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东家子(東家子)
战国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序:“天下之佳人,莫若 楚国 ; 楚国 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然此女登墙闚臣三年,至今未许也。”后常用为典,并以“东家子”指美貌的女子。 唐 李群玉 《戏赠魏十四》诗:“知君调得东家子,早晚和鸣入锦衾。” 唐 霍总 《关山月》诗:“每笑东家子,窥他 宋玉 墙。”亦称“ 东家处子 ”。 林学衡 《艳体》诗之一:“东家处子三年怨,南国佳人絶代容。”
分類:美貌女子
《漢語大詞典》:窕窈
窈窕。美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辛十四娘:“此婢大会作意,弄媚巧。然果窕窈,阿甥赏鉴不谬。”
分類:窈窕美貌
《漢語大詞典》:都美
风流美貌。 唐 薛用弱 集异记·王维:“ 维 妙年洁白,风姿都美,立於前行。”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香云》:“公子风韵都美,儿亦慕悦久矣。”
分類:风流美貌
《國語辭典》:娃儿(娃兒)  拼音:wá ér
小孩子。多指小男孩。如:「这娃儿长得真俊。」
《漢語大詞典》:完然
(1).自得貌。后汉书·袁术传:“当谓使君与国同规,而舍是弗恤,完然有自取之志,惧非海内企望之意也。” 李贤 注:“完然,自得貌。”
(2).完美貌。新唐书·文艺传序:“ 大历 贞元 间,美才辈出,擩嚌道真,涵泳圣涯,於是 韩愈 倡之, 柳宗元 、 李翱 、 皇甫湜 等和之,排逐百家,法度森严,抵轢 晋 魏 ,上轧 汉 周 , 唐 之文完然为一王法,此其极也。”
《漢語大詞典》:卓约(卓約)
绰约。姿态柔美貌。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两句似异而实同例:“説苑·君道篇‘踔然独立’。踔与卓同。卓约,本叠韵字。庄子之淖约,《上林赋》之绰约,竝其证也。”《收获》1981年第3期:“风姿卓约的梧桐树,在地上投进摇曳不定的斑影。”
《漢語大詞典》:蕣颜(蕣顔)
蕣花似的容颜。常比喻美貌之短暂。 唐 严休复 《唐昌观玉蕊花折有仙人游》诗之二:“羽车潜下 玉龟山 ,尘世何由覩蕣颜。” 元 宋无 《蕃釐观感琼花》诗:“蕣颜愁想像,珠树絶骄奢。”
《漢語大詞典》:夭妍
(1).美丽妩媚。 宋 无名氏 《灯下闲谈·湘妃神会》:“日暮各归旅舍,忽见二青衣自山而来,容质夭妍。”
(2).指艳丽的花。 唐 方干 《海石榴》诗:“亭际夭妍日日看,每朝颜色一般般。”
(3).指美貌的女子。 宋 梅尧臣 《永叔赠酒》诗:“其能饔甘脆,而况侑夭妍。” 清 陈维嵩 《沁园春·题王山长小像》词:“嘆破砚枯琴,此间孤冷;豪丝脆管,别屋夭妍。”
《漢語大詞典》:阿娜
柔美貌。阿,通“ 婀 ”。
《漢語大詞典》:猗狔
亦作“ 猗柅 ”。亦作“ 猗抳 ”。
(1).犹婀娜。柔美貌。文选·宋玉〈高唐赋〉:“东西施翼,猗狔丰沛。” 李善 注:“猗狔,柔弱下垂貌。”汉书·司马相如传上:“纷溶萷蔘,猗柅从风。” 颜师古 注引 郭璞 曰:“猗柅犹阿那也。”汉书·司马相如传下:“掉指桥以偃寋兮,又猗抳以招摇。” 颜师古 注引 张揖 曰:“猗抳,下垂貌。”
(2).引申为温柔貌。 王闿运 《瞿学士吴氏墓志铭》:“孝婉猗狔,和于婢使。”
《漢語大詞典》:沃然
(1).受启发而领悟貌。 宋 苏舜钦 《沧浪亭记》:“予既废而获斯境,安于冲旷,不与众驱,因之復能见之乎内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傲万古。” 宋 叶适 《上宁宗皇帝札子》:“ 召康公 为 成王 赋《卷阿》之诗,言求贤用吉士,其兴託渊然以深,其旨意沃然以长。”
(2).肥美貌。 宋 梅尧臣 《和谢舍人洊震》:“沃然原隰洗妖气,浩尔沟瀆扬平流。”
《漢語大詞典》:淖约(淖約)
(1).姿态柔美貌。淖,通“ 绰 ”。庄子·逍遥游:“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 陆德明 释文:“淖约, 李 云:‘柔弱貌。’ 司马 云:‘好貌。’”汉书·扬雄传上:“闺中容竞淖约兮,相态以丽佳。” 颜师古 注:“淖约,善容止……淖音绰。”
(2).指物性柔弱。庄子·在宥:“淖约柔乎刚彊。” 成玄英 疏:“淖约,柔弱也。矫情行於柔弱,欲制服於刚彊。”荀子·宥坐:“盈不求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 杨倞 注:“淖当为绰;约,弱也。绰约,柔弱也。”《孔子家语·三恕》作“绰约”。
(3).指姿态柔美的女子。 苏曼殊 《非梦记》:“子有夙慧,我深信之;毋近淖约,自不沉烦惑之海。”
《漢語大詞典》:檀的
古代妇女用红色点于面部的装饰。亦借指美貌女子。 唐 杜牧 《寄澧州张舍人笛》诗:“檀的染时痕半月,落梅飘处响穿云。” 宋 徐铉 《梦游》诗之一:“檀的慢调银字管,云鬟低缀折枝花。”
《漢語大詞典》:娜袅(娜嬝)
犹嬝娜。纤长柔美貌。 明 王世贞 《鸣凤记·林公理冤》:“吾家儿女年纪小,乖巧。体态娉婷又娜嬝,真好。”
《漢語大詞典》:秾秾(穠穠)
盛美貌。 元 段僧奴 《寄兄诗》之一:“何彼穠穠花自红,归车犹别 洱河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