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缨绶(纓綬)
冠带与印绶。借指官位。 唐 张说 《游洞庭湖湘》诗之二:“城池自縶笼,缨綬为徽纆。” 宋 苏轼 《祭柳子玉文》:“慨然怀归,投弃缨綬。”
《骈字类编》:翠缨(翠缨)
拾遗记汉成帝常与飞燕戏于太液池每轻风时至飞燕殆欲随风入水帝以翠缨结飞燕之裙
《骈字类编》:金缨(金缨)
张衡绶笥铭金缨组履文章日信
《漢語大詞典》:烦缨(煩纓)
谓世俗的烦扰。缨,帽带。 唐 韦应物 《西涧即事示卢陟》诗:“知子尘喧久,暂可散烦缨。”
《國語辭典》:氂缨(氂纓)  拼音:lí yīng
以长毛作冠缨。是罪人所戴的凶冠。《汉书。卷四八。贾谊传》:「故其在大谴大何之域者,闻谴何则白冠氂缨,盘水加剑,造请室而请罪耳,上不执缚系引而行也。」唐。陈鸿《长恨传》:「国忠奉氂缨盘水,死于道周。」
《漢語大詞典》:缨蕤(纓蕤)
冠上饰物。亦借指文人士大夫。 宋 吴处厚 青箱杂记卷六:“当缨蕤之盛集,攄风雅之秘思,率以賡载,始成编轴。”
《漢語大詞典》:缨縻(纓縻)
拘系。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屈膝厥角,请受缨縻。” 张铣 注:“缨、縻,皆係也,言请受国家拘係以输贡赋也。”
分類:拘系
《漢語大詞典》:缨绋(纓紼)
(1).冠带与印带。后汉书·党锢传序:“至 王莽 专伪,终於篡国,忠义之流,耻见缨紼。”
(2).犹拂尘。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十四日车驾幸五岳观:“执御从物,如金交椅、唾盂、水罐、菓垒、掌扇、缨紼之类。”
(3).绳索。引申为缠缚。宋书·索虏传:“自缨紼世务,情兼家国,徒存日昃,终有惭德。” 宋 李纲 《召赴文字库祇候引对札子》:“臣固知黄屋不足以缨紼 帝尧 之心,所以敢言者,正持陛下体道而轻外物也。”
《漢語大詞典》:霞缨(霞纓)
云霞缭绕。 唐 寒山 《诗》之六九:“有人兮山楹,云卷兮霞缨。”
分類:云霞缭绕
《骈字类编》:宝缨(宝缨)
赵良器 冠赋 缀香簪以半出,垂宝缨而双对。
《骈字类编》:缨珥(缨珥)
宋史朱昂传会名器之有得与缨珥兮相宜
《漢語大詞典》:缨黻(纓黻)
见“缨绂”。
《漢語大詞典》:缨绂(纓紱)
亦作“ 缨黻 ”。
(1).冠带与印绶。亦借指官位。 南朝 梁 沈约 《梁三朝雅乐歌·俊雅二》:“珩珮流响,缨紱有容。”北史·魏彭城王勰传:“ 彦和 、 季豫 等年在冲蒙,早此缨紱。” 唐 孟浩然 《宿天台桐柏观》诗:“愿言解缨紱,从登去烦恼。”《资治通鉴·唐高宗永徽六年》:“ 武氏 门著勋庸,地华缨黻,往以才行选入后庭,誉重椒闈。” 明 张居正 《七贤咏·王安丰》:“虽有缨紱累,终知世网疏。”
(2).比喻世俗的束缚。《庄子·逍遥游》“绰约若处子” 晋 郭象 注:“夫圣人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於山林之中,世岂识之哉!徒见其戴黄屋,佩玉璽,便谓足以缨紱其心矣。”
《骈字类编》:缨铃(缨铃)
唐 温庭筠 汉皇迎春词 海日初融照仙掌,淮王小队缨铃响。
《漢語大詞典》:缨绥(纓綏)
见“ 缨緌 ”。
《漢語大詞典》:缨緌(纓緌)
亦作“ 缨绥 ”。 冠带与冠饰。亦借指官位或有声望的士大夫。 汉 蔡邕 《郭有道碑文》:“于时缨緌之徒,绅珮之士,望形表而影附,聆嘉声而响和者,犹百川之归巨海,鳞介之宗龟龙也。” 晋 张华 《答何劭》诗之一:“吏道何其迫,窘然坐自拘。缨緌为徽纆,文宪焉可踰。” 唐 李益 《秋晚溪中寄怀大理齐司直》:“明质鶩高景,飘颻服缨绥。” 明 张居正 《贺冬至表一》:“两堦腾肆乐之懽,四海庆寝兵之候,缨緌毕集,玉帛交陈。” 清 唐孙华 《送门人时期五贡入太学》诗:“邑中恶子任猖狂,往往缨緌被蹂躪。”
《漢語大詞典》:缨索(纓索)
冠带。古今小说·葛令公生遣弄珠儿:“偶然风吹烛灭,有一人从暗中牵美人之衣。美人扯断了他繫冠的缨索,诉与 庄王 。”
分類:冠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