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云亘(雲亙)
亦作“ 云亙 ”。 云气缭绕。 唐 武则天 《高宗天皇大帝哀册文》:“霜戟林耸,月旗云亘。”旧唐书·音乐志四:“画梁云亙,雕俎星联。”
分類:云气缭绕
《漢語大詞典》:飘袅(飄裊)
指烟气缭绕飘动。 胡也频 《到莫斯科去》四:“一缕缕三炮台和雪茄的烟气,飘袅着,散漫在淡淡的阳光里。”
《漢語大詞典》:烟甍(煙甍)
烟雾缭绕的屋脊。形容屋宇之高。 宋 岳飞 《东松寺题记》:“三山环耸,势凌碧落,万木森鬱,密掩烟甍。”
《漢語大詞典》:运裛(運裛)
回旋缭绕。文选·马融〈长笛赋〉:“运裛窏洝,冈连岭属。” 李善 注:“运裛,迴旋相缠也。”
分類:回旋缭绕
《漢語大詞典》:悬绕(懸繞)
悬空缭绕。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六:“其前则旋崖层叠,路宛转循之,就崖成臺,倚树为磴,山光悬绕,真如躡 鷲岭 而上也。”
分類:悬空缭绕
《漢語大詞典》:遥袅(遥裊)
飘遥缭绕。 唐 卢照邻 《至望喜瞩目言怀贻剑外知己》诗:“隐轔度深谷,遥裊上高云。”
分類:缭绕
《漢語大詞典》:邻菌(鄰菌)
竹纹缭绕貌。文选·王褒〈洞萧赋〉:“邻菌繚纠,罗鳞捷猎。” 李善 注:“言萧之形也。邻菌、繚纠,相著貌。如罗鱼鳞布列也。”一说,为竹管相连貌。 刘良 注:“并竹管相连繚貌,如鱼鳞罗列。”
《漢語大詞典》:摎流
犹缭绕,周流。 唐 韩愈 孟郊 《秋雨联句》:“阴旌时摎流,帝鼓镇訇磕。”
分類:缭绕周流
《漢語大詞典》:稽诣(稽詣)
谓馀音缭绕,令人神往。《文选·王褒〈洞箫赋〉》:“优游流离,踌躇稽诣,亦足耽兮。” 李善 注:“稽诣,言声稽留如有所诣也。”
分類:缭绕
《漢語大詞典》:云窗雾阁(雲窗霧閣)
为云雾缭绕的窗户和居室。借指高耸入云的楼阁。亦指建于极高处的楼阁。 唐 韩愈 《华山女》诗:“云窗雾阁事慌惚,重重翠幔深金屏。” 宋 魏夫人 《临江仙》词:“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 元 宋旡 《游三茅华阳诸洞》诗之三:“书满琅函祕不开,云窗雾阁锁青苔。”
《漢語大詞典》:雾关云洞(霧關雲洞)
云雾缭绕的山关洞穴。指修道者隐居之所。 宋 晁端礼 《玉楼宴》词:“光阴到今二纪,算难寻前好,懒访仙居。近来似闻道,向雾关云洞,自乐清虚。”
《国语辞典》:袅袅炊烟(袅袅炊烟)  拼音:niǎo niǎo chuī yān
生火烧煮东西时所产生缭绕摇曳、缓缓上升的烟。如:「古时只要见到袅袅炊烟,就可以知道村落的所在。」
《国语辞典》:烟岚云岫(烟岚云岫)  拼音:yān lán yún xiù
岫,山峦。烟岚云岫比喻山间云雾瀰漫、缭绕。宋。陆游〈万卷楼记〉:「烟岚云岫,洲渚林薄,更相映发,朝暮万态。」
《国语辞典》:颠张醉素(颠张醉素)  拼音:diān zhāng zuì sù
唐代张旭与释怀素所书之狂草,字势连绵缭绕,行笔疾速而奔肆,如龙蛇竞走,结体亦狂怪野逸富变化。张旭以肥劲见长,释怀素以瘦硬称妙,时号「颠张醉素」。
《漢語大詞典》:丛缪(叢繆)
错杂缭绕。繆,通“ 繚 ”。 清 唐甄 潜书·权实:“譬之树木,傍蘖丛繆,而枝干枯朽矣。”
分類:错杂缭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