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缨簪(纓簪)
缨和簪,古代显贵的冠饰。借指贵官。 唐 李白 《送杨少府赴选》诗:“时泰多美士,京国会缨簪。”
《漢語大詞典》:缨绂(纓紱)
亦作“ 缨黻 ”。
(1).冠带与印绶。亦借指官位。 南朝 梁 沈约 《梁三朝雅乐歌·俊雅二》:“珩珮流响,缨紱有容。”北史·魏彭城王勰传:“ 彦和 、 季豫 等年在冲蒙,早此缨紱。” 唐 孟浩然 《宿天台桐柏观》诗:“愿言解缨紱,从登去烦恼。”《资治通鉴·唐高宗永徽六年》:“ 武氏 门著勋庸,地华缨黻,往以才行选入后庭,誉重椒闈。” 明 张居正 《七贤咏·王安丰》:“虽有缨紱累,终知世网疏。”
(2).比喻世俗的束缚。《庄子·逍遥游》“绰约若处子” 晋 郭象 注:“夫圣人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於山林之中,世岂识之哉!徒见其戴黄屋,佩玉璽,便谓足以缨紱其心矣。”
《漢語大詞典》:缨组(纓組)
结冠的丝带。亦借指官宦。南史·文学传·锺嵘:“服既缨组,尚为臧获之事。” 唐 王建 《荆南赠别李肇著作转韵诗》:“且欢身体适,幸免缨组束。” 明 归有光 《戴素庵七十寿序》:“ 西野 既解缨组之累,先生亦释絃诵之负。” 清 申涵光 《家诫示舍弟》诗:“朱门曳长裾,谭讌杂缨组。”
分類:丝带官宦
《漢語大詞典》:缨緌(纓緌)
亦作“ 缨绥 ”。 冠带与冠饰。亦借指官位或有声望的士大夫。 汉 蔡邕 《郭有道碑文》:“于时缨緌之徒,绅珮之士,望形表而影附,聆嘉声而响和者,犹百川之归巨海,鳞介之宗龟龙也。” 晋 张华 《答何劭》诗之一:“吏道何其迫,窘然坐自拘。缨緌为徽纆,文宪焉可踰。” 唐 李益 《秋晚溪中寄怀大理齐司直》:“明质鶩高景,飘颻服缨绥。” 明 张居正 《贺冬至表一》:“两堦腾肆乐之懽,四海庆寝兵之候,缨緌毕集,玉帛交陈。” 清 唐孙华 《送门人时期五贡入太学》诗:“邑中恶子任猖狂,往往缨緌被蹂躪。”
《漢語大詞典》:衣缨(衣纓)
(1).衣冠簪缨。古代仕宦的服装。 南唐 谭峭 化书·食化·王者:“王者衣缨之费,盘餚之直,岁不过乎百万。”
(2).借指官宦世家。 南朝 陈 徐陵 《在北齐与梁太尉王僧辩书》:“固以衣缨仰训,黎庶投怀。”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定婚店》:“命苟未合,虽降衣缨而求屠博,尚不可得,况郡佐乎?” 明 文徵明 《敕封承德郎工部都水司主事陈君墓表》:“ 陈氏 遂为 吴郡 衣缨之族。”
《漢語大詞典》:朝缨(朝纓)
朝冠。缨,结冠的带子。 唐 刘禹锡 《酬马大夫登洭口戍见寄》诗:“新辞金印拂朝缨,临水登山四体轻。”
分類:朝冠带子
《漢語大詞典》:马缨(馬纓)
(1).挂于马颈的带饰。 唐 卢照邻 《刘生》:“翠羽装刀鞘,黄金饰马缨。” 元 马祖常 《都门一百韵用韩文公〈会合联句〉诗韵》:“声名惜马缨,音律辨牛鐸。”
(2).即马缨花。 清 郝懿行 《证俗文》卷十二:“黄昬木自是合昬、夜合、合欢树尔……一名马缨也。案马缨以形似。” 清 曹寅 《晚晴述事有怀芷园》诗:“节气餘萱草,庭柯忆马缨。”参见“ 马缨花 ”。
分類:马颈
《漢語大詞典》:马缨花(馬纓花)
合欢树的别称。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门内有石桥,桥北有树二株曰马缨花。” 清 吴震方 《岭南杂记·马缨花》:“色赤,如马缨,其花下垂,一条数十朵,树高者丈许。有白者,有桃花而大红镶边者,皆异种也。” 鲁迅 《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种一点花木,如珠兰、茉莉之类,还有极其少见的,据说从北边带回去的马缨花。”亦称“ 马缨树 ”。 王统照 《号声》:“在这夏夜的马缨树下,我仰望黑空中闪缀的星光,默默地想着。”
分類:合欢
《漢語大詞典》:飞缨(飛纓)
(1).飘散着冠带。形容匆忙。 南朝 齐 谢朓 《永明乐》诗之九:“飞缨入华殿,屣步出重宫。”
(2).飘着的冠带。 唐 李百药 《笙赋》:“拂长袖而善留,絶飞缨以争眄。”
《漢語大詞典》:缨弁(纓弁)
仕宦的代称。 南朝 齐 谢朓 《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幽客滞 江 皋,从赏乖缨弁。” 唐 皇甫冉 《题高云客舍》诗:“时人趣缨弁,高鸟违罗网。” 明 李东阳 《寿舅氏刘公八十》诗序:“故缨弁介胄之家,论恬退者必归之。”
分類:仕宦
《骈字类编》:缨绝(缨绝)
庄子 曾子居卫缊袍无表颜色肿哙手足胼胝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襟而肘见纳屣而踵决曳徙而歌商颂声满天地若出金石 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
《骈字类编》:缨上(缨上)
唐 刘禹锡 酬杨侍郎凭见寄 翔鸾阙底谢皇恩,缨上沧浪旧水痕。
《漢語大詞典》:缨佩(纓珮)
见“ 缨珮 ”。
亦作“ 缨佩 ”。 官服的饰物。 南朝 宋 谢灵运 《辞禄赋》:“服缨佩於两宫,执鞭笏於宰蕃。”《文选·沈约〈学省愁卧〉诗》:“缨珮空为忝,江海事多违。” 刘良 注:“缨珮,官服饰也。” 隋炀帝 《冬至乾阳殿受朝》诗:“缨佩既济济,鐘鼓何鍠鍠。” 唐 王维 《谒璿上人》诗:“浮名寄缨珮,空性无羈鞅。”
分類:官服饰物
《漢語大詞典》:玉缨(玉纓)
以玉为饰的冠带。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初, 楚 子玉 自为琼弁玉缨,未之服也。” 汉 张衡 《西京赋》:“璿弁玉缨,遗光儵爚。” 唐 杨衡 《白纻歌》之一:“玉缨翠珮杂轻罗,香汗微渍朱颜酡。”
分類:冠带
《漢語大詞典》:曼胡缨(曼胡纓)
结冠的粗带子。曼,通“ 縵 ”。语出庄子·说剑:“然吾王所见剑士,皆蓬头突鬢垂冠,曼胡之缨,短后之衣,瞋目而语难,王乃説之。” 陆德明 释文引 司马彪 曰:“曼胡之缨,谓麤缨无文理也。” 清 顾炎武 《赠于副将元凯》诗:“悵然感时危,遂被曼胡缨。”亦省作“ 曼缨 ”。 清 唐孙华 《题文姬入塞图》诗:“曼缨左带作后队,睽睢面目纷追随。”
分類:带子
《漢語大詞典》:紫缨(紫纓)
(1).紫色帽带。贵官所用。 汉 蔡邕 《王子乔碑》:“被絳衣,垂紫缨。” 唐 张说 《蜀路》诗:“ 秦 京开朱第,魏闕垂紫缨。”
(2).指鸟颈紫毛。文选·枚乘〈七发〉:“鵷雏鵁鶄,翠鬣紫缨。” 李善 注:“缨,颈毛也。”