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红羊劫(紅羊劫)
指国难。古人以为丙午、丁未是国家发生灾祸的年份。丙丁为火,色红;未属羊,故称。 宋 代 柴望 作《丙丁龟鉴》,历举 战国 到 五代 之间的变乱,发生在丙午、丁未年的有二十一次之多。 唐殷尧藩《李节度平虏诗》:“太平从此销兵甲,记取红羊换劫年。” 清 龚自珍 《百字令·投袁大琴南》词:“无奈苍狗看云,红羊数劫,惘惘休提起。” 张昭汉 《隐居》诗:“怡情那管红羊劫,高卧閒听玄鹤喧。”参见“ 元二 ”。
《漢語大詞典》:牂羊
母羊。《诗·小雅·苕之华》:“牂羊坟首,三星在罶。” 毛 传:“牂羊,牝羊也。”《晋书·束晳传》:“大贾牂羊,取之 清 渤 ;放豕之歌,起於 鉅鹿 。” 清 许湄 《双溪坪勘灾》诗:“痁鬼村村聚,牂羊户户同。”
《漢語大詞典》:五羊皮
见“ 五羖皮 ”。
《漢語大詞典》:五羖皮
(1).五张公羊的皮。《孟子·万章上》:“ 百里奚 自鬻於 秦 养牲者五羊之皮,食牛以要 秦穆公 。”《史记·秦本纪》:“﹝ 秦繆公 ﹞闻 百里奚 贤,欲重赎之,恐 楚 人不与,乃使人谓 楚 曰:‘吾媵臣 百里奚 在焉,请以五羖羊皮赎之。’ 楚 人遂与之。”两说有所不同。后因以“五羖皮”比喻出身低贱之士或微贱之物。 唐 刘禹锡 《说骥》:“繇是而言,方之於士,则八十其緡也,不犹愈於五羖皮乎?” 宋 苏轼 《送程之邵签判赴阙》诗:“从来一狐腋,或出五羖皮。”亦作“ 五羊皮 ”。 唐 李白 《鞠歌行》:“ 秦穆 五羊皮,买死 百里奚 。”
(2).借指五羖大夫。 金 元好问 《解剑行》:“君不见, 秦 相 五羖皮 ,去时烹鸡炊扊扅。”
(2).借指五羖大夫。 金 元好问 《解剑行》:“君不见, 秦 相 五羖皮 ,去时烹鸡炊扊扅。”
《骈字类编》:羊权(羊权)
真诰萼绿华以晋升平二年十一月十日夜降羊权家赠以诗一篇并致火浣布手巾一条金玉跳脱各一枚脱李商隐中元作羊权虽得金跳 温峤终虚玉镜台
《韵府拾遗 旱韵》:羊侃
南史羊侃传魏帝尝谓侃曰郎官谓卿为虎岂羊质虎皮乎试作虎状侃因伏以手抉殿没指魏帝壮之
《韵府拾遗 阳韵》:马羊(马羊)
晋书礼志纳徵板文曰以玄纁皮帛马羊钱璧以典章礼
《漢語大詞典》:方羊
亦作“ 方佯 ”。亦作“ 方洋 ”。
(1).即彷徉。徘徊,不自安貌。《左传·哀公十七年》:“如鱼竀尾,衡流而方羊。裔焉大国,灭之将亡。” 陆德明 释文:“方,蒲郎反。” 杨伯峻 注:“方羊即《楚辞·招魂》‘彷徉无所倚’之‘彷徉’。横流而方羊,言其不自安也。”《易纬是类谋》:“鸡失羊亡,臣从恣,主方佯。” 郑玄 注:“鸡失羊亡,谓不復生贤辅佐,故臣放恣其欲,而至方佯无所主也。”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字音假借》:“徜徉,可作‘方羊’,又可作‘常翔’。”
(2).即彷徉。翱翔;腾飞。《汉书·吴王刘濞传》:“ 吴王 内以 朝错 为诛,外从大王后车,方洋天下,所向者降,所指者下,莫敢不服。” 颜师古 注:“方洋,犹翱翔也。方……又音旁。” 宋 苏辙 《私试进士策问》之一:“及天下大定,学者渐已尊显,勤劳观诱,数十年之间,而后士人方洋继起,则天下之官为之尽满而无所置之。”
(1).即彷徉。徘徊,不自安貌。《左传·哀公十七年》:“如鱼竀尾,衡流而方羊。裔焉大国,灭之将亡。” 陆德明 释文:“方,蒲郎反。” 杨伯峻 注:“方羊即《楚辞·招魂》‘彷徉无所倚’之‘彷徉’。横流而方羊,言其不自安也。”《易纬是类谋》:“鸡失羊亡,臣从恣,主方佯。” 郑玄 注:“鸡失羊亡,谓不復生贤辅佐,故臣放恣其欲,而至方佯无所主也。”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字音假借》:“徜徉,可作‘方羊’,又可作‘常翔’。”
(2).即彷徉。翱翔;腾飞。《汉书·吴王刘濞传》:“ 吴王 内以 朝错 为诛,外从大王后车,方洋天下,所向者降,所指者下,莫敢不服。” 颜师古 注:“方洋,犹翱翔也。方……又音旁。” 宋 苏辙 《私试进士策问》之一:“及天下大定,学者渐已尊显,勤劳观诱,数十年之间,而后士人方洋继起,则天下之官为之尽满而无所置之。”
《漢語大詞典》:羊胃
见“ 羊胃羊头 ”。
《漢語大詞典》:羊碑
晋 羊祜 都督 荆州 诸军事,镇 襄阳 十年,有德政。及卒, 襄阳 百姓为立碑于 岘山 。见其碑者无不流泪。旧时因以“羊碑”为颂扬官吏之有德政之典。 南朝 梁 刘孝绰 《栖隐寺碑铭》:“ 召 棠且思, 羊 碑犹泣。”亦称“ 羊公碑 ”、“ 羊峴 ”。 唐 孟浩然 《与诸子登岘山》诗:“ 羊公 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唐 王维 《大唐大安国寺净觉禅师碑铭》:“身塔不出 虎溪 ,泪碑有同 羊 峴。”参见“ 堕泪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