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984,分133页显示  上一页  124  125  126  127  128  130  131  132  133 下一页
佛类词典(续上)
魔罗鬼
补特伽罗因缘
陀罗尼璎珞庄严
佛地,是阿罗汉果
陀罗尼门
曼陀罗华
婆蹉富罗部
鸠摩罗逻多论师
钵罗赊祛
杀阿罗汉
波罗夷配死
突吉罗配笞
波罗诃迦
置罗机网
住法阿罗汉
魔罗鬼
【三藏法数】
梵语魔罗,华言能夺命。以能夺行人智慧之命故也。此鬼多作三种形相,恼乱行人。一、违情之事,即丑色恶声等可畏五尘,及虎狼师子罗刹等类;二、顺情之事,即美色娇声,可爱五尘,及父母等形相之类;三、非违非顺之事,即寻常所见五尘等类。以上三事,或令怖畏,或令爱著,皆能动乱行人之心,而使禅定不得发也。(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补特伽罗因缘
【三藏法数】
梵语补特伽罗,华言有情。谓一类有情,得修妙行之众同分而居,其性和雅,能修善业,如住律仪。盖亲近妙行之众,其人虽不乐为众善,而亦自然能行也。
陀罗尼璎珞庄严
【三藏法数】
梵语陀罗尼,华言能持。谓菩萨能持诸善法,令不散不失。又云总持,谓能持善不失,持恶不生,是名陀罗尼璎珞庄严。
佛地,是阿罗汉果
【三藏法数】
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又云无生。佛地即通教中果佛也。菩萨已断见、思,习气俱尽,而得成佛,因借声闻第四果以区别之,故云是阿罗汉果。
陀罗尼门
【三藏法数】
梵语陀罗尼,华言总持,以其持善不散,持恶不生也。盖菩萨以总持之法,随顺一切众生言音,开导正信,令其灭诸恶心,而行一切善法,是为菩萨陀罗尼门。
曼陀罗华
【三藏法数】
梵语曼陀罗,华言适意,又云白华。
婆蹉富罗部
【三藏法数】
梵语婆蹉富罗,华言犊子。谓因上古有仙染犊生子,自后种姓,皆名犊子。其部中计我非即五蕴,亦不离五蕴,而有实我。律本不来此土。大集经云:我涅槃后,我诸弟子,受持如来十二部经,皆说有我,不说空相,是为婆蹉富罗部。(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
鸠摩罗逻多论师
【三藏法数】
梵语鸠摩罗逻多,华言童受。以其阐扬论义,故称论师。
钵罗赊祛
【三藏法数】
梵语钵罗赊祛,华言形位。谓人于胎位中,五七日之后,四支诸根,形分具足,是名钵罗赊祛。(四支者,二手、二足也。诸根者,眼、耳、鼻、舌、身、意也。)
杀阿罗汉
【三藏法数】
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谓无法可学。又名应供,应受人天供养故也。众生即当供养恭敬,以为种福之田,况行杀逆;若行此事,是为逆罪。律云:杀阿罗汉者,不许出家受具足戒也。
波罗夷配死
【三藏法数】
梵语波罗夷,华言极恶。此即根本极恶之戒也。谓修行之人,若犯此戒,道果无分,死堕地狱。四分律云:譬如断人头,不可复生;若犯此法,不复成比丘。以由此罪极重,故以死配之。
突吉罗配笞
【三藏法数】
善见律中,梵语突吉罗,华言恶作。四分律本中,梵语式叉迦罗尼,华言应当学。谓馀戒罪重易持,此戒难持易犯,常须念学,故不列罪名,但言应当学。此又轻于前,故以笞罪配之。
波罗诃迦
【三藏法数】
梵语波罗诃迦。月宫殿中亦有五风,馀风名义皆同,唯第四一种名摄疑。此日宫波罗诃迦,亦是摄之义也。摄者,摄持也。谓日宫殿,因风摄持而行也。
置罗机网
【三藏法数】
置,菟网也。罗,鸟网也。机,机弩也。网即网罟也。皆设以掩取禽兽者,心谓是恼害众生之器,故不应施与人也。
住法阿罗汉
【三藏法数】
谓住于所證之法,不退不进,故名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