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异苑》卷三
苻坚为慕容冲所袭,坚驰騧马,堕而落润,追兵几及,计无由出。马即踟蹰临涧,垂鞍与坚,坚不能及。马又跪而受焉,坚援之得登岸而走庐江。
典故 
拾瑶草


《东方大中集·与友人书》
不可使尘网名缰拘锁,怡然长笑,脱去十洲三岛,相期拾瑶草,吞日月之光华,共轻举耳。
《漢語大詞典》:垂缰(垂韁)
南朝 宋 刘敬叔 异苑卷三:“ 苻坚 为 慕容冲 所袭, 坚 驰騧马,堕而落涧,追兵几及,计无由出。马即踟蹰,临涧垂鞍与 坚 。 坚 不能及,马又跪而授焉, 坚 援之,得登岸而走 庐江 。”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十述此事作“垂韁”,引 李子田 曰:“马有垂韁之恩始此。”古诗文中常用作报恩的典故。 前蜀 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但闻争曳组,詎见学垂韁。” 元 孟汉卿《魔合罗》第四折:“想当日狗有展草之恩,马有垂韁之报。禽兽尚然如此,何况你乎!”《杀狗记·拒绝乔人》:“常言狗有溼草义,马有垂韁志。”
《國語辭典》:名缰利锁(名韁利鎖)  拼音:míng jiāng lì suǒ
羁缚于名利场中。宋。柳永〈夏云峰。宴堂深〉词:「醉乡归处须尽兴,满酌高吟。向此免,名缰利锁,虚费光阴。」明。贾仲名《升仙梦》第一折:「断绝上利锁名缰,逼绰了酒色财气。」也作「名缰利索」、「利缰名锁」、「利锁名缰」、「利锁名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