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84,分133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不动使者陀罗尼秘密法
方便波罗蜜
方便波罗蜜菩萨
方等陀罗尼经
六字陀罗尼
六字章句陀罗尼
六字大陀罗尼咒经
六波罗蜜
六波罗蜜经
六门陀罗尼经
六种罗汉
六种阿罗汉
六汉罗
文殊一字陀罗尼法
佛类词典(续上)
不动阿罗汉不动使者陀罗尼秘密法
方便波罗蜜
方便波罗蜜菩萨
方等陀罗尼经
六字陀罗尼
六字章句陀罗尼
六字大陀罗尼咒经
六波罗蜜
六波罗蜜经
六门陀罗尼经
六种罗汉
六种阿罗汉
六汉罗
文殊一字陀罗尼法
不动阿罗汉
【佛学大辞典】
(术语)六种阿罗汉之一。阿罗汉中根性最利,而不为烦恼所动乱者。
(术语)六种阿罗汉之一。阿罗汉中根性最利,而不为烦恼所动乱者。
不动使者陀罗尼秘密法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金刚菩提译。本经述使者即毗卢遮那之化身,而能满种种之愿。
(经名)一卷,唐金刚菩提译。本经述使者即毗卢遮那之化身,而能满种种之愿。
方便波罗蜜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十波罗蜜之第七,第七地菩萨以善巧之方便随机利物也。
【三藏法数】
方即方法,便即便宜。谓善巧方便,随机利物,称适缘宜也。经云:菩萨教化众生而不厌倦,随其心乐,而为现身说法,是名方便波罗蜜。
(术语)十波罗蜜之第七,第七地菩萨以善巧之方便随机利物也。
【三藏法数】
方即方法,便即便宜。谓善巧方便,随机利物,称适缘宜也。经云:菩萨教化众生而不厌倦,随其心乐,而为现身说法,是名方便波罗蜜。
方便波罗蜜菩萨
【佛学大辞典】
(菩萨)此菩萨位在胎藏界曼荼罗虚空藏院上行右第二,梵名乌波野波罗蜜多,密号曰究竟金刚,十波罗蜜之一。位于如来悲无量心,以大悲索引缚众生,使至菩提,其职司也。肉色,著羯磨衣,左持索,右手受索端,坐于赤莲。
(菩萨)此菩萨位在胎藏界曼荼罗虚空藏院上行右第二,梵名乌波野波罗蜜多,密号曰究竟金刚,十波罗蜜之一。位于如来悲无量心,以大悲索引缚众生,使至菩提,其职司也。肉色,著羯磨衣,左持索,右手受索端,坐于赤莲。
方等陀罗尼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大方等陀罗尼经之略称。
(经名)大方等陀罗尼经之略称。
六字陀罗尼
【佛学大辞典】
(真言)有三种:一、六字章句陀罗尼之略称,即观音之真言也。请观世音经所说,此六为六道六观音之六,非数也。(参见:六字章句陀罗尼)。二、文殊菩萨之六字真言也。种种杂咒经曰:「六字陀罗尼咒,唵缚鸡淡纳莫。右咒文殊师利菩萨以六千颂释。三藏云:诵此咒,灭一切罪,生一切善。」三、对阿难所说之六字大明也。是由三种:一为救阿难之女难而说者,六字咒王经及摩登伽经之所说是也。二为救阿难之病难而说者,圣六字增寿大明王陀罗尼经之所说是也。三但对扬阿难而说者,圣六字大明王陀罗尼经之所说是也。此三种亦非依字数而得称。
(真言)有三种:一、六字章句陀罗尼之略称,即观音之真言也。请观世音经所说,此六为六道六观音之六,非数也。(参见:六字章句陀罗尼)。二、文殊菩萨之六字真言也。种种杂咒经曰:「六字陀罗尼咒,唵缚鸡淡纳莫。右咒文殊师利菩萨以六千颂释。三藏云:诵此咒,灭一切罪,生一切善。」三、对阿难所说之六字大明也。是由三种:一为救阿难之女难而说者,六字咒王经及摩登伽经之所说是也。二为救阿难之病难而说者,圣六字增寿大明王陀罗尼经之所说是也。三但对扬阿难而说者,圣六字大明王陀罗尼经之所说是也。此三种亦非依字数而得称。
六字章句陀罗尼
【佛学大辞典】
(真言)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咒经所说。三陀罗尼之一。六字者,念观音而诵此陀罗尼,则一脱六道之苦果,二得六妙门,三證六根之相应,故曰六。非取于字句之数,依此中第一之义,立大悲观世音等之六观音,与六道配对。是天台之义立也。经曰:「应当净心系念一处,称观世音菩萨归依三宝,三称我名,诵大吉祥六字章句救苦神咒。」此三义,观音经疏记荆溪师之说也。然依凤潭师之考證,则此说大非。曰:经中所说三章句之第一章句,有安荼詈,般荼詈之六字;又第二章句,有此六字;时第三章句,为释尊自说,咒之首句,置多侄多(说咒曰)之语,直下曰安荼詈般荼詈。可知以此六字为真言之体,馀句皆为转释此六字者。安荼詈般荼詈即安那般那观,入出之数息观也。依此数息而定止一心,故得除灭一切之灾厄。且所谓六字章句非独限于此经之咒,六字咒经有多本,即六字神咒王经(失译),外道旃陀罗女厌惑阿难及诸善人时,如来以怜悯之故,说六字神咒王经,咒曰:安陀隶,钵陀隶。及阿那,阿那夜(是遗去遣来数息之句义也),皆为灭恶咒。又有六字咒王经(失译),为前之异译,咒句亦同。又有一本之六字大陀罗尼咒经(失译),全与上二本同,云佛住耆阇崛山中(楞严住祇洹时),长老阿难为旃陀利女咒术所收(具如摩登伽经头谏经等所说),白佛言:我今强为他收去,佛告汝当受持六字大咒。咒曰:斯地梯昙(如他侄他之句),安荼隶般荼隶等,此咒能消诸病,消诸邪术起尸鬼厌蛊之诸难。其他经轨中,有六字章句之陀罗尼甚多。何必强为六道六根等之释。然则以此六字章句,配于六道之六观音等,亦无稽之至也。见观音纂玄记。
(真言)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咒经所说。三陀罗尼之一。六字者,念观音而诵此陀罗尼,则一脱六道之苦果,二得六妙门,三證六根之相应,故曰六。非取于字句之数,依此中第一之义,立大悲观世音等之六观音,与六道配对。是天台之义立也。经曰:「应当净心系念一处,称观世音菩萨归依三宝,三称我名,诵大吉祥六字章句救苦神咒。」此三义,观音经疏记荆溪师之说也。然依凤潭师之考證,则此说大非。曰:经中所说三章句之第一章句,有安荼詈,般荼詈之六字;又第二章句,有此六字;时第三章句,为释尊自说,咒之首句,置多侄多(说咒曰)之语,直下曰安荼詈般荼詈。可知以此六字为真言之体,馀句皆为转释此六字者。安荼詈般荼詈即安那般那观,入出之数息观也。依此数息而定止一心,故得除灭一切之灾厄。且所谓六字章句非独限于此经之咒,六字咒经有多本,即六字神咒王经(失译),外道旃陀罗女厌惑阿难及诸善人时,如来以怜悯之故,说六字神咒王经,咒曰:安陀隶,钵陀隶。及阿那,阿那夜(是遗去遣来数息之句义也),皆为灭恶咒。又有六字咒王经(失译),为前之异译,咒句亦同。又有一本之六字大陀罗尼咒经(失译),全与上二本同,云佛住耆阇崛山中(楞严住祇洹时),长老阿难为旃陀利女咒术所收(具如摩登伽经头谏经等所说),白佛言:我今强为他收去,佛告汝当受持六字大咒。咒曰:斯地梯昙(如他侄他之句),安荼隶般荼隶等,此咒能消诸病,消诸邪术起尸鬼厌蛊之诸难。其他经轨中,有六字章句之陀罗尼甚多。何必强为六道六根等之释。然则以此六字章句,配于六道之六观音等,亦无稽之至也。见观音纂玄记。
六字大陀罗尼咒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失译,梁录与六字咒王经同为救阿难而说。咒文较彼为简略。
(经名)一卷,失译,梁录与六字咒王经同为救阿难而说。咒文较彼为简略。
六波罗蜜
【佛学大辞典】
(名数)菩萨之大行,谓之波罗蜜。有六种。(参见:波罗蜜及六度)。法华经序品曰:「为诸菩萨说应六波罗蜜。」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檀波罗蜜。檀者檀那之略,译曰布施,财施,无畏施,法施之大行也。二、尸罗波罗蜜。尸罗,译曰戒,在家出家小乘大乘等之一切戒行也。三、羼提波罗蜜。羼提,译曰忍辱,忍受一切有情骂辱击打等,及非情寒热饥渴等之大行也。四、毗梨耶波罗蜜。毗梨耶,译曰精进,精励身心进修前后之五波罗蜜也。五、禅波罗蜜。禅者禅那之略,译曰惟修,新曰静虑。又名三昧,译作定。思惟真理定止散乱之心之要法也。有四禅八定乃至百八三昧等之别。六、般若波罗蜜。般若,译曰智慧,通达诸法之智及断惑證理之慧也。菩萨修此六法,究竟自利利他之大行,到涅槃之彼岸,故称六波罗蜜。见法界次第下之上(梵名出次条)。
(名数)菩萨之大行,谓之波罗蜜。有六种。(参见:波罗蜜及六度)。法华经序品曰:「为诸菩萨说应六波罗蜜。」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檀波罗蜜。檀者檀那之略,译曰布施,财施,无畏施,法施之大行也。二、尸罗波罗蜜。尸罗,译曰戒,在家出家小乘大乘等之一切戒行也。三、羼提波罗蜜。羼提,译曰忍辱,忍受一切有情骂辱击打等,及非情寒热饥渴等之大行也。四、毗梨耶波罗蜜。毗梨耶,译曰精进,精励身心进修前后之五波罗蜜也。五、禅波罗蜜。禅者禅那之略,译曰惟修,新曰静虑。又名三昧,译作定。思惟真理定止散乱之心之要法也。有四禅八定乃至百八三昧等之别。六、般若波罗蜜。般若,译曰智慧,通达诸法之智及断惑證理之慧也。菩萨修此六法,究竟自利利他之大行,到涅槃之彼岸,故称六波罗蜜。见法界次第下之上(梵名出次条)。
六波罗蜜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之略名。
(经名)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之略名。
六门陀罗尼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玄奘译。日夜六时,诵此陀罗尼,则能救六道之苦,故名为六门。
(经名)一卷,唐玄奘译。日夜六时,诵此陀罗尼,则能救六道之苦,故名为六门。
六种罗汉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罗汉)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退法罗汉。一旦得罗汉果,遇些恶缘,便退失所得者。二,思法罗汉,惧将退失所得之證果,恒思自害而入无馀涅槃者。三,护法罗汉。于所得之證果,能自防护者。四,安住法罗汉。不退不进,安住于当位者。五,堪达法罗汉,能修练根而达于不动罗汉之性者。六,不动罗汉,根性最为殊胜,遇无论如何之逆缘,亦不动转所得之法者。见俱舍论二十五。
【佛学常见辞汇】
一、退法罗汉,即一旦得罗汉果,遇些恶缘,便退失所得的人;二、思法罗汉,即惧怕会退失所得之證果,便常想方法欲入于无馀涅槃的人;三、护法罗汉,即对所得之證果,能自己防护的人;四、安住法罗汉,即不退不进,安住于当位的人;五、堪达法罗汉,即能修练而达于不动罗汉之性的人;六、不动罗汉,即根性很殊胜,无论遇到什么逆缘,都不动转所得之法的人。
(名数)(参见:罗汉)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退法罗汉。一旦得罗汉果,遇些恶缘,便退失所得者。二,思法罗汉,惧将退失所得之證果,恒思自害而入无馀涅槃者。三,护法罗汉。于所得之證果,能自防护者。四,安住法罗汉。不退不进,安住于当位者。五,堪达法罗汉,能修练根而达于不动罗汉之性者。六,不动罗汉,根性最为殊胜,遇无论如何之逆缘,亦不动转所得之法者。见俱舍论二十五。
【佛学常见辞汇】
一、退法罗汉,即一旦得罗汉果,遇些恶缘,便退失所得的人;二、思法罗汉,即惧怕会退失所得之證果,便常想方法欲入于无馀涅槃的人;三、护法罗汉,即对所得之證果,能自己防护的人;四、安住法罗汉,即不退不进,安住于当位的人;五、堪达法罗汉,即能修练而达于不动罗汉之性的人;六、不动罗汉,即根性很殊胜,无论遇到什么逆缘,都不动转所得之法的人。
六种阿罗汉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罗汉)
【三藏法数】
(出法华玄义)
梵语阿罗汉,华言无生,又云无学。谓三界生死已尽,故名无生;无法可学,故名无学。(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一、退法阿罗汉〕,谓因遇违缘,退失所得道法,即第四果退至初果,故名退法。(违缘者,涅槃经明五缘:一乐多事,二乐说世事,三乐睡眠,四乐近在家,五乐多游行,皆名违缘也。第四果,即阿罗汉。初果,即须陀洹也。)
〔二、思法阿罗汉〕,谓常自思惟所得之法,恐有退失,故名思法。
〔三、护法阿罗汉〕,谓于所證之法,心生爱乐,善加守护,故名护法。
〔四、住法阿罗汉〕,谓住于所證之法,不退不进,故名住法。
〔五、进法阿罗汉〕,谓能加功进行,至不动法,故名进法。
〔六、不动法阿罗汉〕,谓不被烦恼之所动乱,故名不动法。
(名数)(参见:罗汉)
【三藏法数】
(出法华玄义)
梵语阿罗汉,华言无生,又云无学。谓三界生死已尽,故名无生;无法可学,故名无学。(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一、退法阿罗汉〕,谓因遇违缘,退失所得道法,即第四果退至初果,故名退法。(违缘者,涅槃经明五缘:一乐多事,二乐说世事,三乐睡眠,四乐近在家,五乐多游行,皆名违缘也。第四果,即阿罗汉。初果,即须陀洹也。)
〔二、思法阿罗汉〕,谓常自思惟所得之法,恐有退失,故名思法。
〔三、护法阿罗汉〕,谓于所證之法,心生爱乐,善加守护,故名护法。
〔四、住法阿罗汉〕,谓住于所證之法,不退不进,故名住法。
〔五、进法阿罗汉〕,谓能加功进行,至不动法,故名进法。
〔六、不动法阿罗汉〕,谓不被烦恼之所动乱,故名不动法。
六汉罗
【佛学大辞典】
(名数)合佛与佛最初度之五比丘为六罗汉也。以此时人间始有阿罗汉六人故也。阿罗汉之名,通于三乘之极果。释氏要览上曰:「五分云:于鹿苑度五俱邻,人间已有六罗汉。」
(名数)合佛与佛最初度之五比丘为六罗汉也。以此时人间始有阿罗汉六人故也。阿罗汉之名,通于三乘之极果。释氏要览上曰:「五分云:于鹿苑度五俱邻,人间已有六罗汉。」
文殊一字陀罗尼法
【佛学大辞典】
(经名)大方广菩萨藏经中文殊师利根本一字陀罗尼经之略名。
(经名)大方广菩萨藏经中文殊师利根本一字陀罗尼经之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