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罪过(罪過)  拼音:zuì guò
1.罪恶过失。《后汉书。卷四七。班超传》:「塞外吏士,本非孝子顺孙,皆以罪过徙补边屯。」《老残游记二编》第七回:「所以陛下问我有何罪过,自己不能知道,请按律定罪便了。」
2.责备、抱怨。《警世通言。卷三○。金明池吴清逢爱爱》:「老拙两个薄薄罪过他两句言语,不想女儿性重,顿然悒怏,不吃饮食,数日而死。」
3.自谦不敢当。
《国语辞典》:八棒十三的罪过(八棒十三的罪过)  拼音:bā bàng shí sān de zuì guò
最轻的罪。宋朝的刑制,最轻的杖刑打十三下,最轻的笞刑打七下或八下。见《宋史。卷一九九。刑法志一》。《醒世恒言。卷一四。闹樊楼多情周胜仙》:「这个事却不是耍的事,又不是八棒十三的罪过。」
分类:宋朝杖刑
《國語辭典》:风流罪过(風流罪過)  拼音:fēng liú zuì guò
1.小过,指微细的瑕疵。《北齐书。卷四六。循吏传。郎基传》:「在官写书,亦是风流罪过。」元。杨显之《酷寒亭》第一折:「我若寻你些风流罪过,一顿拷下你下半截来!」
2.不相干的罪名。《清平山堂话本。五戒禅师私红莲记》:「宰相王荆公寻件风流罪过,把学士奏贬黄州安置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