色,故称。 汉 刘向 说苑·善说:“君独不闻夫 鄂君 子晳 之汎舟於新波之中也?乘青翰之舟。” 唐 皮日休 《太湖诗·初入太湖》:“好放青翰舟,堪弄白玉笛。” 宋 贺铸 《玉连环·一落索》词:“青翰舟稳绣衾香,谁禁断、东流水。”
分類:青色
《漢語大詞典》:良翰
贤良的辅佐。《诗·大雅·崧高》:“ 周 邦咸喜,戎有良翰。” 郑玄 笺:“翰,榦也。”周书·史宁权景宜等传论:“总戎薄伐,著剋敌之功;布政蒞民,垂称职之誉。若此者,岂非有国之良翰歟?”
分類:贤良辅佐
《國語辭典》:书翰(書翰)  拼音:shū hàn
1.笔为羽翰所制,因此称笔所书者为「书翰」。《陈书。卷七。皇后传。后主沈皇后传》:「涉猎经史,工书翰。」
2.书信。《南史。卷二五。垣护之传》:「辟为主簿,兼掌书翰。」南朝宋。鲍照〈拟青青陵上柏〉诗:「书翰幸閒暇,我酌子萦弦。」
《漢語大詞典》:篇翰
犹篇章,篇简。一般指诗文。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诗之二:“十五讽《诗》《书》,篇翰靡不通。” 唐 李德裕 《追和太师颜公同清远道士游虎丘寺》:“逸人缀清藻,前哲留篇翰。” 明 高启 《秋怀》诗之八:“弱龄弄篇翰,出门结羣贤。” 清 郑燮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五书》:“ 宋 自 绍兴 以来……百姓莫敢言喘, 放翁 恶得形诸篇翰以自取戾乎!” 谭献 《〈唐诗录〉序》:“丁巳之岁,游学京师……缘情感寓,不忘篇翰。”
分類:篇章诗文
《國語辭典》:藻翰  拼音:zǎo hàn
华美的羽毛。后以比喻文辞典雅。唐。宋之问〈和姚给事寓直之作〉诗:「寓直恩徽重,乘秋藻翰扬。」
《國語辭典》:弄翰  拼音:nòng hàn
操笔写字或绘画。《晋书。卷五五。列传》:「湛称弄翰,缛彩雕焕。才高位卑,往哲攸叹。」宋。苏轼〈书王奥所藏太宗御书后〉:「摛藻尺素之上,弄翰团扇之中。」
《漢語大詞典》:台翰
(1).犹台辅。翰,辅翼。 晋 袁宏 后汉纪·安帝纪:“﹝ 杨震 ﹞忝当台翰之任,故不敢不尽言之。”
(2).对人来函的敬称。 宋 欧阳修 《与韩忠献王书》:“获捧台翰,伏承经寒、动止万福,下情欣慰。”
《漢語大詞典》:濡翰
谓蘸笔书写或绘画。 汉 刘桢 《赠五官中郎将》诗之三:“终夜不遑寐,叙意於濡翰。” 晋 陆机 《文赋》:“始躑躅於燥吻,终流离於濡翰。” 唐 李咸用 《谢友生遗端溪砚瓦》诗:“寻常濡翰次,恨不到 端溪 。” 唐 皇甫冉 《酬包评事壁画山水见寄》诗:“濡翰生新兴,羣峯忽眼前。”
《漢語大詞典》:翰飞(翰飛)
高飞。《诗·小雅·小宛》:“宛彼鸣鳩,翰飞戾天。” 汉 孔融 《荐谢该上书》:“ 尚父 鹰扬, 方叔 翰飞。”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风骨:“鹰隼乏采而翰飞戾天,骨劲而气猛也。” 唐 元稹 《有鸟》诗之一:“似鹰指爪唯攫肉,戾天羽翮徒翰飞。”
分類:高飞
《漢語大詞典》:诲翰(誨翰)
对对方书信的敬称。 宋 欧阳修 《与韩忠献王书(治平四年)》:“忽辱诲翰,感慰兼深。” 宋 尹洙 《答秦凤路招讨使文龙图书》之一:“伏承诲翰,乃有颁遗,不任悚荷之至。”
《漢語大詞典》:翰墨林
笔墨之林。比喻文章汇集之处,犹文坛。 晋 张协 《杂诗》之九:“游思竹素园,寄辞翰墨林。” 宋 陆游 《书叹》诗:“早得虚名翰墨林,谢归忽已岁时侵。” 陈寅恪 《昨闻琉璃厂书肆之业旧书者悉改业新书》诗:“而今举国皆沉醉,何处千秋翰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