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讨臊(討臊)
谓自找羞辱、难堪。红楼梦第七三回:“我自己臊还臊不过来,还去讨臊去?”
《漢語大詞典》:讯辱(訊辱)
谓逮问以羞辱之。 清 王夫之 噩梦:“万不获已,如 鼂错 之急於实边以紓民力,自可别立閒散秩名以酬之,免其徭役,而自杖以下,有司不得輒加讯辱。”
分類:羞辱
《国语辞典》:宁死不辱(宁死不辱)  拼音:níng sǐ bù rù
宁愿死也不愿受羞辱。用以表示品行贞洁。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一○。溺水不跃》:「夫三玉,一妇人耳。宁死不辱,出于天性。」《三国演义》第九回:「妾身已事贵人,今忽欲下赐家奴,妾宁死不辱。」
《国语辞典》:忍耻偷生(忍耻偷生)  拼音:rěn chǐ tōu shēng
忍受羞辱,苟且求生。《西游记》第九回:「痛夫已被贼人所杀,岂可腼颜从贼?止因遗腹在身,只得忍耻偷生。」《醒世恒言。卷三六。蔡瑞虹忍辱报仇》:「忍耻偷生为父仇,谁知奸计觅风流。劝人莫设虚言誓,湛湛青天在上头。」也作「忍垢偷生」、「忍辱偷生」。
《国语辞典》:忍辱含羞  拼音:rěn rù hán xiū
忍受羞辱。《西游记》第七二回:「我要打他,恐怕污了棍子,又怕低了名头,是以不曾动棍,只变做一个饿老鹰,彫了他的衣服,他都忍辱含羞,不敢出头,蹲在水中哩。」也作「忍辱含垢」。
《国语辞典》:忍辱偷生  拼音:rěn rù tōu shēng
忍受羞辱,苟且求生。《三国演义》第八回:「妾恨不即死;止因未与将军一诀,故且忍辱偷生。」也作「忍垢偷生」、「忍耻偷生」。
《国语辞典》:忍耻含羞(忍耻含羞)  拼音:rěn chǐ hán xiū
忍受羞辱。《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宦门子弟错立身。第一三出》:「撞府共冲州,遍走江湖之游,身为女婿,只得忍耻含羞。」也作「忍辱含垢」。
《国语辞典》:忍耻含垢(忍耻含垢)  拼音:rěn chǐ hán gòu
忍受羞辱。宋。苏轼〈上韩枢密书〉:「好兵始祸者既足以为后嗣之累,则凡忍耻含垢以全人命,其为子孙之福审矣。」也作「忍辱含垢」。
《国语辞典》:公然侮辱  拼音:gōng rán wǔ rù
在公开场合羞辱别人。如:「公然侮辱他人,是触犯法律的行为。」
《国语辞典》:咬牙封雍齿(咬牙封雍齿)  拼音:yǎo yá fēng yōng chǐ
雍齿与汉高祖有旧怨,曾数度羞辱高祖。高祖平定天下后,大封同姓诸侯二十馀人,馀臣则私下争功,欲谋造反。张良进言应先封雍齿,则人人自坚矣,高祖从之,遂封齿为什万侯,而群臣皆喜。见《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幼学琼林。卷二。身体类》:「咬牙封雍齿,计安众将之心。」
《国语辞典》:自取其辱  拼音:zì qǔ qí rù
自己招致羞辱。《文明小史》第五一回:「这是他自取其辱,好好的在戏馆里看戏,怎么会和人打起架来呢?」
《国语辞典》:受闷气(受闷气)  拼音:shòu mèn qì
受了冤屈、羞辱,强自忍耐而不敢发作。如:「凡事只要有理,就应该据理力争,没有必要受闷气。」
《漢語大詞典》:诟靳(詬靳)
骂詈羞辱。新唐书·南蛮传上·南诏上:“ 虔陀 数詬靳之,阴表其罪,由是忿怨。”
分類:羞辱
《國語辭典》:刮脸皮(刮臉皮)  拼音:guā liǎn pí
用手指头在脸上比划,讥笑别人不知羞耻。如:「像他这种白吃白喝、游手好閒的人,早该被狠狠的刮脸皮了。」也作「羞羞脸」。
《國語辭典》:寒蠢  拼音:hán chǔn
没光彩、失面子。《老残游记二编》第三回:「青云、紫云他们没有这些好装饰,多寒蠢,我多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