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984,分133页显示  上一页  87  88  89  90  91  93  94  95  96 下一页
佛类词典(续上)
该罗
解一切众生语言陀罗尼
钵多罗
钵和罗
钵刺迦罗
钵昼罗
钵摩罗伽
钵履曼荼罗
钵罗
钵罗若
钵罗弭
钵罗由他
钵罗吠奢
钵罗底也
钵罗枳娘
该罗
【佛学大辞典】
(术语)兼摄物而不漏也。无量寿经下曰:「于佛教法,该罗无外。」
解一切众生语言陀罗尼
【佛学大辞典】
(术语)法华经妙音品曰:「解一切众生语言三昧。」同药王品曰:「解一切众生语言陀罗尼。」陀罗尼者,总持不失之力用也。就体言则为三昧。就用言则为陀罗尼。
钵多罗
【佛学大辞典】
(物名)Pa%tra,又作波多罗,波呾啰,钵呾罗,播怛啰,钵和罗,钵和兰。略云钵。比丘六物之一,饭器也。有泥铁之二种,译曰应器,又曰应量器,以体色量三者皆应法故也,又以贤圣应受人之供养者用之也。玄应音义十四曰:「钵多罗,又云波多罗,此云薄。谓治厚物令薄而作此器也。」寄归传二曰:「波呾啰,钵也。」玄应音义十三曰:「钵和罗饭,独證身誓经云钵和兰,亦梵言轻重耳,此译云自恣食也。」盂兰盆经宗密疏曰:「钵和罗饭者钵中饭也,梵云钵多罗,此云应器。和字误也,今时但云钵者,略也。」六物图曰:「二释名者,梵云钵多罗,此名应器。有云:体量色三皆应法故。若准章服仪云:堪受供者用之名应器,故知钵是梵言,此方语简省下二字。三明体者。大要有二:泥及铁也。五分律中用木钵犯偷兰遮。僧祇云:是外道标故,又受垢腻故。」参照钵盂条。
【佛学常见辞汇】
简称钵,为比丘六物之一,即盛饭器。译为应器,或应量器。应有三应:一色相应,钵要灰黑色,令不起爱染心;二体相应,钵体粗质,使人不起贪意;三大小相应,不过量也,乞食不过七家,令人不恣口腹。当时四大天王,持四钵供佛,佛以神力,把它合为一钵,这是有钵的历史。
【三藏法数】
梵语钵多罗,华言应器。发轸钞云:应法之器也。谓体、色、量,三者皆须与法相应。体有二,泥及铁也。色者,熏作黑赤色,或孔雀咽色,鸽色。量者,大受三斗,小受一斗半,故名应器。
钵和罗
【佛学大辞典】
(术语)Prava%rana,又作钵和罗,钵和兰。玄应师之说,安居竟谓为自恣日。即七月十五日也。此日供养三宝之饭食,谓为钵罗,译曰自恣食。宗密师之说,钵和罗为钵多罗之误。玄应音义五曰:「钵和罗,亦言钵多罗,梵音讹转,此云自恣食也。」盂兰盆经曰:「在大众中,皆同一心受钵和罗饭。」同宗密疏曰:「钵和罗饭者,钵中饭也。梵云钵多罗,此云应器。和字讹也,今时但云钵者略也。」两解共误。(参见:自恣)
自恣
【佛学大辞典】
(仪式)梵云prava%ran!a钵刺婆刺拿。旧翻自恣,新译随意。夏安居之竟日即在旧律为七月十六日,在新律为八月十六日,使他清众恣举己所犯之罪对他比丘而忏悔之,故曰自恣。又云随意,又随他人之意而恣举其所犯,故云随意。寄归传二曰:「梵云钵刺婆刺拿,译为随意,亦是饱足义,亦是随他人意举其所犯。」
【佛学常见辞汇】
僧众于七月十五日,结夏安居已毕,便在大会中,任由众人恣举自己所犯之罪,并对著其他比丘作忏悔,叫做自恣,又名随意,即可以任由他人随意检举自己的罪过。
钵刺迦罗
【佛学大辞典】
(杂语)Prakala%,译曰章。义林章一本曰:「梵云钵刺迦罗,此云章也。章即章段,一章一段以明诸义。」
钵昼罗
【佛学大辞典】
(饮食)药汤名。慧琳音义二十六曰:「钵昼罗亦名优陀伽(Udaka),此云煮树药汤,如今时茶榠之类也。」梵Pa%thola。
钵摩罗伽
【佛学大辞典】
(物名)译曰赤光珠。见名义集三。
【三藏法数】
梵语钵摩罗伽,华言赤真珠。佛地论云:赤虫所出。大智度论云:此宝出鱼腹、蛇脑中,其色明莹,最为殊胜,故名为宝。
钵履曼荼罗
【佛学大辞典】
(杂语)Pari-man!dala,又作钵哩曼荼罗。译曰圆。寄归传二曰:「钵履曼荼罗著泥婆娑,即其真也,译为圆整著裙。」梵语杂名曰:「圆,钵哩曼荼罗。」
钵罗
【佛学大辞典】
(杂语)一作波罗,又曰波赖他。译曰四两分。戒本疏三下曰:「钵罗,多论云波罗,此云四两。」饰宗记五末曰:「多论第五云四两,立世阿毗昙论云两,称一两名一钵罗,盖多论约少称,毗昙就大称说之也。今解,钵罗翻为分,如钵罗奢祛翻为支,支豆是四两也。」梵语杂名曰:「两,波罗。」解脱道论七曰:「一颇赖他,梁言四两。」梵Pala%rdhaa。
钵罗若
【佛学大辞典】
(术语)Prajn^a%,一作般赖若,般罗若。(参见:般若)
般若
【佛学大辞典】
(人名)Prajn^a%,又曰般赖若。三藏法师名。译曰智慧。见宋高僧传二。【又】(术语)Prajn^a%,又作班若、波若、钵若、般罗若、钵剌若、钵罗枳娘、般赖若、波赖若、钵贤禳、波罗娘。译曰慧、智慧、明。智度论四十三曰:「般若者,秦言智慧。一切诸智慧中,最为第一,无上无比无等,更无胜者。」同八十四曰:「般若名慧,波罗蜜,名到彼岸。」大乘义章十二曰:「言般若者,此方名慧,于法观达,故称为慧。」往生论注下曰:「般若者,达如之慧名。」法华义疏四曰:「无境不照,名为波若。」慧琳音义十二曰:「般罗若,正云钵罗枳娘,唐云慧或云智慧。」慧苑音义上曰:「般若,此云慧也。西域慧有二名:一名般若。二名末底。智唯一名,谓之诺般,即是第十智度名也。」瑜伽伦记九曰:「梵云般若,此名为慧,当知第六度。梵云若那,此名为智,当知第十度。」楞严经四曰:「钵剌若。」慧琳音义四十七曰:「钵罗贤禳,唐言智慧。」
【佛学常见辞汇】
华译为智慧,即通达真理的无上妙慧。
【三藏法数】
梵语般若,华言智慧。谓照了一切诸法皆不可得,而能通达一切无碍,为诸众生种种演说也。
钵罗弭
【佛学大辞典】
(杂语)Parami,译曰第一。大日经疏十三曰:「钵罗弭,译为第一也。以无等故即是第一,更无过上也。」
钵罗由他
【佛学大辞典】
(杂语)Para%yuta,又作波罗由他,数量名。俱舍颂疏世品五曰:「十那庾多为钵罗由多。」本行集经十二曰:「波罗由他隋言数十万亿。」
钵罗吠奢
【佛学大辞典】
(术语)Praves/a,译曰入。十二入之入也。因明大疏一曰:「钵罗吠奢,翻入。」梵语杂名曰:「入,钵罗尾舍。」
钵罗底也
【佛学大辞典】
(术语)Pratyaya,译曰缘。大日经疏十曰:「醯都(Hetu),因也。钵罗底也,缘也。」
钵罗枳娘
【佛学大辞典】
(术语)Prajn^a%,(参见:般若)
般若
【佛学大辞典】
(人名)Prajn^a%,又曰般赖若。三藏法师名。译曰智慧。见宋高僧传二。【又】(术语)Prajn^a%,又作班若、波若、钵若、般罗若、钵剌若、钵罗枳娘、般赖若、波赖若、钵贤禳、波罗娘。译曰慧、智慧、明。智度论四十三曰:「般若者,秦言智慧。一切诸智慧中,最为第一,无上无比无等,更无胜者。」同八十四曰:「般若名慧,波罗蜜,名到彼岸。」大乘义章十二曰:「言般若者,此方名慧,于法观达,故称为慧。」往生论注下曰:「般若者,达如之慧名。」法华义疏四曰:「无境不照,名为波若。」慧琳音义十二曰:「般罗若,正云钵罗枳娘,唐云慧或云智慧。」慧苑音义上曰:「般若,此云慧也。西域慧有二名:一名般若。二名末底。智唯一名,谓之诺般,即是第十智度名也。」瑜伽伦记九曰:「梵云般若,此名为慧,当知第六度。梵云若那,此名为智,当知第十度。」楞严经四曰:「钵剌若。」慧琳音义四十七曰:「钵罗贤禳,唐言智慧。」
【佛学常见辞汇】
华译为智慧,即通达真理的无上妙慧。
【三藏法数】
梵语般若,华言智慧。谓照了一切诸法皆不可得,而能通达一切无碍,为诸众生种种演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