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035,分26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典故(续上)
罗敷(又作:秦罗敷)
罗浮杖
罗含宅里香(又作:罗含菊)
罗平妖鸟(又作:罗平恶鸟 鸟罗平)
罗绮越王城
罗友默记
罗赵前
罗纸
扑来罗扇小
绮罗
曲尘罗
罗宽带眼
一节
苧罗山
著帩头
典故
使君有妇
  
姓秦
  
秦家女
 
秦氏女
 
秦氏髻
  
秦罗敷

相关人物
罗敷


《古今注》卷中〈音乐〉
秦氏,邯郸人,有女名罗敷,为邑人千乘王人妻。……罗敷出采桑于陌上,赵王登台,见而悦之,因饮酒欲夺焉。罗敷乃弹筝,乃作〈陌上桑〉之歌,以自明焉。
《宋书》卷二十一《乐志三》
《艳歌罗敷行》: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锄,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一解使君从南来,五马立歭躇。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馀。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前置词,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二解东方千馀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直千万馀。十五府小史,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晰,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例句

小妇秦家女,将军天上人。 刘长卿 过李将军南郑林园观妓

罗敷昔时秦氏女,千载无人空处所。 岑参 敷水歌送窦渐入京

可怜绝胜秦罗敷,使君五马谩踟蹰。 岑参 玉门关盖将军歌

一种貌如仙,人情要自偏。罗敷有底好,最得使君怜。 施君吾 感遇词

罗敷独向东方去,谩学他家作使君。 杜审言 戏赠赵使君美人

使君自有妇,莫学野鸳鸯。 杜甫 数陪李梓州泛江有女乐在诸舫戏为艳曲二首赠李

邦君驻千骑,清论时间酌。 权德舆 奉和李大夫题郑评事江楼

主人千骑东方远,唯望衡阳雁足书。 权德舆 寄李衡州

丽质全胜秦氏女,藁砧宁用专城居。 权德舆 薄命篇

暇日若随千骑出,南岩只在郡楼前。 权德舆 送清洨上人谒信州陆员外

凭君减千骑,莫遣海鸥惊。 权德舆 送薛温州

可羡罗敷自有失,愁中漫捋白髭须。 段成式 戏高侍御七首

由来道姓秦,谁不知家楚。 皇甫冉 见诸姬学玉台体

虽言千骑上头居,一世生离恨有馀。 耿湋 古意

罗敷正苦桑蚕事,惆怅南来五马蹄。 胡宿 城南

双旌千骑骈东陌,独有罗敷望上头。 薛涛 送郑眉州

娥娥秦氏髻,皎皎洛川神。风月应相笑,年年醉病身。 韦庄 晚春

东方千马骑,出望使君时。 韩翃 赠郓州马使君

典故
罗浮杖


《苏轼诗集》卷三十九〈送佛面杖与罗浮长老〉
十方三界世尊面,都在东坡掌握中。送与罗浮德长老,携归万窍总号风。
典故
罗含宅里香
 
罗含菊

相关人物
罗含


《晋书》卷九十二《文苑传·罗含传》
累迁散骑常侍、侍中,仍转廷尉、长沙相。年老致仕,加中散大夫,门施行马。初,含在官舍,有一白雀栖集堂宇,及致仕还家,阶庭忽兰菊丛生,以为德行之感焉。

简释

罗含菊:咏菊,或喻花主德行高尚。唐李商隐《寄太原卢司空三十韵》:“罗含黄菊宅,柳挥白蘋汀。”


例句

菊英空折罗含宅,榆荚不生原宪家。 徐夤 草木

罗含黄菊宅,柳恽白蘋汀。 李商隐 寄太原卢司空三十韵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李商隐

典故
妖鸟
 
罗平妖鸟
 
罗平恶鸟
 
鸟罗平


《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五下〈逆臣列传下·董昌〉~6467~
客倪德儒曰:「咸通末,越中秘记言:『有罗平鸟,主越祸福。』中和时,鸟见吴、越,四目而三足,其鸣曰『罗平天册』,民祀以攘难。今大王署名,文与鸟类。」即图以示昌,昌大喜。
《新五代史》卷六十七〈吴越世家·钱镠〉~837~
景福二年,拜镠镇海军节度使、润州刺史。乾宁元年,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二年,越州董昌反。昌素愚,不能决事,临民讼,以骰子掷之,而胜者为直。妖人应智王温、巫韩媪等,以妖言惑昌,献鸟兽为符瑞。牙将倪德儒谓昌曰:「曩时谣言有罗平鸟主越人祸福,民间多图其形祷祠之,视王书名与图类。」因出图以示昌,昌大悦,乃自称皇帝,国号罗平,改元顺天,分其兵为两军,中军衣黄,外军衣白,铭其衣曰「归义」。
典故
罗绮越王城


《全唐诗》卷一百八十一〈越中览古〉
越王句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典故
罗友默记

相关人物
罗友


《世说新语》下卷上《任诞》
襄阳罗友有大韵,少时多谓之痴。尝伺人祠,欲乞食,往太蚤,门未开。主人迎神出见,问以非时,何得在此?答曰:「闻卿祠,欲乞一顿食耳。」遂隐门侧。至晓,得食便退,了无怍容。为人有记功,从桓宣武平蜀,按行蜀城阙观宇,内外道陌广狭,植种果竹多少,皆默记之。后宣武漂洲与简文集,友亦预焉。共道蜀中事,亦有所遗忘,友皆名列,曾无错漏。宣武验以蜀城阙簿,皆如其言。坐者叹服。谢公云:「罗友讵减魏阳元!」

例句

杨修捷对,罗友默记。 李瀚 蒙求

典故
罗赵前

相关人物
罗叔景
 
卫恒


《晋书》卷三十六〈卫瓘列传·(子)卫恒〉~065~
罗叔景、赵元嗣者,与伯英并时,见称于西州,而矜巧自与,众颇惑之。故英自称「上比崔杜不足,下方罗赵有馀」。
《苏轼诗集》卷九〈次韵孙莘老见赠,时莘老移庐州,因以别之〉
炉锤一手赋形殊,造化无心敢望渠。我本疏顽固当尔,子犹沦落况其馀。龚、黄侧畔难言政,罗、赵前头且眩书。惟有阳关一杯酒,殷勤重唱赠离居。
典故

《宋朝事实类苑》卷三十二〈典故沿革·官诰之制〉~408~
凡修仪、婉容、才人、贵人、美人,销金小凤罗纸七张,销金褾玳瑁轴红丝网涂金银分巾。司言、司正、尚食、尚衣、典宝常使,金花罗纸七张,法锦褾袋。内降夫人、郡君,团窠罗纸七张,晕锦褾袋。宗室妇常使,金花罗纸七张,法锦褾袋。宗室女,素罗纸七张,法锦褾袋。国夫人,销金团窠五色罗纸七张,晕锦褾袋。郡夫人、常使,金花罗纸七张。见任两府母妻使团窠,法锦褾袋。以上至司言、司正等皆用玳瑁轴紫丝网银分巾。郡君、县太君、遥郡刺史、正刺史以上妻,并销金常使罗纸七张,馀命妇并素罗纸七张。
典故
夜凉如水
 
扇子扑飞萤
 
扑来罗扇小
 
卧看明河


《全唐诗》卷五百二十四〈秋夕〉
红烛秋光冷画屏【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瑶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卧看牵牛织女星】。
典故

《颜氏家训集解》卷一〈治家〉~60~
江东妇女,略无交游,其婚姻之家,或十数年间,未相识者,惟以信命赠遗,致殷勤焉。邺下风俗,专以妇持门户,争讼曲直,造请逢迎,车乘填街衢,绮罗盈府寺,代子求官,为夫诉屈。
典故

《周礼注疏》卷八〈天官冢宰·内司服〉~25~
内司服掌王后之六服:袆衣、揄狄、阙狄、鞠衣、展衣、缘衣、素沙。辨外内命妇之服,鞠衣,展衣,缘衣,素沙。凡祭祀宾客。凡祭祀、宾客,共之衣服;及九嫔世妇凡命妇,共其衣服。共丧衰亦如之。后之丧,共其衣服,凡内具之物。汉·郑玄注:「鞠衣,黄桑服也。色如鞠尘,象桑叶始生。」
典故
休文多病
 
休文瘦
 
休文老病
 
半分臂小
 
围腰带剩
 
多病休文
 
多病如削
 
宽带眼
 
宽沈带
 
宽衣带
 
带围宽
 
带围东阳
 
带围减
 
带易成宽
   
带眼减围
 
带眼销磨
 
带眼频移
 
带惊剩眼
 
新宽带结
 
东阳受损
 
东阳带
  
东阳销瘦带展
 
东阳销瘦骨
 
沈侯不胜衣
 
沈侯瘦
  
沈约病瘦
 
沈约瘦
 
沈约诗腰
  
沈郎围
 
沈郎多病
 
沈郎带宽
 
沈郎消瘦
 
沈郎瘦
 
沈郎瘦损
 
消瘦休文
 
消瘦东阳
 
清瘦休文
 
病起东阳
 
瘦损东阳
 
瘦损沈休文
 
瘦损腰围
 
瘦尽东阳
 
瘦尽东阳沈
 
移带眼
 
罗宽带眼
 
腰围瘦
 
腰围频减
 
腰宽带易垂
 
腰愧休文
 
衣带渐宽
 
衣带缓
 
衰柳腰肢
 
频移带眼

相关人物
徐勉
 
沈约


《梁书》卷十三《沈约传》
沈约字休文,吴兴武康人也。……隆昌元年,除吏部郎,出为宁朔将军、东阳太守。……约久处端揆,有志台司,论者咸谓为宜,而帝终不用,乃求外出,又不见许。与徐勉素善,遂以书陈情于勉曰:「吾弱年孤苦,傍无棋属,往者将坠于地,契阔屯邅,困于朝夕,崎岖薄宦,事非为己,望得小禄,傍此东归。岁逾十稔,方忝襄阳县,公私情计,非所了具,以身资物,不得不任人事。永明末,出守东阳,意在止足;而建武肇运,人世胶加,一去不返,行之未易。及昏猜之始,王政多门,因此谋退,庶几可果,托卿布怀于徐令,想记未忘。圣道聿兴,谬逢嘉运,往志宿心,复成乖爽。今岁开元,礼年云至,悬车之请,事由恩夺,诚不能弘宣风政,光阐朝猷,尚欲讨寻文簿,时议同异。而开年以来,病增虑切,当由生灵有限,劳役过差,总此凋竭,归之暮年,牵策行止,努力祗事。外观傍览,尚似全人,而形骸力用,不相综摄。常须过自束持,方可僶俛。解衣一卧,支体不复相关。上热下冷,月增日笃,取煖则烦,加寒必利,后差不及前差,后剧必甚前剧。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以手握臂,率计月小半分。以此推算,岂能支久?」

例句

沈约只能瘦,潘仁岂是才。 李商隐 寄裴衡

哀同庾开府,瘦极沈尚书。 李商隐 有怀在蒙飞卿

张衡愁浩浩,沈约瘦愔愔。 李商隐 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怀寄献尚书

为凭何逊休联句,瘦尽东阳姓沈人。 李商隐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

客边秋兴悲张翰,病里春情笑沈郎。 牟融 山中有怀李十二

典故
一节

相关人物
罗宪


《晋书》卷五十七〈罗宪列传〉~567~
史臣曰:忠为令德,贞曰事君,徇国家而竭身,历夷险而一节。罗宪、滕脩,濯缨入仕,指巴东而受脤,出岭峤而扬麾。属鼎命沦胥,本朝失守,届巴丘而流涕,集都亭而大临。古之忠烈,罕辈于兹!
典故
苧罗山

相关人物
勾践
 
西施
 
郑旦


《吴越春秋》卷九〈勾践阴谋外传·勾践十二年〉~28~
十二年,越王谓大夫种曰:「孤闻吴王淫而好色,惑乱湎,不领政事,因此而谋,可乎?」种曰:「可破。夫吴王淫而好色,宰嚭佞以曳心,往献美女,其必受之。惟王选择美女二人而进之。」越王曰:「善。」乃使相者国中得苧萝山鬻薪之女,曰西施、郑旦。饰以罗榖,教以容步,习于土城,临于都巷。三年学服而献于吴。元·徐天祜注引《会稽志》:「苧罗山在诸暨县南五里。」

例句

此去若逢花柳月,栖禅莫向苧萝山。 施肩吾 送僧游越

典故
著帩头

相关人物
罗敷


《宋书》卷二十一《乐志三》
《古词·艳歌罗敷行》: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例句

见说自能裁袙腹,不知谁更著帩头。 段成式 嘲飞卿七首之四

《漢語大詞典》:千骑(千騎)
(1).形容人马很多。一人一马称为一骑。 南朝 梁简文帝 《採菊篇》诗:“东方千骑从驪驹,更不下山逢故夫。” 宋 王安石 《西帅》诗:“一丸岂虑封 函谷 ,千骑无由饮 渭桥 。” 清 嬴宗季女 《六月霜·蓉谪》:“儘自詡东方千骑,夫壻与人殊。”
(2). 唐 武官名。新唐书·兵志:“及 贞观 初, 太宗 择善射者百人,为二番於北门长上,曰百骑,以从田猎…… 武后 改百骑曰千骑, 睿宗 又改千骑曰万骑。”参阅通典·职官十
《漢語大詞典》:东方千骑(東方千騎)
(1).玉台新咏·古乐府〈日出东南隅行〉:“东方千餘骑,夫壻居上头。”本为诗中女主人公 罗敷 夸其夫婿显贵出众之词,后因以“东方千骑”、“东方骑”指代新婿。 南朝 梁简文帝 《采菊篇》:“东方千骑从驪驹,岂不下山逢故夫。”
(2).泛指身分煊赫者。 唐 白居易 《洛下闲游》诗:“曾在东方千骑上,至今躞蹀马头高。”
《國語辭典》:罗敷(羅敷)  拼音:luó fū
人名。战国时赵王家令王仁妻。邯郸人,姓秦,采桑陌上,使君见而悦之,欲夺为妾,罗敷弹筝作〈陌上桑〉以自明。后比喻传统文化中貌美而有品德的女子。唐。李白 子夜吴歌。春歌:「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四折:「不比那秦氏罗敷,单说得他一会儿夫婿的谎。」
《漢語大詞典》:罗纸(羅紙)
用绫、绢装裱的纸。宋史·礼志十四:“后妃皆写册命告身,以金花龙凤罗纸,金涂褾袋,有司进入,学士院草制,宣於正殿。”
分類:装裱
《國語辭典》:绮罗(綺羅)  拼音:qǐ luó
1.五彩华贵的丝织品。《旧唐书。卷一○○。裴漼传》:「后庭有绮罗之赏,由是为时论所讥。」
2.华丽的衣服。唐。袁晖 二月闺情诗:「有恨离琴瑟,无情著绮罗。」《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久病新愈,气虚多惊,倦视绮罗,厌闻弦管。」
3.穿著华丽衣服的人。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车乘填街衢,绮罗盈府寺。」唐。李远〈悲铜雀台〉诗:「雪密疑楼阁,花开想绮罗。」
《漢語大詞典》:曲尘罗(麴塵羅)
淡黄色的丝织品。 前蜀 牛峤 《杨柳枝》词之五:“裊翠笼烟拂暖波,舞裙新染麴尘罗。” 宋 陆游 《鹧鸪天》词:“微步处,奈娇何,春衫初换麴尘罗。”
《漢語大詞典》:带减腰围(帶減腰圍)
语本梁书·昭明太子统传:“体素壮,腰带十围,至是减削过半。”常用以形容病愁瘦损。 宋 辛弃疾 《木兰花慢》词:“安得车轮四角,不堪带减腰围。”亦省作“ 带减围 ”。 唐 杜甫 《伤秋》:“懒慢头时櫛,艰难带减围。”
分類:瘦损
《國語辭典》:带眼(帶眼)  拼音:dài yǎn
1.腰带上的孔眼。宋。王安石 寄余温卿诗:「平日离愁宽带眼,讫春归思满琴心。」宋。沈端节〈薄倖。桂轮香满〉词:「休文瘦损,陡觉频移带眼。」
2.顺眼看看。如:「他带眼看看就发现问题之所在。」《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六:「直待转手关门,带眼看去,那小床帐钩上吊著一个紫檀的小木鱼。」
《漢語大詞典》:东阳瘦(東陽瘦)
见“ 东阳销瘦 ”。
《漢語大詞典》:东阳销瘦(東陽銷瘦)
梁书·沈约传:“﹝ 沈约 ﹞ 永明 末,出守 东阳 ……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以手握臂,率计月小半分。”原谓 沈约 因操劳日渐消瘦,后以“东阳销瘦”为形容体瘦的典故。 宋 贺铸 《满江红·伤春回》词:“谁念 东阳 销瘦骨,更堪白苧衣衫薄。”亦作“ 东阳瘦体 ”、“ 东阳瘦 ”。 元 乔吉 《双调行香子·题情》套曲:“ 东阳 瘦体, 潘岳 苍颜,我怕春归,愁日永,捱更阑。” 清 纳兰性德 《采桑子·又塞上咏雪花》词:“谁怜辛苦 东阳 瘦,也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漢語大詞典》:沈愁
深愁。 唐 白居易 《得微之到官后书备知通州之事怅然有感因成四章》诗之三:“莫遣沉愁结成病,时时一唱濯缨歌。”
《國語辭典》:沈腰  拼音:shěn yāo
沈约因病日瘦,腰带逐渐宽松。典出《梁书。卷一三。沈约传》。比喻身体渐趋瘦弱、消瘦。宋。周邦彦 大有。仙骨清羸词:「仙骨清羸,沈腰憔悴,见傍人、惊怪消瘦。」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你道我沈腰轻,争奈客衣单。」
分類:沈约陈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