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熊白  拼音:xióng bái
熊背上的脂肪。色白如玉,味甚美。《北齐书。卷三三。徐之才传》:「德正径造坐席,连索熊白。」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五一。兽部。熊》:「释名:熊白。弘景曰:『脂即熊白,乃背上肪。色白如玉,味甚美,寒月则有,夏月则无。』」
《漢語大詞典》:社饭(社飯)
旧时于社日以猪羊肉等美味食品铺于饭上,谓之社饭。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秋社:“八月秋社,各以社糕、社酒相賫送贵戚,宫院以猪羊肉、腰子、奶房、肚肺、鸭饼、瓜薑之属,切作棊子片样,滋味调和,铺於饭上,谓之社饭。” 清 赵翼 《题长椿寺九莲菩萨画像》诗:“社饭谁还念老身,僧寮聊復存遗躅。”
《漢語大詞典》:山肤(山膚)
(1).即石耳。体呈扁平圆形,固着于石面,多产于悬崖石壁上,可供食用和药用。 汉 枚乘 《七发》:“肥狗之和,冒以山肤。” 宋 梅尧臣 《送王屋知县孙秘丞》诗:“山肤有时得虞猎,不比彘肉烹连毛。” 清 方以智 通雅·饮食:“或曰,山肤,石耳之类。”
(2).指山产的美味食品。参见“ 山肤水豢 ”。
(3).山的表层。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二:“从其内穿隙透窍,多有旁穴,上引天光,外逗云影,知其东透山肤甚薄,第穴小竇悬,不容人跡,漫为出入耳。” 清 汪洪度 《黄山领要录·黄山》:“山肤剥尽,而骨仅存。” 郭沫若 《井冈山巡礼》诗:“树下每每无寸草,山肤只剩赤条条。”
《漢語大詞典》:山肤水豢(山膚水豢)
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三·隋元会大飨歌:“道高物备食多方,山肤既善水豢良。”本指山上水中出产的美味食物。后泛称美味。 明 王志坚 《表异录·饮食》:“食之美曰山肤水豢。”
《漢語大詞典》:甘餐
美味的饭食。 宋 陆游 《即事》诗:“老来百事似婴儿,美睡甘餐只自知。” 宋 陆游 《书适》诗:“甘餐随日足,美睡等闲成。”
分類:美味饭食
《漢語大詞典》:甘养(甘養)
(1).为美味滋养。 宋 蔡襄 《送石昌言知宿州》诗:“人生岂效鸡鶩羣,意在糠粱所甘养。”
(2).奉养尊亲的美味。 宋 王令 《送朱明之昌叔赴尉山阳》诗:“高堂华髮亲老矣,四海无家寄几杖……尉官虽小俸虽薄,犹有餘钱买甘养。”
《漢語大詞典》:好羞
美味,佳肴。《周礼·天官·庖人》:“共祭祀之好羞。” 贾公彦 疏:“今言好羞,则是非常之物,谓美鱼之属也。”
分類:美味佳肴
《漢語大詞典》:七珍
(1).同“ 七宝 ”。 南朝 梁 沈约 《弥陀佛铭》:“愿游彼国,晨翘暮想,七珍非羡,三达斯仰。”广弘明集·唐西明寺钟铭:“七珍交铸,九乳图形。”
(2).泛指各种美味。 唐 柳泌 《玉清行》:“七珍飞满座,九液酌如泉。”
分類:美味
《漢語大詞典》:剪春韭
古人以春初早韭为美味,故以“翦春韭”为召饮的谦辞。 唐 杜甫 《赠卫八处士》诗:“夜雨翦春韭,新炊间黄粱。”亦省作“ 翦韭 ”。 清 龚自珍 《与吴虹生书》:“今年尚未与阁下举盃,春寒宜饮,乞於明日未刻过敝斋翦韭小集。”参阅南史·周颙传
《漢語大詞典》:众珍(衆珍)
各种美味。吕氏春秋·重己:“是故先王不处大室,不为高臺,味不众珍,衣不燀热。燀热则理塞,理塞则气不达;味众珍则胃充,胃充则中大鞔。”
分類:美味
《漢語大詞典》:脾臄
牲体的内脏和口舌。借指美味的菜肴。《诗·大雅·行苇》:“嘉殽脾臄,或歌或咢。” 唐 韩愈 李正封 《晚秋郾城夜会联句》:“洗沐恣兰芷,割烹厌脾臄。” 宋 沈辽 《寄题谭氏需亭》诗:“相期一穷达,岂止为脾臄。” 清 吴伟业 《哭志衍》诗:“客从远方来,咄嗟办脾臄。”
《漢語大詞典》:水羞
水中出产的美味食物。 南朝 齐 王融 《谢司徒赐紫鲊启》:“东 越 水羞,实罄乘时之美;南 荆 任土,方揖鮓鱼之最。” 南朝 梁 刘孝威 《谢东宫赉藕启》:“凡厥水羞,莫敢相辈。”
《漢語大詞典》:上牢
谓牛羊豕等美味。牢,古代祭祀用的牺牲。吴子·励士:“於是 武侯 设坐庙廷,为三行饗士大夫。上功坐前行,餚席,兼重器上牢。”
《漢語大詞典》:远味(遠味)
远方所产之美味。尸子卷下:“昔者 桀 紂 纵欲长乐,以苦百姓,珍怪远味,必南海之荤,北海之盐,西海之菁,东海之鲸,此其祸天下亦厚矣。”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饮食常可得远味异膳。”魏书·毕众敬传:“ 众敬 善自奉养,食膳丰华,必致他方远味。”
《漢語大詞典》:水豢
指水产美味。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三·食举歌之六:“道高物备食多方,山肤既善水豢良。” 明 王志坚 《表异录·饮食》:“饮之美曰泉液、露英;食之美曰山肤、水豢。”
分類:水产美味
《漢語大詞典》:俎羞
指祭祀时呈献的珍馐美味。因置于俎上,故称。 唐 徐浩 《谒禹庙》诗:“负责故乡近,朅来申俎羞。” 唐 李翱 《祭中天王文代河南郑尹作》:“且荐中素,非陈俎羞,请俟踰月,乃列牲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